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版图中的“数字账户”,是一个集纳了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等所有企业信息的的一整套线上数字账户体系,未来随着这个体系不断扩展内涵与外延,将成为平安银行数字系列产品的平台、门户。这也将成为平安银行用科技化手段服务小微的重要依托。
©懂财帝原创 ·文 | 逸 凡
1976年,时任孟加拉吉大港大学经济系主任的尤努斯把27美元借给42位赤贫农妇,开始了农村小额信贷实践。
在尤努斯教授加V认证的新浪微博下面,有网友问,“您的格莱珉模式在中国是否行得通?”尤努斯没有回答。实际上,从上个世纪90年代格莱珉模式被复制到中国开始,这个问题就不断被讨论。
43年的时间过去了,对于国内近1.1亿户的小微企业主来说,一场科技加持、真正打破融资难“玻璃门”的时机已经到来。
日前,平安银行对外发布了业内首个科技赋能并购业务的平台——数字投行。这个专注于股权一级市场融资信息展示的服务平台,将以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真正为科创企业提供基础管理、商业银行、融资等360度普惠金融服务。这一次,数字投行将是平安银行布局普惠金融业务的新思路之一。
作为国内银行业转型浪潮中的样本,可以说,平安银行的每一步,都对行业有着不小的声量。2019年以来,平安银行进入转型进阶阶段,从“技术服务提供者”,最终成为“变革引领者”。
这一次,以数字化、智能化为特色的平安银行小微信贷业务驶入科技赋能的改革深水区。
1 | 尤努斯的“中国滑铁卢”
1983年,尤努斯创办的专为穷人贷款的格莱珉银行(“格莱珉”在孟加拉语中意为“乡村”)终于得到政府批准。2006年,“为表彰他们从社会底层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努力”,他与孟加拉乡村银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截至2014年4月,格莱珉银行累计发放了152亿美元贷款,贷款余额为11.26亿美元,贷款偿还率达97.28%。
但“格莱珉模式”却遭遇了“中国滑铁卢”。
从1993年经济学家茅于轼的龙水头扶贫基金,到有“中国小额贷款之父”之称的杜晓山在河北易县成立的扶贫经济合作社,再到2010年11月,格莱珉银行、壹基金、阿里巴巴三方携手成立的松潘格莱珉小额贷款公司,格莱珉模式在中国形成了一些探索经验,但几无成功案例。
一边是举着“格莱珉模式”大旗的盈利性P2P爆炸式发展,另一边是公益性小额信贷乏人问津,格莱珉模式在中国苦苦挣扎。
可以说,43年的时间过去了,对于中国国内千千万万名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小商户而言,面对突然的资金需求,他们仍显得焦灼和迷茫。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文凯曾撰文《中国小微经济画像:发展质量不高》,文中显示,按照我国标准,目前中小微企业已经成为经济主力。
截至 2018年末,全国中小企业超过了 3900 万户,微型企业超过 7000 万户。全国的市场主体到2018 年达到了 1.1 亿,数量巨大。中小微企业占全部市场主体的比重达到了 99.6%,产出 60%以上的 GDP,50%以上的税收,80%的就业岗位。
而和巨大数量相对应的,是中小微企业的治理非常紊乱,基本没有风险控制能力。
漂洋过海来的格莱珉模式在中国水土不服,而国内传统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扶持也在摸索中前进。
2003年,国开行曾借鉴欧洲开发银行的经验,与与世界银行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合作,以“资金+技术”的模式与地方金融机构合作开展小微金融。
2005年,国开行再次引入德国国际项目咨询公司(简称IPC公司),期望借这家公司专业的小微金融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持,打开中国的小微金融困局。
但是,上述两种模式,都无法克服严重依赖线下信贷员体系,都存在高昂的信贷人员成本,也无法控制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
上述两种模式都存在天花板,无法持续规模化。迟迟无法找到安全可控、长期行之有效融资方式的中小微企业,在一扇扇的“融资玻璃门”面前徘徊踟蹰。
大量的小微企业没有脱颖而出,成长为中型企业。这在发展经济学里被称之为“消失的中等企业现象”。
2 | 平安银行 “求变”
纵观平安银行的发展史,是一部跌宕起伏的银行变迁史,更是银行零售转型中的样本和范例。
时钟拨回到上个世纪末,代码000001的深发展成为老股民刻骨铭心的记忆。在1996年的那一轮牛市,无数股民心中只有两只股票:深市的深发展,沪市的四川长虹。
1998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波及以及长期经营管理不善,深发展开始出现大面积的不良贷款,深发展由此进入了长达7年左右的业绩低迷期。2004年,深发展成功引进美国新桥作为其战略投资者,从而成为国内首家外资作为第一大股东的中资股份制商业银行。
2010年,新桥投资完成向中国平安转让股份,以及深发展完成向中国平安定向增发,成为该行第一大股东。2012年, 深发展和平安银行合并完成。
2012年1月,深发展银行和平安银行通过议案,同意深发展吸收合并平安银行,公司的中文名称变更为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至此,深发展这个伴随人们走过25个春秋的名字成为历史。自此一个全新的平安银行诞生。
2013年,对于银行业来说,是步入新常态的一年。6月份,余额宝的横空出世,为习惯了揽储放贷收取利差躺着赚钱的传统银行业带来巨大冲击。
同样是2013年,平安银行率先提出 “专业化、集约化、综合金融、互联网金融”的特色发展思路,拥抱互联网金融。
2016年下半年,平安银行拉开了零售战略转型的大幕。随着以董事长谢永林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确立了“中国最卓越、全球领先的智能化零售银行””的总体愿景与核心战略,以及“科技引领、零售突破、对公做精”的三大关键策略。
2017年,平安银行正式定位于转型“零售银行”,在这一年的年报中,平安银行2017年零售金融业务营收占44.14%,同比增长13.55%;零售业务净利润占比为67.62%,已超该行利润的半壁江山,同比增长26.4%。从阶段性成果的取得到其零售业务崭露锋芒,平安银行只花了不到两年的时间。
到了2019年,平安银行零售金融业务进一步增厚该行盈利。
在2019年中,该行零售业务营业收入385.96亿元,同比增长31.7%,在全行营业收入中占比56.9%;零售业务净利润108.10亿元,同比增长19.1%,在全行净利润中占比70.2%,成功跻身股份制银行第一梯队。
