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凤岗公安分局
有一种欺诈。
首先,用“威望”
打破你的心理防线
技术上来说,
使用事先准备好的个人资料。
“挥拳”向你扑来。
一旦骗子得逞,
受害者损失惨重。
没错!就是冒充公检法诈骗。
11月中旬
东莞东城街道有五个街坊。
遭遇冒充公检法诈骗
幸好民警及时劝阻。
成功损失38.3万元
然后
只是和边肖在一起。
建立冒充公安诈骗的免疫屏障!
小心!小心陌生电话
11月18日,崔恕(化名)接到一个以“00”开头的电话,自称是“某市公安”。对方称崔恕有重大案件嫌疑,要求她提供自己的银行卡信息和密码,配合调查。因为崔恕年纪大了,只有一本存折,为了方便,她被要求把钱转到银行。所幸民警及时劝阻专员上门,成功拉走5万元。
重点关注:
以“00”和“+”开头的电话或短信都是境外打来的,几乎都是诈骗。
即使对方举报了你的个人信息也不要慌。
11月20日,岳平(化名)接到一个自称“某省公安人员”的电话。对方称岳平名下的银行卡涉嫌诈骗,需要回湖北协助调查。岳萍一开始不相信,但对方把她的籍贯地址、居住地、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说得清清楚楚。惊慌失措之下,当她准备按照对方要求提供银行卡信息时,收到“金钟罩”预警的反诈骗专员正好赶来劝阻。岳萍恍然大悟,差点被骗,成功输了13000元。
重点关注:
骗子会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你的个人信息,以此让你相信对方是“警察”,然后利用公检法的威信打破你的心理防线,让你惊慌失措,失去判断力,诱导你说出银行卡、信用卡等个人信息。
记住!政府部门之间的电话不能转接。
11月20日,凤茹(化名)接到一个自称“某银行”的电话。对方称丰如的身份信息被冒用贷款200万。现在需要把电话转到“郴州公安”核实,否则要让凤茹自己偿还200万。之后对方以各种理由要求凤茹不要挂断电话,并询问她的银行卡密码。凤茹的丈夫注意到情况后,立即带她到最近的警务室查看情况。咨询过程中,凤茹与对方保持通话2小时13分钟。反诈骗专员一看,抓起电话就挂了。经过反诈骗专员的细心讲解,凤茹终于明白对方是骗子,成功损失了10万元。
重点关注:
公安机关与其他政府部门之间不会有电话转接。如遇内部转移,请提高警惕。
不要!公安机关不会通过互联网办案。
11月10日,桂香(化名)接到一个自称“某省公安人员”的电话。对方声称自己名下的银行卡在外地涉案,需要配合调查,并要求桂香单独锁好门窗进行录像。视频中,桂香看到对方穿着警服,身上有她自己的个人信息,比如拘留证、逮捕令、通缉令等。她担心自己会背负莫须有的罪名,准备按照对方的指示把钱转到一个“安全账户”,以证明自己的清白。所幸专员及时判断信息劝阻,联系桂香家人制止,并立即上门宣传教育,成功挽回7万元。
重点关注:
公安机关不会网上办案,也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号”!
警惕!你不熟悉的功能正在被骗子利用。
11月20日,杨雪(化名)接到一个自称“某省公安人员”的电话。对方称杨雪涉嫌诈骗,要求她配合调查。看到对方发来的“逮捕令”“通缉令”等材料,杨雪有点害怕。她急于证明自己的清白。她按照对方的要求输入了一串字符,手机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来电转接”。后来,我按照对方的要求,下载了一个会议APP打开了“共享屏幕”功能,通过向自己的银行卡转账进行了“资金验证”。反诈骗专员上门时,发现杨雪信用卡被盗刷了8万元,立即帮她冻结了所有银行卡,成功损失15万元。
重点关注:
“分享屏幕”功能会记录屏幕上显示的所有内容,并同步展示给对方。骗子会唆使你在手机上输入“* * 21 *+电话号码#”,然后按拨号键,将你的来电号码转移到骗子使用的手机上,这样公安机关就无法与你取得联系。
来源:东莞市公安局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50000被骗484万,被骗了38万,警方会去重视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638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