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消息,4月29日,杭州互联网法院对原告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蚂蚁金服)、重庆蚂蚁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简称蚂蚁小微)诉苏州朗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朗动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作出判决。法院认定,朗东公司在企业调查中发布、推送关于蚂蚁微贷清算的误导性信息,构成不正当竞争,判令朗东公司赔偿蚂蚁金服、蚂蚁微贷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60万元,并消除影响。
蚂蚁金服被清算了?这是旧闻了
2019年5月5日、6日,朗动公司运营的企业查(Enterprise Check)通过发布和向特定用户推送的方式发布蚂蚁微贷清算的企业信息,引起媒体广泛关注,均对蚂蚁微贷是否存在清算行为进行了报道,还涉及蚂蚁金服及其花呗产品。短时间内,新闻搜索量就达到了1000多万。这个清算信息是从全国企业信用公示系统中获得的公开数据,但却是出现在蚂蚁小微2014年年报中的历史信息。
经蚂蚁金服、蚂蚁微贷申请,杭州互联网法院于2019年6月21日作出诉前行为保全裁定,要求朗东公司停止传播蚂蚁微贷相关清算信息,并对推送行为予以澄清。
企业调查主张与信息来源一致。
朗东公司于2019年7月2日在其官方微信和微博发布声明,回应了企业调查缺乏审慎性的相关质疑,认为企业调查确保了信息内容与信息来源一致,从而真正准确及时地向用户提供信息。对于蚂蚁微贷清退信息的推送,公示系统中记录了相关人员的清退信息,绝不是浪动公司二编辑在蚂蚁微贷经营不善上标注了舆论锚点。声明发出后,引发新一轮媒体关注和报道。
法院:构成不正当竞争
本案是大数据生态系统中公共数据使用者与数据原始主体之间因数据使用质量引发的纠纷,涉及大数据商业模式下公共数据使用行为的合法性问题。
法院认为,公共数据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应当鼓励市场参与者使用和挖掘公共数据。但同时,对公共数据的使用应当合法、公正,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其他主体的合法权益,特别是数据原始主体的合法权益。
在这种情况下,朗动公司运营的企业搜索平台构建了一个以企业数据为内容的大数据生态系统。蚂蚁微贷是原始数据的主体。朗动公司利用信息抓取技术,从全国企业信用公示系统中抓取蚂蚁微贷相关的企业数据,并进行整理,供企业查询用户查询。因此,朗动公司推送的企业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将直接影响蚂蚁微贷的企业信誉和竞争优势。
朗动公司推送的涉及蚂蚁微贷的清算信息,由于推送方式的设置问题,导致公众将历史清算信息误认为即时信息;在推送内容的准确性上,作为其数据来源的全国企业信用公示系统也存在偏差。
朗东公司以误导的方式推送蚂蚁微贷的清算信息,造成蚂蚁金服和蚂蚁微贷的商誉损失。
此外,朗东公司在其公开声明中,并未纠正蚂蚁微贷清算信息为历史信息、推送内容不完整的问题,引发新一轮媒体关注,进一步扩大了信息误导对蚂蚁金服和蚂蚁微贷的负面影响。朗东公司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但考虑到大数据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行业规则和技术能力尚未成熟完善,需要为大数据产业的发展营造适度的张力,为其发展营造足够宽松的发展空。因此,不宜过度承担侵权责任。故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规定,作出上述判决。
判断:防止使用不当对数据原始主体的伤害。
法官表示,公共数据是行政机关在依法履行职能过程中收集、制作、生产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数据资源。公共数据的形成过程决定了其本质上已经具有公共属性。与以个人信息为内容的个人数据不同,公共数据的使用不需要原始数据主体的同意,但使用行为仍需遵守基本的注意义务,以防止不当使用对原始数据主体造成损害。
一方面,由于数据共享范围、获取成本和有效数据抓取技术的限制,在司法裁判中不宜赋予这类从事公共数据采集的大数据企业过高的注意义务,应当允许普通的信息偏差通过事后救济的方式予以纠正。
另一方面,公共数据采集大数据企业作为互联网经济下的新商业模式,对采集发布的数据信息仍然负有基本的注意义务。对已发布的重大负面敏感信息,应进行数据过滤、交叉核对等数据处理,确保数据质量,防止不当信息发布行为误导相关公众,损害信息主体企业利益。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文薇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蚂蚁微贷骗局,蚂蚁微贷是正规公司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258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