全国各地的监管政策仍然缺乏明确统一的执行标准,原定的一年整改期限变成了期中考试。监管下半场还没开始,就有人倒闭走人了。分析认为,未来有从“政策引导”到“硬指标监管”的趋势。
去年8月24日,《点对点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出台,拉开了网贷行业合规整治的序幕。今年8月24日已经到了,本该是网贷平台整改的最后期限。但由于整改延期,这一天现在被业内认为是网贷平台“期中考试”的时间。
这一年间,各网贷平台按照要求逐步整改转型,银行存管、备案等事项的细则也陆续出台,合规的方向和路径更加清晰。近日,广西两家平台“乌龙备案”事件,搅动了网贷备案的一池春水。
近日,《投资者报》记者走访了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江苏、浙江等地的网贷平台负责人,得到了一个比较一致的结论,严格意义上来说,真正备案的网贷平台还没有出现。从业者呼吁各地尽快出台备案细则和管理办法,以督促和督促从业者加快整改步伐,争取早日合规备案,让行业进入规范发展阶段。
有业内人士对网贷监管的预期持乐观态度。建议网贷平台着眼于长远发展,即在合规发展的基础上,通过科技手段不断提高风控水平,降低运营成本,为借贷双方提供更多价值。期待明年的“8?24”,可见网贷行业已经形成了“良币驱逐劣币”的良好市场环境。
行业整体进入有序发展阶段。
这一年,银行存管、信息透明、小额分散等一系列指引的背后,是政府尽快将网贷行业纳入金融发展正轨的决心。这期间,很多平台在政策压力面前选择了转型、退出甚至清算。整体来看,网贷平台彻底告别了之前的野蛮生长阶段,进入了有序的发展环境。
上海网贷平台空中国金融CEO赖小刚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整改效果正在逐步显现,很多曾经困扰网贷行业的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比如为了提高获客率,平台之间经常爆发的恶意“烧钱”竞争,堪称网贷行业“高烧”的毒瘤。现在监管趋严,烧钱大赛终于不再是平台快速发展的必要手段。而是合规平台开始推出更好的产品,采取更安全的风控措施来吸引客户。
赖小刚表示,平台营收的提升也非常显著。曾经超高收益、不能保本的“赌博式”投资项目,现在基本已经消失,各家收益基本趋于理性化。相应地,投资者也从过去狂热、冒险的投资情绪逐渐趋于理性。比起单纯的收益水平,现在的投资人往往更看重资金的安全性和平台的综合实力。
江苏知名互联网金融公司金夫总经理周认为,在《暂行办法》出台的这一年,网贷行业逐渐步入正轨,各项制度日趋完善,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概率大大降低,监管带来的正面影响明显。
不过,记者也注意到,部分平台对监管要求的反应仍然较慢,合规进度较慢。
广州某网贷平台高管告诉记者,这样的平台可能是在等待监管部门确定具体的监管细则,让平台快速整改,从而避免在目前政策不确定期的合规成本,但这样的平台还是少数。
银行存管遭遇本地化困扰。
作为合规整改的重要一环,网贷平台与银行存管结合在今年迎来了加速上线的局面。
据融360统计,今年8月前20天新增网银存管平台数量为42家。截至8月20日,全国共有420家网银资金存管系统。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网贷监管政策收紧,这期间新增网贷平台仅有一家,同时出现问题平台的有18家。因此,有银行存管的平台总数占正常运营平台数的比例大幅上升,达到40.90%。
就在各地网贷平台纷纷加大力度争取银行存管的时候,沪深发布的“存管属地化”文件给了市场当头一棒,因为这可能意味着已经完成存管任务但不符合属地化管理的平台需要推倒重来。
今年6月1日,上海市金融办发布《关于上海市个人对个人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管理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规定网贷平台应“选择在本市有经营实体并符合相关条件的商业银行存放客户资金”。7月3日,深圳市金融办也发布了《深圳市个人对个人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也包含了“银行存管属地化”的规定,成为继上海之后的又一重点城市。
《投资者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浙江也有意对银行存管进行属地化管理,而记者在其他地区采访的平台高管均表示,其属地尚未发布相关政策。广州某网贷平台高管告诉记者,监管的本土化更受当地经侦部门重视。当有相关违法行为时,经侦部门可以快速锁定目标,便于后续办案。
目前对于一些正在加速网银存管的网贷平台,一方面要加紧合规,另一方面又担心有推倒重来的可能。业内人士指出,这说明网贷行业的监管部门也在探索可行的监管政策,目前的遭遇在所难免。只是希望相关的明确政策能早点出台。
乌龙立案搅一池春水
近日,一则关于“首家网贷平台完成备案”的新闻在业内引起震动,但最终被认定为“乌龙事件”。我以为网贷平台备案时代要来了,其实空是高兴的。
8月17日,广西贵港市金融办发布《关于同意对广西振信互联网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进行备案的通知》和《关于同意对广西亚亭集团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进行备案的通知》,同意对上述两家网贷平台进行备案。
但广西贵港市金融办随后撤回了上述通知,并下发了《关于我市两家公司备案文件不当的说明》,称“因负责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的同志已请病假,新接手的同志不熟悉相关政策法规,误向两家公司下发了备案通知。备案既不符合程序,也不符合标准,无效。为此,我厅已撤销备案文件,要求两家公司未经合规备案,不得在点对点借贷中开展信息中介业务。”
