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不仅是粮食作物,果农也可以通过手机进行“非接触式”贷款。
9月26日,由蚂蚁集团发起的网商银行在陕西洛川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卫星遥感信贷技术“大山雀”迎来技术突破,已能成功识别苹果、猕猴桃等经济作物。这意味着果农贷款难的问题有了新的解决方法。
农民在手机上圈地。
该系统可以通过卫星图像准确放款。
发展普惠金融是全社会的共识。然而,与城市消费信贷和小微企业信贷相比,农村信贷业务一直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和阻力。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农户缺乏有效的信用记录,而农村地广人稀,金融网点少,农户资产难以统计。同时,农作物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往往“靠天吃饭”,很难形成数据化的信贷资产可供参考。如何有效评估农户资产,做好农村信贷业务风险防控,成为解决农户信贷困难的关键。
去年9月正式商用的“大山雀”技术,通过卫星了解农民作物生长情况并预测收成,在天上安装“信贷员”,让农民实时观察和了解田间种植作物所需的时间和资金规模,从而给出合理的贷款额度。在6月份农业农村部公布的2021数字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案例中,网商银行卫星遥感方案入选。
据了解,在具体的技术原理上,农民可以拿着手机在地上走来走去,或者在支付宝上的地图上圈出自己的土地,卫星可以识别这块土地的作物面积和作物类型,区分水稻、玉米、小麦、花生、烟草等作物的区别。目前准确率已经达到93%以上。
网商银行通过实时更新卫星图像和识别结果来监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判断是育苗、拔节还是收割的阶段,进而分析农民在移栽、喷药、追肥、收割过程中不同的资金需求。结合气候、行业景气度等条件,通过数十种风控模型,估算出产量和价值,从而为农户提供一个额度和合理的还款期限。
通过一年的技术攻关
陕西果农将率先获得“卫星贷款”
“大山雀”投入商业使用一年后,已覆盖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全国三分之一的农业县,解决了全国数十万种植大户的信贷问题。今年9月,“大山雀”的技术突破,可以识别水果等经济作物,而这项技术率先在陕西落地,陕西的苹果、猕猴桃等农户将获得科技带来的更有力的信贷支持。
“水果和蔬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普遍稀少。与水稻等主粮作物相比,种植密度要低得多,在相同分辨率下识别难度更大。”网商银行农村金融首席技术专家石忠解释说,“而且,果园等卫星识别图像与自然树木非常接近,很难区分。”
据介绍,网商银行升级的“大山雀”,其作物识别算法模型实现了不同分辨率图像的融合识别,提高了水果等经济作物的识别准确率,这在业内尚属首次。
同时,升级后的算法机还集成了人工经验,可以利用地形、降水、积温、历史产量等知识识别农作物。,比如“冬天主要种小麦”、“夏天主要种水稻、玉米、大豆”,让天上的卫星真正掌握传统“信贷员”的技能。
作为全国首个全面开放涉农县域数字金融服务通道的省份,陕西省也将成为首个“大山雀”技术升级的省份。陕西是苹果种植大省,苹果产量居全国第一。全国每四个苹果中就有一个来自陕西。正在进行的洛川国际苹果节上,陕西的苹果种植户也率先尝试了这项新技术。
收获的时候,是钱的压力最大的时候。洛川果农陈晓丽在支付宝上圈了6块地,包括10亩苹果园。几分钟后,拾荒者的工资到了。“以前贷款手续多,抵押多。现在手机有点,天上的卫星可以帮忙贷款。作为洛川果农,我很自豪!”陈晓丽说。
“这项技术普及后,将推动整个果业的发展,包括苹果等果蔬产业。”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西北大学园艺学院院长马表示,果业的社会化服务,包括金融服务,是大多数果农所渴望的。通过大山雀的金融服务,有助于提高果农发展果业的积极性和信心,从而促进产业发展。
陕西涉农县全面开放数字金融服务
“卫星遥感信贷技术是今年农业农村部评选的优秀科技案例之一。”陕西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二级巡视员王献安表示,陕西作为果业大省,率先推广卫星遥感信贷技术,必将助推陕西果业高质量发展,为深化金融科技拓展应用开辟新领域。
调查发现,每一万元的贷款可以为农村用户带来近两万元的收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回乡创业。数字金融作为一股活水,正在拉动农村就业,促进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目前,陕西省89个涉农县实现全面覆盖,成为全国首个全面开通数字金融服务通道的省份。
作为一家专注服务小微群体、三农的科技银行,网商银行成立六年,已服务2000万涉农用户,与全国850多个涉农区县开展合作。得益于中国银行业的努力,中国也正在成为全球农村金融科技的前沿探索者。最近,大山雀科技还入选了第一份全球农村金融创新报告中的“全球农村金融科技创新榜”,这表明中国的普惠融资是过去20年发展中国家最突出的例子之一。华商报记者唐孝炎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陕果农业有限公司,陕西果业网":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4458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