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直播贷款业务,直播贷货的税率是多少

直播贷款业务,直播贷货的税率是多少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制图:简仁山

最近很多短视频平台都出现了新的“产品”——贷款。新人专属的限时4.8%利率;新账单客户最长10天免息;最高可以贷20万,最快五分钟放款...金融机构通过直播硬“卖”贷款。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交通银行、网商银行、微众银行、宁波银行、中信银行、360借条、消费者现在等机构均已“试水”活贷营销,平台有Tik Tok、阿auto快消、微信视频号等。

但随着活贷的火起来,纠纷开始出现。有用户反馈,申请的贷款利率远超直播中营销的利率。此外,直播过程中的信息披露和风险告知是否到位,金融作为“带货产品”是否会诱发过度借贷也随之而来。

有金融机构透露,短视频平台已暂停贷款相关直播或要求不加入导流环节。活贷会成为银行打通客户的新渠道吗?运营主体和平台的边界在哪里?金融监管如何规范其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李华莲陈颖

现象学观点

贷款和信用卡放在直播间的架子上

金融机构热情高涨,积极推动。

“凭券提现享受固定年化利率3.6%”,“只要到账,就能抽到蓝海和iPhone 14的神秘面纱”...在刚刚过去的“6·18”,很多银行都加入了大促的行列,但带来的“货”却是贷款。

打开各种短视频平台,主播们都在镜头前拼命喝酒。用户可以点击直播间右下角的链接,跳转到贷款申请页面。

据记者观察,开展活贷的机构有银行、持牌消费金融、互联网小贷、借贷平台等。据不完全统计,交通银行、网商银行、微众银行、宁波银行、360借条、即刻消费等都在各个平台“试水”。

从直播内容来看,吸引新客户是主要目的。以360借条为例,直播间显示“在当前页面通过申请可以获得4.8%的年化利率,但活动结束后年化利率会恢复到7.2%-24%”。宁波银行注册了“宁波银行宁莱华”的账号,以优惠券的形式吸引用户贷款,还推出了“申请额度后送20元红包”、“买单后送高级口红、15天免息券”等优惠项目。

从带货产品来看,目前各金融机构在直播间主推贴近个人消费者的消费贷款和信用卡。“新人第一年享受1500元好礼,刷卡消费达到559元空 fryer,每月兑换吃喝玩乐。”在“平安银行信用卡办”的直播间里,主播这样喊。

金融机构参与直播的热情相当高,推广力度也很大。以“360借条”直播号为例。截至记者发稿时,6月直播间共有10场直播,其中6月12日持续近3小时的直播观看人数达到8925人。宁波银行的直播显示,其在6月份已经进行了18场直播,其中6月15日的直播吸引了2.8万观众。

“直播是金融机构增加流量、获取客户的手段。主要目的是降低成本。毕竟通过借贷平台要有积分和点击费,通过直播更能直接触达客户。”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王鹏博认为,活贷的火,是传统模式下制度成本逐渐上升、利润见顶的必然结果。

争论

必要的信息不到位。

平台初步推出相关管理规范。

“还有四分半钟,你只需要一元钱就可以把一个价值三位数的高科技杯子带回家。”直播间里,中信银行的主播正在“推销”信用卡。他举起闹钟提醒观众抓住活动折扣。

在“360借条”直播号上,主播也不断提醒“限时4.8%利率,新人专属,错过今天就没了”。

随着金融产品直播的火热,争议也随之而来。与普通直播不同的是,金融机构的直播间没有“小黄车”,而是挂了一个H5链接,分流到产品申请页面。这一举动是争议的开始。

“在Aauto Quicker上,我因为看到主播推荐的链接,填写信息后没有点贷款,被迫支付了2266元。”在黑猫投诉平台上,记者看到了这样的投诉。用户截图显示,实际收到1178.32元,却被要求还款2266元,这是明显的“砍头利息”。

还有用户的反馈。在某贷款平台,新用户可享受最高4.8%的固定年化利率(单利),无中介费,无手续费。“但是最后审批说我不是贷款新用户,年化利率23.94%。”