3 | 破壁数字银行
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这一轮信息和技术革命,过去20年是互联网技术发展,未来30年是互联网和传统经济结合,共同打造适应未来的经济,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形成新型实体经济,这是巨大机会。
而全新的平安银行从诞生之初时,骨子里就铭刻着“创新求变”的基因。这种“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在银行4.0时代更为明显。
这一次,平安银行将依托平安集团,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力求打造不一样的普惠金融,用数字化解决方案应对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与经营难、经营贵的问题。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今年3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2019年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提到,支持银行进一步加强与互联网大数据的融合,探索全流程线上贷款模式。可以预见的是,数字化、智能化的小微业务将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对小微企业来说,融资难、融资贵始终是一个难题,随着银行4.0时代到来,中小微企业对传统商业银行服务有更高效、更安全的需求。
平安银行正通过大数据、AI等技术,不断提升平安银行小企业数字金融平台的风控能力,将科技融入金融服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反哺客户。
例如,在物流运输领域,司机的运营费用与收到车队付款存在一定的账期,造成资金压力。针对这一痛点,平安银行在小企业数字金融(KYB)标准产品基础上,接入货车的运输场景数据,给予相应的贷款资金支持。
对司机来说,缓解了资金压力,并通过精准放款的方式降低了资金成本;对银行来说,根据真实需求放款、定向支付,更好地把控住风险,在发生违约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锁车装置控车,给予贷后一定的缓释措施。
在平安银行普惠金融的规划版图中,通过数字平台系列产品、服务解决中小企业经营难、经营贵问题,也被放在了重要的位置。
从关注融资难、融资贵到关注经营难、经营贵,这个背后有着顺承的逻辑。
在长期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实践中,平安银行发现企业通过融资获得的资金都会再次投向自身经营生产中,比如付租金、付工资、买原材料、提升人、财、物的管理能力等具体场景。从融资到经营,帮助中小微企业把金融资源用对用好,才能真正构建金融支持实体的良性闭环。
8月22日,平安银行参加了银保监会的例行发布会。发布会上,平安银行战略发展中心负责人李跃详细介绍了数字投行、数字管家和数字账户,作为帮助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经营能力的探索尝试,平安银行率先迈出了这一步。
这三个产品、服务中,数字投行作为已经上线的冲锋兵,以专注于“股权一级市场融资信息展示”为核心,旨在通过科技的力量,打通科创企业和投资机构之间的信息鸿沟,彻底节省企业招投时间,提升融资效率。目前,数字投行已接入科创企业、并购标的约200家,投资机构、资方超130家。
同在规划版图中占有一席之地的,还有数字管家、数字账户等,这一系列数字产品服务,正在通过集成平安优势的综合金融服务,为该平台的用户建设、管理信息流,进一步提供包括金融、非金融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
“数字管家”是一套专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的免费智能化经营管理平台,帮助企业管理者实现线上化、智能化的“管人、管钱、管生意“。
通过该平台,企业既可以获得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基础管理服务,还能进一步获得BI(商业智能)服务,通过平安银行提供的数据分析工具,企业管理人员实时了解企业经营状况,进而做出科学决策。
商业智能热度很高,但巨大的投入让中小微企业望而却步,在开放的理念下,平安银行正在让高精尖的商业智能走入寻常百姓家。
而版图中的“数字账户”,是一个集纳了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等所有企业信息的的一整套线上数字账户体系,未来随着这个体系不断扩展内涵与外延,将成为平安银行数字系列产品的平台、门户。
拥有数字账户的企业用户,将可以随时调用一系列金融服务,同时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平台之间也可以通过数字账户体系实现信息开放互通,逐步打造一个数字生态。
“格莱珉并不是一种只想给穷人提供小额贷款的银行,而是一个非常综合的机构。有时候,我们跨出银行范畴内,给同样的人另外支持。所以,我们把它称为全面性的服务。”
2017年 2月27日,在格莱珉·中国主办的“格莱珉模式驱动的中国普惠金融”论坛上,格莱珉模式创始人,孟加拉国经济学家默罕默德·尤努斯教授系统阐释了格拉珉模式的内涵和未来前景。
从这个角度来讲,平安银行想做的,更像是尤努斯提到的“全面性服务”的一种表现。只不过,用全新的科技去实现。
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给了银行家尤努斯,这位“穷人的银行家”创新解决了孟加拉1000万人的创业资金难题。
13年后,面对中国超过1亿户的中小微企业,平安银行这艘利舰率先出发,把握数字时代机遇,真正做到以科技赋能金融、升级普惠金融服务。
数字经济将引领未来中国。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新关口,也随之成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深圳这片沃土,改革创新之风,从未停歇。
这一次,平安银行适时而动,御风前行。
- END -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马明哲搞了家数字银行,马云马化腾会怎么办?":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310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