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警惕!线上培训隐藏陷阱:学员屡遭“退款难”,被推销“培训贷”

警惕!线上培训隐藏陷阱:学员屡遭“退款难”,被推销“培训贷”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在线职业培训持续升温,“拿到职业资格证就可以兼职”成为吸引学生报名参加职业培训的一大噱头。然而,随着市场的兴起,却是行业乱象的频发。从报名到考试,每个环节都有很多陷阱。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出于提高工作能力、追求更高的收入和更广阔的发展空 room、疫情影响等原因,参加职业培训。,上课时间地点灵活的在线职业培训持续升温。

《工人日报》记者了解到,随着市场的兴起,行业乱象频发。一些在线职业培训机构虚假宣传诱导消费,一些机构被学生反馈教学质量差,一些培训机构存在帮助学生伪造职业技能考试资格、教大学生变相申请“培训贷”等违规操作。

学生屡遭“退款难”

“组织上说可以挂证,一年8万到10万的收入一次性缴纳。只要参加在线无忧课程,就可以一次性通过考试,但是会全额退款。”听到培训机构“诱人”的宣传,四川的张女士先是在2021年8月提交了500元进行“资格审查”,审查通过后,又报名参加了一级消防工程师培训班,费用为7180元。

2021年9月,某公司工作人员联系张女士,告知她不符合应聘条件。培训机构委托她给张女士报名,张女士需要额外交1500元报名费。

“我以为‘考试合格’就意味着我有资格报名,现在才知道我不符合报名条件,想造个假学历,假工作单位。”不再想报名的张女士联系工作人员讨要退款,有的工作人员表示已经离职,有的不再回复信息。投诉后,机构的处理方案是扣除违约金、教材加平台使用费、一个月的班费等。,共计3952元,并退还张灿女士3228元。张女士表示,这个方案是不能接受的。

张女士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在消费者投诉平台上关于在线教育培训机构的投诉中,不少学生表示,报名时工作人员很热情,承诺符合条件就退款,但一旦学生想要退款,就会因为各种原因遭遇“退款难”。

口头承诺与注册协议不一致是造成“退款难”的一大原因。报名时,机构工作人员告知学生有报名资格,声称“保底,但退”。学生无法报名或考试不及格要求退款,却被告知不符合协议中的退款条件,如“学生自行确认是否符合报名条件”、“课程完成率超过80%”等。但是学生在注册的时候,往往会听信工作人员的承诺,而忽略注册协议的内容。

“一般来说,消费者有权要求其遵守商家在宣传过程中做出的承诺。如果口头承诺与注册协议有矛盾,应根据具体事实进行判断。签订协议时或协议中对限制学生权利的内容有充分提醒的,以书面协议为准。但现实中,培训机构往往以口头承诺吸引学员,并未尽到充分的提示义务。与事先承诺相抵触、限制学生权利的格式条款,不应对学生生效。”中国社会科学院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说。

“培训贷”悄然混入

在线职业培训的乱象远不止“退款难”。个人信息泄露、“培训贷”、课程质量差都是学生投诉的热点。

“报名条件免费,准备材料限时送!”经过搜索建造师、造价师、消防工程师等。作为关键词,很多网站会以“考试报名资格”、“收到考试提醒”为由,让学生填写姓名、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然后会有人主动联系介绍课程。

“经常发消息可以加快下单速度,消息都是群发的。一般我们的下单周期控制在3天以内。”一家在线培训机构的售前人员说。

有学生反映个人信息被泄露。“在浏览网页的时候,看到一个关于职业资格培训的广告,点进去看了看,然后就接到了培训机构的电话。”

此外,数万元的培训报名费让部分学员陷入“培训贷款”的困扰,有时还面临“一边向机构申请退款,一边继续向第三方机构还款”的窘境。根据规定,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对大学生进行精准营销,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但一些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往往无视学员身份,推销分期付款,甚至教大学生如何伪装身份通过审批。

“交完钱,发现承诺的直播课程都是录播的,还得升级成VIP班才能打包。”也有同学表示课程质量不尽如人意,升级后课程质量仍不尽如人意。

想“注册”?没那么容易

“某消防安全工程公司兼职报价5.8万元”“某机电设备工程公司兼职报价4.3万元”...据了解,“拿到职业资格证后可以挂靠兼职”是吸引学生报名参加职业培训的一大噱头,很多学生通过挂靠增加收入的方式抢着报名。

至于如何实现挂靠,有的机构在协议中注明“为学员推荐工作单位,保证年薪总额不低于10万元”,有的机构则表示“我们负责帮您挂靠,考完试后会尽快为您安排报名单位”。但学生拿到证书后,往往会发现这是培训机构的“大饼画”,而“挂证”却没那么容易。

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建生认为,职业培训的底层逻辑是找工作,以兼职、提高收入为营销方向,但这一过程中画出的“馅饼”往往难以实现,带来了预期与现实的不匹配。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初赵辉认为,培训机构责任心不强、平台虚假广告管理不到位、发证机关审核不严、用人单位认证理论和验证不严,最终导致了在线职业培训的种种乱象。只有各个环节都严格把关,职业培训才能规范,课程质量自然也会提高。

“比如用人机构发现员工不具备持证职业的技能,就应该及时反馈给管理部门进行核实。一旦发现审核不严,就要对签发机关签发的文件进行整体检查。这是更有效的机制。”楚赵辉说道。

专栏编辑:秦虹文字编辑:李林蔚标题来源:视觉中国图片编辑:永凯

来源:作者:工人日报时游娜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警惕!线上培训隐藏陷阱:学员屡遭“退款难”,被推销“培训贷”":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2808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