除了上述问题,信息披露、风险告知或提示的缺失是另一个争议焦点。与普通实物相比,金融产品有严格的风险控制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为了吸引客户提交订单,直播间往往以各种利率券、限时免息、礼品抽奖等优惠信息为主要展示内容。

一方面,这些优惠是有严格限制的,并不是所有用户都能享受到。作为主要“卖点”,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误导,这也是上述用户反馈“货不对板”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聊天框和按钮栏下隐藏着风险提示、免责条款等必要信息。比如“利益优惠以实际审批为准”等字样在不显眼的角落,面对眼花缭乱的直播页面,用户很难感知到这些信息。

大力“推销”贷款也引发了对诱导消费者过度信贷的担忧。“我还有几万的支付宝,可以在这里申请吗?”“这笔钱可以买房子或者股票吗?”“车主卡不好可以办吗?”“信用比较‘花’,可以申请吗?”这些都是直播间里常见的留言,而记者注意到,这位主播在回答此类问题时含糊其辞:“如果申请不了,3个月后再试试。”

各种争议引起了平台的关注。有金融机构向记者透露,部分短视频平台“暂时不允许直播”。记者还观察到,可以链接H5、引水的“小风车”被从以前卖消费贷款的银行直播间撤下。

Tik Tok庞大引擎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平台对个别银行机构和头贷平台进行了直播测试,要求直播平台在直播过程中不得涉及过度营销和诱导消费,同时在整个直播过程中显著提示风险和综合年利率区间。平台也更加注重用户体验、用户举报、内容风险等。在测试过程中,一旦发现直播用户违规,将直接取消直播资格。

行业对话

监管存在空白色

行业创新和稳定需要平衡。

事实上,贷款产品的直播推广并不是最近才有的。从2020年开始,金融机构纷纷开展线上业务。当时监管机构也注意到了财经直播带来的风险。同年10月,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防范金融直播相关风险的提示》(以下简称《提示》),直接指出了直播主体和内容的合规性。《提示》指出,这类直播主要存在两大风险:财经直播营销主体混乱或暗藏欺诈风险,直播营销行为存在误导销售风险;同时也指出,平台用户在主体不明、风险未知的情况下,可能会受到营销氛围和冲动消费的驱使;一些直播营销以贷款产品、保险产品、理财产品为主,如“最快x分钟放款”、“最长x天免息”、“首月只需x元,最高保障x万”、“限时达”,但实际上,大多数消费者很难满足广告中宣称的免息条件、贷款条件或产品销售范围,或者“免息不免费”

据记者观察,上述现象在现有的贷款直播中依然存在。

业内人士提醒,金融行业要注意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如适当性义务、告知义务等,否则容易引发纠纷。

随着近期直播贷的热闹,金融直播的边界问题再次被热议。王鹏波认为,这种直播需要符合《互联网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和最高法关于贷款利率的相关要求,明确显示贷款的年化利率、费用、周期,特别是有特殊门槛要求的优惠政策要全面落实。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产品网络营销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于2021年12月31日开始征求意见。根据意见稿,发展金融产品网络营销的基本原则是“保障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个人信息安全,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过,到现在文件还没有正式下发,这也让理财产品直播被监管空 white。

但业内已经达成共识,金融产品的直播营销需要满足适当性的要求,在直播平台的选择和用户营销上需要有一定的标准,避免过度营销和用户冲动贷款。

“对于金融产品和服务来说,接触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是‘充分了解你的客户’,风险管理和符合金融规律的营销活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表示,金融机构与互联网平台合作不是问题。关键在于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是否符合金融逻辑,是否符合监管要求。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设计、销售和风险控制的主要责任应由金融机构承担。

王鹏博表示,短视频平台更像是一个基础服务工具,需要控制的是言论是否出格。贷款平台要从风险控制的角度规避坏账率。如果消费者遇到夸大营销,可以通过平台曝光和向主管部门投诉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网络直播作为金融机构营销的创新手段,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推广,使金融产品和服务精准触达客户,对提升客户体验、提振居民消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具有积极意义。黄表示,监管部门可以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金融产品的线上营销预留innovative 空,进行“因势利导”,以“疏”代“堵”,平衡创新与稳定的关系。

策划:陈颖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直播贷款业务,直播贷货的税率是多少":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2660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