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县农商银行“小鱼儿”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谭磊摄
郊区协会客户经理实地考察农场。傅静摄
平定联社东升信用社金融扶贫服务队开展金融扶贫调研。金摄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在脱贫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发挥金融的作用?去年以来,人民银行阳泉中心支行、阳泉银监分局全面贯彻落实山西银行业金融机构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和要求,着力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支持扶贫中发挥作用,鼓励和引导各类银行机构履行扶贫社会责任,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完善服务政策,不断增强金融服务扶贫开发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取得了一定成效。
截至3月末,个人精准扶贫贷款(含扶贫小额贷款)余额1.19亿元,较年初减少0.20亿元,直接或间接带动贫困人口达到2000人。5月末,我市扶贫小额信贷余额9800万元,今年发放1300万元,今年扶持266户。
截至3月底,产业精准扶贫资金余额17.97亿元,比年初增加4.25亿元,扶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0.07万人。贷款支持了平阳路(李因路-老207国道)建设项目、宁波北路(福州路-阳泉大道)道路工程、阳泉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山西华北益丰生态园等项目,有力促进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尽快脱贫就业。
加强协调和联动
形成工作力量
充分发挥扶贫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人民银行阳泉分行有效传达相关政策文件,加强扶贫部门信息共享和工作对接,努力形成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扶贫小额信贷推广中遇到的问题。
市政府制定了《阳泉市2018年脱贫攻坚行动计划》,今年全市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2473万元,比去年增加3943万元,增长46.2%。任务艰巨。今年新增晋商银行、光大银行、阳泉商业银行、平定昌都村镇银行4家金融机构,承担5783万元任务。我市各级人民银行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指导,推动相关部门完善配套机制建设。及时发放支农再贷款,发挥支农再贷款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支撑作用,为今年底实现全省整体脱贫发挥积极作用。
推动政策支持,拓宽资金来源。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作用,积极为辖区内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争取再贷款,支持“三农”经济发展,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今年以来,向平定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授信1亿元,向平定县昌都村镇银行授信1000万元,有效支持了涉农贷款项目的资金需求;推动平定县政府成立扶贫贷款风险补偿管理委员会,不断完善平定县金融扶贫小额贷款管理办法,协调县财政拿出上一年度可支配财力的1%作为扶贫小额贷款的风险补偿,并按基准利率5%给予贴息,为贫困户提供风险补偿,为金融机构开展扶贫小额贷款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完善工作机制
突出政策导向
阳泉银监分局通过召开专题会议、现场检查监督、制定落实监管政策等方式,督促金融机构制定自身扶贫开发任务计划,向监管部门上报扶贫信贷政策和扶贫产品,建立以季度上报扶贫开发贷款统计为主要内容的监测通报机制。同时,将建立考核机制,对金融机构金融扶贫服务情况进行专项考核。对考核结果为“优秀”的银行业机构,在网点设立、业务准入、高管人员绩效考核和监管评级等方面给予监管倾斜,对考核结果为“不达标”的机构,采取监管谈话、增加现场检查频次等差异化监管措施。
突出政策引导,阳泉银监分局制定了《阳泉市2016-2018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扶贫攻坚规划》,提出了县级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银行业金融机构全覆盖、乡镇一级银行业服务机构全覆盖、全市行政村镇银行自助机覆盖率达到90%以上的目标要求,着力提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扶贫小额信贷覆盖率。印发《阳泉银监分局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投入扶贫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保持农村和贫困户信贷投入总量持续增长、易地扶贫搬迁等扶贫项目信贷资金与项目计划和进度要求相匹配、实现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有效贷款需求全覆盖等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 争取贫困户贷款增速高于农户贷款平均增速,提高网点覆盖率。 会同市扶贫办研究制定了《阳泉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扶贫小额信贷授信指导意见》,从贷款对象和条件、评估标准和程序、贷款额度和期限、贷款贴息和保险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操作标准,进一步完善了扶贫小额信贷的信贷管理机制。组织全市金融机构开展支持扶贫专项活动,督促机构按照三个原则(对接资源、可持续、履行社会责任)把握两个关键(低成本、收益),落实“四单”(信贷资源单列、扶贫机构单列、扶贫金融产品研发单列、扶贫绩效考核单列)要求,努力实施精准扶贫。
