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新经济IP新经济E线今日
封印解除了。
新经济E线从接近地方监管的人士处独家获悉,在冻结一年多后,部分地方监管部门已经开始重启互联网小贷新牌照审核。
事实上,这种监管趋势早有迹可循。
近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关于做好网贷机构分类处置和风险防范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175号文”)一文明确提出,要坚决清理违规业务,不留风险隐患。同时也指出,应积极引导部分机构转型为网络小贷公司、助贷机构或分流为持牌资产管理机构。
可见,P2P网贷转型为网络小贷公司已经成为监管鼓励的首选。业内人士认为,在监管的引导下,市场对网络小贷牌照的需求也将升温。
新经济E线注意到,监管层叫停互联网小贷的设立已经一年多了。早在2017年11月21日,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发布通知,暂停网络小贷审批。
同年12月1日下午,银监会在北京召开“近期重点工作情况通报会”,首次对现金贷表态。会上,银监会普惠金融部副主任严丰表示,银监会将尽快遏制现金贷的无序发展,机构必须有放贷业务许可证,无证者要取缔。不再批准新的网络小贷公司,不再批准新的小贷公司跨省经营。小贷存量业务将集中整治。
“不过,新设网络小贷,防止风险外溢,是地方监管的首要考虑。就像银监会要求农村商业银行就地经营一样,下一步将限制网络小贷跨省经营。”对此,上述业内人士告诉新经济E线。“至于网络小贷如何界定为跨省经营,可能的方式是通过界定借款人银行账户的地域来判断。”
P2P网贷淡化备案转型
在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看来,目前的监管思路显示,监管机构正在通过全面清理存量、转型引导、切断风险传染链等方式,逐步化解潜在风险,为备案扫清道路。一个客观影响是,P2P网贷业务的存量规模和市场影响将继续萎缩。
不过,另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认为,监管稀释意味着P2P网贷模式可能最终走向终结。届时,有背景的平台申请线上小贷,自有资金+持牌机构融资放贷;相反,没有背景的平台要么帮忙贷款,要么引水。
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宋芳、广州e贷总裁宋芳也表示,根据175号文,目前监管的重点是“精准拆弹和风险清理”,不是为了备案。
截至目前,网贷行业现场合规检查基本进入收尾阶段。通过此轮现场合规检查,监管部门对行业风险的掌控更加清晰。
因此,在文件中可以看到,对全国网贷整治案的风险和操作进行了有效的详细分类,并给出了具体的切实措施,如明确僵尸企业的界定和处置方法;注册机构处置重在挽回损失,稳定出借人情绪;对运行中的高风险机构提出“双降”和“四个严禁”。
宋芳表示,监管鼓励正常运营机构转型为网络小贷、借贷机构或为持牌资产管理机构引水,说明监管层希望网贷机构能够发挥自身优势,专注于主营业务。
这种转型也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网络小贷和持牌资产管理公司有准入门槛,持牌金融机构比草根创业者有更强的风险识别和承担能力。贷款机构不接触资金,不容易发生资金挪用导致的社会风险事件。
薛洪言还表示,P2P和网络小贷公司在引导P2P转型上最大的区别是资金来源和放贷的杠杆率。P2P资金来源于公募资金,借贷规模没有杠杆率要求,而网络小贷公司来自股东和金融机构的贷款,有严格的杠杆率要求。
“总体来看,P2P的风险管理压力更大,具有一定的风险传染性。转型为网络小贷公司后,切断了风险向公众传导的链条,后续合规整改和处置的压力会大大降低。”薛洪言说。
催热互联网小贷牌照需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表示,175号文允许符合条件的合规机构转型网络小贷和助贷导流机构。要知道,网络小贷已经不是信息中介,而是信用中介。
“这也是政府首次为P2P网贷转型开放信用中介。这篇文章值得期待。”尹振涛直截了当地说。“那些合规的大型平台,尤其是股东和资金实力雄厚的平台,在满足网络小贷申请资质要求的同时,可以申请具有信用中介属性的金融机构牌照,当然也会按照比P2P更严格的监管标准。展业。”
网贷之家研究院院长张认为,175号文《分类处置指引》对P2P网贷平台做了明确细化的划分,与《P2P点对点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关于做好P2P点对点借贷风险专项整治验收工作的通知》等多份文件提出的“分类处置”是互补的。这也说明监管层在互联网风险专项整治中,对P2P网贷平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度挖掘,并进行了分类。
值得注意的是,175号文将逾期率超过10%的非保险机构归为“高风险”机构。根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计算公式(逾期金额与未偿金额之比),如果贷款余额下降过快,可能导致逾期金额增加10%以上,成为高风险平台,给平台持续经营带来挑战。
此外,虽然监管层积极引导部分机构转型为网络小贷公司、助贷机构或引导持牌资产管理机构,但近一年来受监管政策影响,网络小贷审批速度有所放缓,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而且各地对网络小贷设定了融资杠杆,即纳入表内的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公司净资本的0.5-3倍,可见对网络小贷有明确的监管要求。
张强调,部分拥有网络小贷牌照的公司将牌照租赁给现金贷公司,但高利贷、砍头、暴力催收、变相现金贷等问题仍层出不穷。可见,网贷小贷行业滋生种种乱象,行业亟待整治。但截至目前,监管部门并未出台统一的网络小贷监管政策,行业内仍存在监管套利空。
不过,薛洪言预测,此举应该不会引发网上小贷牌照的炒作。究其原因,有实力的P2P平台未必愿意转型线上小贷,而一般的P2P平台并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掀起一波牌照炒作热潮。
新经济的E线是界面JMedia联盟的成员。2019年胡润百富优秀财经自媒体,旗下有支付宝个人专栏《新资本》。微信官方账号,新经济的E线,已入驻今日头条、一点资讯、新浪财经头条、搜狐、大鱼平台、百度百家、大丰、企鹅、网易、贺勋大师、蚂蚁财富社区。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23个网贷平台遭查封,网络小贷迎来大调整":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3251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