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度过55岁生日后,Viewpoint.com于10月24日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说明书。
招股书并未公布拟发行上市的股票数量,但根据其8月份的披露,拟发行规模预计不超过发行完成后公司总股本的10%。
如果成功登陆香港资本市场,将成为第二家A+H上市的白电巨头,就像海尔智家一样。
对于赴港二次上市的目的,外界众说纷纭,焦点无非是估值变化、海外市场拓展和分拆前景。
仔细看美的集团上市募集资金的用途,包括全球技术研发;智能制造系统的持续建设与供应链管理的升级:完善全球销售渠道和网络,提升自有品牌海外销售;以及营运资金和一般公司用途。
在这段话中,多次提到了全球和海外,通过h股上市,可以帮助打通哪些全球布局的桎梏?这些问题的一些答案可以通过查阅招股说明书找到。
二级上市
根据观点新媒体此前的报道,早在今年8月9日,美的集团就已提前“透露”。基于公司深化全球战略布局的需要,美的集团正在对海外证券(h股)发行和上市进行初步论证。
是指在满足境外监管机构相关要求的前提下,本次拟发行规模预计不超过本次发行完成后公司总股本的10%。
这是继2013年9月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后,在香港的第二次上市,距今刚好十年。但严格来说,距离美国首次登陆资本市场已经过去了20年。
说起美的集团,是有着55年历史的家电巨头。
1968年,广东顺德一个贫困农村的26岁青年,带领23名居民,集资5000元,成立了一个公社塑料生产组,主要生产塑料和金属制品。这是美的集团的前身,也是美的创始人何享健的起点。
但由于当时生产的塑料件很小,利润很少。为了增加收入,何享健开始扩大经营范围,并于1973年将塑料生产集团转变为中央集权企业。几年后,何享健迎来了新的时代机遇。
1980年,何享健发现小家电市场存在巨大的空短缺,于是那一年,在何享健的努力下,美的公司推出了他们的第一台电风扇“珍珠风扇”,进入家电制造领域。
不久后,何享健决定将这台风扇改名为“美的风扇”,意为“美好的日子”,何享健也成功在市场上树立了美的品牌的口碑。
资料显示,仅这个风扇,美的当时的年销售额就已经达到300多万元,净利润高达40万元。随后几年,“美的”风扇销量翻番,成为当地电风扇行业数一数二的企业。
上世纪80年代,这些业绩数据对何享健来说是巨大的成功。
此后,何享健除了不断研发和提高电风扇的性能和质量,还将目光投向了空 modulation市场。但当时他用“师夷长技”,先在国外积累技术和经验,为未来中国市场的需求做准备,并于1988年成功研发推出了美的空 tone,打开了中国市场。
为了推动企业发展,何享健后来在美的内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带领美的电器于1992年完成股份制改革,并于1993年在深交所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具有现代管理制度的乡镇上市公司。
这是美的首次登陆资本市场。该企业名为广东美的电器有限公司..
之后,何享健于2000年4月7日创办顺德美拓投资有限公司,后更名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13年9月通过并购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主板上市,何享健为美的控股股东和最终实益拥有人。截至最后可行权日,美的控股持有美的集团注册资本的30.9%。
业务也从最初的电风扇、空 tone发展到“通过智能家居业务进入家电行业,以商业和工业解决方案在包括新能源和工业技术、智能建筑技术、机器人和自动化在内的多个行业开展业务”。
2023年,美的集团10月19日刚刚迎来55岁生日。不到一周后,其于10月24日披露了香港二次上市的公告。这一次也瞄准了海外市场,或者用企业的“全球战略布局”来说更合适。
去香港的理由
美的集团披露的公告中明确表示,在香港发行h股是“基于公司深化全球战略布局的需要”。
在募集资金用途上,给出的是用于全球科技研发;智能制造系统的持续建设与供应链管理的升级:完善全球销售渠道和网络,提升自有品牌海外销售;以及营运资金和一般公司用途。
可见,此次赴港上市,应该是借助香港资本市场的国际金融中心。有分析认为,赴港上市对美国的好处主要在两个方面:优化投资者结构和完善海外员工激励制度。
关于优化投资者结构的说法,主要是因为美的集团持有的外资股比例此前已经多次触及深股通规则的上限。分析认为,赴港上市可以吸引更多外资股,拓宽融资渠道。
中泰证券的研究报告也表示,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美的h股上市有望吸引更多的全球投资者。
“根据规定,外国投资者在a股上市公司中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30%。2020年初,美的曾因外资持股超过‘限制线’而一度被暂停买入,h股上市将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前述桎梏。”
在完善海外员工激励制度方面,国泰君安认为,美的集团目前正进入海外发展的重要阶段,h股平台将在海外品牌并购和海外员工激励方面发挥更加便利的作用。
招股书显示,截至目前,美的集团业务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拥有31个R&D中心和40个主要生产基地,全球员工超过19万人。其中,在海外有16个R&D中心和21个主要生产基地,覆盖17个国家,海外员工超过3万人。
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虽然美的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75.6亿元(货币资金为465.3亿元,初始期限为3个月的短期银行存款为8.5亿元,央行超额存款准备金为1.8亿元),一年内到期的贷款为394.36亿元,可以完全覆盖短期负债,但另一方面,其外汇资产和负债却是全部
美的集团半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其账面上的外币货币性项目为:货币资金280.27亿元,应收账款225.9亿元,其他应收款516.73亿元,而在支出方面,短期借款144.06亿元,应付账款60.69亿元,其他应付款4.27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7.44。
相比之下,其实美的集团在外币上并不宽裕。在本国货币兑换外币的渠道受阻,人民币兑换外币仍存在汇兑损失的背景下,需要大量的外币来支撑全球化。无论是海外基地建设还是海外并购,都需要香港资本平台来吸引更多的资金。