把握工作重点,积极推动银行业支持扶贫工作落到实处。鼓励农业发展银行发挥政策性银行优势,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水利水电等项目中发挥主渠道作用,大力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引导中国农业银行履行国有银行社会责任,加大对贫困地区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生产的重点支持,重点增加对贫困人口的扶贫小额贷款发放;要求邮储银行发挥多方面优势,增强网点服务功能,推进服务精细化;监督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以多种形式提供简单便捷的服务,促进贫困地区实现基础金融服务。
扎实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工作,阳泉银监分局引导各银行机构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对接,积极提供期限5万元以内、三年内基准利率的信用贷款,支持贫困户生产创业、就业、搬迁安置。为提高建档立卡贫困户信贷可获得性,加强县以下机构建设,严格控制农村现有机构网点撤并,支持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合作机构服务网点下沉,支持农村设立村镇银行,引导金融服务向村级有效延伸。
重新定向并增加交付
争取扶贫精准
精准施策,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今年3月底,共发放支农支小贷款3200万元,常备借贷便利3亿元。对涉农贷款达标的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中国农业银行阳泉市盂县支行存款准备金率实施定向下调,下调幅度低于中国农业银行2个百分点。
精准滴灌,创新农村金融产品。灵活运用“金融+”,研发“精准扶贫”专属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推出“助保贷”、“信用税通”等金融扶贫产品。精准发力,高标准选择产业扶贫项目。积极支持省级光伏扶贫项目,促进脱贫增收,将2亿元信贷支持投入山西茂硕光伏发电有限公司精准导向,营造产业扶贫良好环境,制定出台《阳泉市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阳泉市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指导意见》,从政策层面为产业扶贫保驾护航。
去年,监管部门将扶贫小额信贷扩展到了从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农业合作机构的所有金融机构。阳泉银监分局结合辖内金融机构经营特点、网点设置、贫困村所在乡镇等因素,对我市辖区27个有贫困户的乡镇进行了一次性发放。共有10家金融机构参与了小额信贷村镇包干工作,确保了贫困人口全覆盖。截至今年4月底,各类金融机构累计向22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0871.39万元,其中今年发放182户894.7万元;向16个项目发放扶贫开发贷款3.3532亿元。
在市场准入方面,机构网点数量下沉,在全省所有地市率先实现村镇银行、城商行、农发行全覆盖。阳泉银监分局努力完善县以下地区银行业组织体系,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协调配合,加强县以下机构建设,鼓励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机构在县域设立网点。目前,我市是全省唯一实现农发行、城商行、村镇银行三类机构全覆盖的城市。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县域覆盖面和服务触角进一步延伸,地方法人银行作用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金融支持进一步显现,形成了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金融协同参与金融扶贫的良好局面。
金融服务中普惠金融得到大力发展,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水平显著提升。阳泉银监分局引导金融机构在农村广泛部署ATM、POS机、转账电话、自助终端等电子设备,方便有条件的贫困村民利用电脑、电话、手机等网络通信终端在线办理金融服务,大幅提高电子服务替代率,积极提高农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已覆盖所辖960个行政村,覆盖率10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49个百分点。督促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始终坚持立足县域、服务社区、支农扶小的发展战略,大力推进金融服务进村进社区工程,加大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网点科学布局力度,确保网点数量和布局满足“三农”特别是扶贫开发的基本金融需求。目前,在除县城以外的乡镇有154家银行机构为农村地区服务。同时,积极支持银行机构通过“手机银行”和“定时银行”服务偏远地区客户。蔚县农商银行购置了专用车辆,开办了汽车手机银行,平定联社定时在三个偏远农村网点开展业务,服务群众。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金融助力脱贫攻坚总结,以金融力量助力决胜脱贫攻坚":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4961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