尘埃落定后,北京、广州、深圳等地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的几家平台负责人表示,目前没有进一步的备案消息,预计会有明确的备案政策。
国内首家网贷平台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乌龙备案的消息引起市场震动,说明全国各地的监管政策缺乏明确统一的执行标准,“一处严一处松”的现象对平台和公众造成了一定困扰。只有用一把尺子衡量监管,才能有效防止部分地区的政策洼地,导致监管套利,有利于监管政策的理解和执行。
广州网贷平台新联在线的首席运营官陈志成表示,对于行业内这么多平台,监管部门不会厚此薄彼,所以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压力很大,首批备案平台压力会很大。届时,外界会非常关注备案平台是否完全合规。
业内普遍认为,备案是衡量网贷平台合规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但至今没有一家网贷平台成功备案。在这方面,监管部门和网贷平台的压力都很大,目前还没有明确的预期问题何时能得到解决。
合规压力测试适者生存
合力贷CEO刘峰在接受《投资者报》采访时表示,去年《暂行办法》颁布时,他的第一反应是两个关键词:“喜”和“不解”。“欣然”是指我们一直强调和呼吁的监管终于有了切实可行的标准,“不解”主要来自额度的限制。
刘峰认为,从实际工作情况来看,个人贷款不得超过20万元的标准不够合理,因为这个限额可以用信用卡直接覆盖,而作为中小企业,100万元的上限往往无法满足周转需求。这使得网贷市场非常小,非常小众。
Jinxin.com总经理徐雷峰表示,作为行业的里程碑,《暂行办法》最大的亮点是明确了网贷机构信息中介机构的定位。过去一年,行业监管大浪淘沙,规模较大的目标平台逐渐退出行业或寻求转型,行业进一步回归“小规模包容性”。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未来额度的规定可能会有所松动,但具体问题要等网贷平台合规完成后再分析,不合规的平台可能根本等不到那一天。
据短融网CEO王坤介绍,今年8月24日被认为是网贷整改的最后期限,后来由于整改延期通知,更像是各平台的期中考试。很多平台甚至因为这次考试倒闭了,也有平台主动退出。
网贷之家的数据显示,去年8月正常运营的平台数量为2799家,但今年7月,正常运营的平台数量已经下降到2090家,一年内退出的平台超过700家。
“虽然平台退出数量多,但对投资人来说是个好消息。随着合规政策越来越明朗,市场会逐渐出清不良平台。”王坤说。
“可以说‘8·24’是一个行业分水岭。监管为市场创造了更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鼓励和保护了真正有价值的金融创新,也保障了投资者和社会的利益。网贷行业进入了从乱到治的时代,行业马太效应凸显,强者愈强态势进一步拉大。新一轮洗牌才刚刚开始。”人人聚财CEO徐建文说。
行业预测监管政策升级
虽然有人倒下了,但网贷监管继续收紧。
根据银监会弥补银行业监管体系短板的工作清单,今年下半年,银监会将制定《个人对个人借贷中信息中介机构信息披露指引》和《互联网小额贷款管理指导意见》;此外,还将推动《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的出台。对此,网贷从业者表示,预计后期行业监管会坚持“严而硬”的要求。
麻袋金融研究所所长吕楠表示,网贷整改被迫延期,说明监管已经处于被动局面,也迫使政策升级。下半年强硬行政手段监管或互金整改的特点。从今年以来各地对互金整顿的要求来看,监管政策呈现出从“政策引导”“底线监管”向“行政手段”“硬指标监管”转变的趋势。
网贷监管收紧已经显现。近日,央行在《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7)》中提出,探索将规模较大、具有系统重要性的互联网金融服务纳入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开展宏观审慎评估,防范系统性风险。市场上有一种观点认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已经进入发展深水区,强监管成为行业常态。
对此,凡普金科创始合伙人兼CEO董祺指出:“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而言,审慎评估和防范系统性风险,将规范行业内企业及其经营行为,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
面对即将到来的强监管,民投金夫CEO陈明表示,监管一周年后,网贷平台越强越有前途。合规战役已经打响,合规性强、实力强、资产高的平台将书写网贷下半场。
嘉石榴CEO楼小安也认为,谁能在合规的道路上占得先机,谁就在下半场的竞争中占据了先发优势。
美股上市平台新富创始人王正宇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规范发展是大势所趋。对于监管来说,可能需要思考如何让规则更好的发挥作用。对于平台来说,需要思考如何在满足监管要求的前提下,更好地满足小微群体的合理信贷需求,同时在明确风险的前提下,让出借人获得一定的收益。
投资者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登陆财经网站(www.jrj.com.cn)。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网贷整治方案最新规定,网贷整改2020":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009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