对于估值是否受影响的一些猜测,有分析人士曾指出,从上市公司的估值表现来看,h股大多低于a股,如海尔智家和海信家电,另外两家A+H上市的家电,h股上市并没有给企业带来更高的估值。
按照10月25日收盘价计算,海尔智家港股的滚动市盈率(TTM)为12.59倍,a股为13.30倍。海信家电在港股的滚动市盈率为11.64倍,a股为14.20倍。
美的集团目前a股滚动市盈率为11.59倍。有业内人士预测,美的集团今年业绩增速预计在10-15%之间,刚好够稀释10-15%被冲走的股票,市盈率可能维持a股水平。
海外市场
事实上,全球布局并不是美的集团在香港上市时就提到的,而是早就有的战略之一。它在招股书中表示:“领先的技术、直接接触用户、数字智能驱动和全球突破”是我们的四大战略轴心。"
美的集团对海外市场并不陌生。比如何享健,上世纪创业之初就有出海的经历。
后来2013年美的集团整体上市后,海外收购不断。
比如2017年收购德国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库卡,进军机器人和自动化行业。招股书显示,自收购库卡集团以来,其在中国的业务增长迅速,2022年收入创历史新高,使库卡中国成为库卡集团整体增长的重要贡献者。库卡中国对库卡集团整体业务的收入贡献将从2020年的15.0%提升至2022年的22.2%。
此外,2016年,美的还收购了日本东芝家电业务和意大利central 空 adjustment企业Clivet,进一步提升大型central 空 adjustment在欧洲乃至全球的市场份额和相关技术;2017年完成对以色列高科技公司的收购,完善机器人产业平台布局。
2017年,美的集团海外市场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2022年,OBM业务收入首次占到海外智能家居业务收入的40%以上。
2022年年报提到,美的集团确立了以美国、巴西、德国、日本、东盟为突破点的全球战略,新增合作客户3000多家。此外,美的集团继续保持核心品类的市场主导地位和渠道活力。在美国、德国、英国、意大利、日本的电商平台上拥有60多款畅销产品,在各个品类都进入了销量前十。在美的线上市场,微波炉的市场份额达到了50%以上,空调窗机的市场份额达到了25%以上,香烟、冰箱、洗衣机等品类的销售也取得了实质性的成绩。
美的集团在招股书的“全球化”部分表示:我们继续追求将业务扩展到全球。在业绩记录期内,海外销售额占公司总销售额的40%以上,产品已销往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除了产品销售,我们在海外还有16个R&D中心和21个主要生产基地,覆盖17个国家,雇用超过30,000名海外员工。海外R&D网络使我们能够根据不同市场的需求,开发出更能满足当地市场需求的产品。我们旨在深化“本地化生产”战略,加快生产和供应链的本地化,并在主要海外市场建立主要零部件和成品的生产基地。本地化生产可以提高全球供应链的效率和弹性。”
另一方面,随着国内竞争加剧,业绩增长乏力,海外市场确实成为企业瞄准的又一大拓展空 room。
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美的集团营收分别为2857亿元、3434亿元和345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0%。2020年至2022年以及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6个月,净利润率分别为9.6%、8.5%、8.6%和9.4%。
截至2020年、2021年和2022年12月31日的年度,以及截至2022年和2023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年度/期间利润分别为人民币275亿元、人民币290亿元、人民币298亿元、人民币161亿元和人民币185亿元,分别占年度/期间收入的9.6%、8.5%和人民币185亿元。
其中,2022年,美的集团海外销售收入达1426.45亿元,占总收入的41.48%,同比增长3.63%。2022年新增合作客户3000家以上;海外电商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国内收入2012.73亿元,同比下降1.13%。
今年上半年,随着消费的回暖,国内收入和海外收入分别达到1164.5亿元和805.4亿元,实现增长。
不过,美的集团在招股书中表示:“我们经营的家电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中国和跨国家电公司以及本土和专业品牌。”
仅对比海尔智家的数据,2022年,海尔实现营收2435亿元,今年年中营业收入1316.27亿元,与美国相差不远;格力电器分别录得1901.5亿元和997.9亿元。
后来者步步紧逼,竞争之激烈可见一斑。
不过美的集团还是向投资者展示了自己的优势。例如,2022年全球家电企业中,美的集团营收排名第一,按销量计算市场份额为7.1%;在中国大陆市场,美的集团2022年家用电器销量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23.1%。
根据约斯特沙利文报告,2022年全球营收和销售额最大的家电企业;中国最大的商用空交换机供应商。世界第七专利家族总数。
美的集团还指出,全球家电市场巨大,2022年销售额达到36,594亿元人民币,销售额达到30.657亿台。预计2027年销量将达到46,586亿元,2022-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为4.9%,2027年销量将达到33.917亿台。
从销售额来看,中国、北美和欧洲是全球最大的三个家电市场,占2022年全球总销售额的66%以上。预计2022年至2027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5.1%、3.6%和3.2%。其中,中国是全球家电销量最高的国家。2022年中国大陆市场销量为8167亿元人民币,销量为7.539亿台,分别占全球市场的22.3%和24.6%。展望未来,全球尤其是新兴市场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和城市化率有望上升,有望进一步推动全球家电市场的增长。
市场空还在增长,只看谁能更快的领先全球家电。
这篇文章来自Viewpoint.com。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美的集团近况,起底美的":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2928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