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7月21日电题:老煤城双鸭山开辟就业创业新天地。
新华社记者李、、、董
谭清友,一个挖了半辈子煤的老矿工,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一名电商从业者。
谭清友生活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这是中国东北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座老煤城千方百计稳定就业,通过发展电子商务服务、加强劳务输出、扩大项目拉动,开辟就业创业新领域。截至目前,全市新增就业1万多人。
蓬勃发展:扩展电子商务服务空 room
67岁的谭清友在双鸭山电子商务发展服务中心的一家电商企业负责物流和包装。疫情以来,他的收入不降反升,月均收入3000元左右。
谭青工作的白色六层小楼,是双鸭山市电商就业创业的“梦工厂”。在宽敞明亮的一楼电商运营中心,特色房产产品陈列有序。位于二楼的创业创新孵化中心,几十个电商团队在这里成长,并带领电商“火”到双鸭山全境。
一年卖3000万穗玉米,卖全城鲜玉米空,来自当地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民营企业家张的公司拥有1800多名“互联网专家”。“无论是农民、下岗工人还是大学生,都把这里当成了电商创业者的‘家’。”电子商务企业家刘春玲说。
和刘春玲一样,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入驻双鸭山电子商务发展服务中心后,可以享受免费培训、免租金、财政贴息小额贷款等服务。
双鸭山市经济合作促进局局长孙晓慧说,双鸭山在四五年前就布局了电子商务。通过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当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人才。一些电子商务企业家成为中国农村青年的领导者和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疫情期间,双鸭山市的电子商务有了新的发展。今年前6个月,全市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46.92%;电商团队新增创业岗位约400个。双鸭山市集贤县兴起了一条电商街。
危机中寻找机遇:拓宽海外出口新渠道
三月过后,双鸭山市的农民工张玉才感觉心里像长了草。一方面是河北企业打电话让他复工两天,另一方面是因为疫情无法上车。他一着急,就得知政府要开“劳务输出直通车”。
10多天后,他和179名来自双鸭山的农民工量了体温,登上了6辆大巴车。被“一站式”输送到浙江、山东、河北等地的企业,实现了跨省“点对点”劳务输出。
疫情下,就业难,招不到工。山东鲁丰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3月初乘车到双鸭山市宝清县迎接新招聘的46名农民工。他说:“企业遇到招工难,宝清县就业服务中心两天就帮企业招到了需要的工人。”
双鸭山市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关晓东说,为缓解疫情带来的就业压力,双鸭山市深挖境外就业岗位,扩大劳务输出就业,与上海、天津等地多家单位建立劳务输出合作关系,制定农民工集体返岗运输方案。
今年以来,全市复工新增农民工7910人,超过今年春节前返乡农民工总数。组织农民工861人,输送到山东、浙江等地。
挖掘潜力,提高效率:扩大项目,激发新量
34岁的农民工马成良感到非常荣幸——他参与生产的医用酒精被源源不断地送往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去年,马成良从家里流转了17亩耕地后,去了宝清县的一家企业工作,每月收入近4000元。他打算再过几年在县城买栋楼。
这家企业投资9.8亿元的30万吨玉米燃料乙醇项目,一年可将92.4万吨玉米转化为30万吨燃料乙醇和27.3万吨酒糟蛋白饲料。不仅促进了当地的绿色转型,还提供了500多个就业岗位。自今年2月中旬企业复产以来,生产和就业形势良好。
炎炎夏日,位于双鸭山市郊的黑龙江剑龙钢铁有限公司车间里,热火朝天,一片繁忙。这家黑龙江省大型钢铁生产企业6月份实现利润约6000万元。该企业人事行政部主任吴说,疫情发生以来,企业没有裁员和降薪。上半年公司新增员工150人,其中新招聘大学生50人。
双鸭山市委书记宋宏伟表示,当地高度重视大型项目的建设,挖掘工业项目的就业潜力。今年,该市已有177个重要项目复工,近8000人就业。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双鸭山煤场,双鸭山十大煤老板":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2437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