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温州保险行业协会监督电话,温州保险行业协会投诉电话

温州保险行业协会监督电话,温州保险行业协会投诉电话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中国保险报注】近日,作为浙江保险业参与温州金改的两项关键举措,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运营管理中心和农村保险互助社的成立在温州成功落地。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运营管理中心和农村保险互助社的成立,是浙江保险业深入推进温州金融改革的重要创新举措,为全市小微企业开辟了新的融资方式和渠道,为丰富农村“三位一体”建设增添了新的内涵,将有效建立长效的政府增信体系和农村区域保险互助体系。

[赵忠志]

2012年,自国务院批准设立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以来,浙江保险业积极参与温州金融改革,在解决“二多困境”、完善金融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特别是“新国十条”颁布后,浙江保监局党委抓住机遇,深入贯彻落实“新国十条”和“省国十条”,按照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保险业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讲话和“宁波经验”交流会上的要求,重点推进温州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和农村保险互助社试点工作,助推温州金改。为抓好落实,浙江保监局党委书记邹飞多次与温州市政府相关领导研究推进小贷保险,并与省金融办领导协调,共同出台完善推进小贷保险意见,建立省级风险补偿机制。经过多方努力,近日,作为浙江保险业参与温州金改的两项关键举措,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运营管理中心和农村保险互助社的成立在温州成功落地。

10月23日,温州市政府举行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运营管理中心暨农村保险互助社授牌仪式。全市所有银行、保险公司、政府相关部门参加了仪式。浙江保监局副局长唐与温州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毅共同启动仪式并授牌。温州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运营管理中心、瑞安兴民农村保险互助社正式上线运营。

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运营管理中心和农村保险互助社的成立,是浙江保险业深入推进温州金融改革的重要创新举措,为全市小微企业开辟了新的融资方式和渠道,为丰富农村“三位一体”建设增添了新的内涵,将有效建立长效的政府增信体系和农村区域保险互助体系。通过“政策性保险、商业保险、相互保险”的互补发展,使全市保险业真正进行“接地气”的保险业务创新,真正走出一条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缓解“三农”保险服务不足、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发展的有效路径,为全省保险业创新发展提供经验。

小额贷款保险运营管理中心解决担保融资问题

温州是全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全市小微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但来自金融机构的融资支持不足20%。民间金融风暴爆发以来,该市企业资金链和担保链断裂问题持续发酵,银行信贷投放大幅萎缩,商业融资担保行业逐渐消退,社会信用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小微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日益严重,实体经济和企业转型升级面临较大困难。

浙江保险业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难题,不断探索保险服务小微企业融资的新路子。2009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开展小额贷款保险试点工作。2011年,浙江省政府发布了《关于扩大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工作的通知》。2015年,浙江保监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推进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的意见》。在全省小贷保险发展政策的指导下,2012年,温州龙湾、乐清、瑞安作为全省首批三个试点县市,借助政府财政支持,率先发展小贷保证保险业务,为广大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但该市小额贷款保险业务发展存在业务发展碎片化、整体承保风险高、投保意识不强等问题,与小微企业融资发展需求仍有较大差距。如何更好地探索可持续的业务发展模式,提供适宜的政策环境,是困扰温州小额贷款保险业务发展的关键问题。

2015年7月,通过多方努力和协商,温州市政府出台了小额贷款保险试点工作方案,提出成立“温州市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运营管理中心”,推广“政银保”合作模式,发展小额贷款保险业务。根据方案,成立了由PICC P&C保险公司、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平安财产保险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组成的共保体。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一般需要7个工作日左右,帮助缺乏抵押抵押物的小微企业和大众创业者避免通过抵押担保获得银行贷款。第一年,温州市政府出资1000万元建立超赔基金。原则上,银行和保险机构将按照3: 7的比例分担贷款本息损失风险。银行贷款利率最高不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1.3倍,年化保险费率原则上不超过贷款本金的3%。目前,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运营管理中心首批合作银行有农业银行、华夏银行、宁波银行。运营管理中心下设风险管理部、业务拓展部、综合部三个部门,聚集了一批具有保险和银行知识的综合型金融人才,基本具备稳健经营小贷保险业务的能力和水平。

温州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运营管理中心是浙江保监局辖区内首家提供小额贷款保险服务的专营机构。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运营管理中心的成立得到了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通过保险增信引导,解决小微企业“担保难、融资贵”问题,是经济新常态下的创新举措。温州市领导在授牌仪式上表示,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运营管理中心的挂牌是温州新一轮金改的突破性举措,也是温州金改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保险互助社服务农村“三位一体”建设

温州瑞安兴民农村保险互助社是全国首家服务于农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三位一体”建设的农村保险互助组织。瑞安是“三位一体”改革的重要发源地。早在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就在瑞安主持召开现场会,部署构建全省新型“三位一体”农村合作体系。近年来,随着瑞安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业生产、供销、信贷等领域对风险管理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地方涉农保险业务的发展仍难以有效覆盖农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农民不得不为自己保留大量风险,导致一些农民想加快发展却不敢扩大生产规模,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2013年“菲特”台风后,浙江保险业、温州市政府、瑞安市政府紧密合作,谋划推进农村保险合作社试点,将其作为保险业参与温州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并向保监会报备成立瑞安兴民农村保险合作社。2015年1月,保监会批准瑞安试点农村保险合作社。2015年5月,浙江保监局批准成立瑞安兴民农村保险互助社,10月13日批准瑞安兴民农村保险互助社开业。

瑞安市兴民农村保险合作社由马屿镇2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3552户农民共同发起成立,注册资金100万元,流动资金500万元。保险互助社采用互助合作机制,以“地缘、人缘、亲缘”为基础,体现“农有、农治、农享”,以“互助共抗风险”为宗旨,为社员提供保险服务。对照新农合制度中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的“三位一体”建设,互助社探索农产品保险、农产品货运保险、农户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三大业务。通过保险手段,既能为防范会员冒险提供技术指导,又能为冒险的会员“雨天送伞,降低风险”。在授牌仪式上,瑞安市领导表示,兴民农村保险互助社的成立,不仅实现了温州保险法人组织零的突破,也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瑞安“三位一体”新农合制度的内涵。

保险业丰富了温州金改的内涵。

2014年9月,浙江省率先出台保险业实施“新国十条”的意见,为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提供保险服务和支持。按照全省保险业发展的统一部署,2015年6月,温州牵头全省出台了市级版保险业“市十条”,提出了建设十大领域、发展20个重点政保合作项目的五年规划。到2020年,力争把温州建设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创造力和活力的区域性保险发展中心。

温州市在保险业实施“新国十条”的意见中明确,要探索农村保险合作社试点,发挥保险增信功能,大力推进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发展。授牌仪式上,小额贷款保险运营管理中心和合作银行与温州鹿城区杨怡侨兴皮革加工厂等4家企业和2家城乡创业者签订了首批贷款协议。兴民农保合作社与瑞安市美域蔬菜专业合作社签订了第一份保单,为453亩大棚番茄投保冬季冻害自然灾害险。

唐在授牌仪式上指出,小额贷款保险运营管理中心和农村保险资金互助社在支持小农户方面意义重大,要进一步发挥保险的作用,更好地参与温州金融改革,服务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王毅表示,这种由政府推动,以“政银保农”为支撑的新机制,将为小微企业和“三农”带来更加充分有效的金融服务。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温州保险行业协会监督电话,温州保险行业协会投诉电话":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3247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