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金融类APP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成“顽疾”信息安全保护受监管关注

金融类APP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成“顽疾”信息安全保护受监管关注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财联社(上海记者潘婷)网信办通报48款网贷app,让金融领域的数据安全再次引起关注。5月10日,网信办的通报显示,360借条、平安好贷、51公积金贷、分期乐等48款点对点借贷app因非法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被点名。

财联社记者梳理近年来金融领域APP违规的通报发现,“无理索要用户权益”、“为用户账号注销设置障碍”等问题正在逐渐减少,表明工信部开展了APP侵害用户权益的专项整治工作。效果已经显现。然而,“非法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的问题依然顽固存在。

数据安全问题逐年上升,金融行业因其敏感性和商业机密,极易成为信息泄露的重灾区。

此次通报的48家点对点借贷类app中,运营商较多,如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平安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即刻消费金融、中原消费金融等。,以及持牌黄金注销机构。还有重庆焦点小贷、广州荣树互联网小贷、广州万达普惠网络小贷、武汉闽商汇小贷、重庆万达小贷、深圳众安信业小贷等网络小贷公司。此外,还包括上市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如360数学、乐心、小赢科技、嘉银金科、信孚等。

其中,重庆焦点小额贷款有限公司2020年因“私自与第三方共享”被工信部通报;这次是因为“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被网信办通报。

自2019年11月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以来,已对问题APP进行了13批通报。据财联记者不完全统计,13份通报名单中约有28款app与金融领域有较强关联,涉及科技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以及前海微众银行、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银行机构。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长三角绿色价值投资研究院院长史在接受财联社采访时表示,随着金融行业数字化、信息化转型的快速发展,数据安全成为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又一重要隐患。目前金融数据复杂、海量,行业内没有通用的数据分类和分析标准,整体行业数据缺乏统一、有效、全面的管理体系。

为了有效解决此类问题,他建议,首先,监管机构有必要明确信息泄露或滥用后的相关处罚规则和法律责任,加强对情节严重的处罚和监管。同时,优化国家层面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网络安全整体水平。

面对频繁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金融消费者和金融机构员工迫切需要增强信息安全意识,认识到信息安全对行业和企业的重要性。随着金融与科技的不断融合,数据安全管理的难度逐渐加大,行业各利益相关方需要积极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更好地为数字金融的高质量发展赋能。

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征信管理处副处长王近日在浙江省信用协会绿色金融与信用促进分会成立大会上也谈到了信息安全的保护问题。她指出,在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过程中,监管部门将重点关注数据的合法有序共享。如:是否涉及过度采集,是否违规商业使用。她建议,相关机构应妥善处理数据共享与保护、数据流动与信息安全的关系,同时切实维护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金融类APP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成“顽疾”信息安全保护受监管关注":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372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