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网讯(实习记者王)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协会(以下简称中贷协)会长9月21日在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上表示,2014年以来,小贷公司发展遇到三大挑战:一是近年来小微企业等小贷客户还款能力下降;二是民间金融的乱象挤占了传统小贷公司的市场;第三,小贷公司能力仍然不足。受此影响,全国相当一部分小贷公司处于停贷催收状态。
目前全国小额贷款公司8643家,平均员工只有12.5人,实收资本只有9600万元,贷款余额只有1.1亿元。但他们覆盖了中国绝大多数县(市)行政区域,充当着中国最底层的金融零售商,服务于“最后一公里”传统银行无法覆盖的弱势群体。
目前,虽然小贷公司行业仍处于高位震荡调整期,但从2017年6月末的四项基本指标来看,与去年底相比,小贷公司行业出现了“两减两增”的局面:小贷公司机构和从业人员数量略有减少,但实收资本和贷款余额有所增加。这种情况说明,小贷行业在互联网和新兴技术的支持下,经营出现了新的曙光。
“小额贷款公司生来就姓‘小’,切不可贪‘大’、‘快’。”向维果在一个国际论坛上说,“虽然近年来中国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小贷公司,但这些小贷公司不能墨守成规。他们必须用“创新”这个词来生存和发展。因此,创新小贷公司的业务模式势在必行。”
小贷机构创新模式不同。一些机构借鉴国际先进的小额贷款技术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模式。这些小贷公司借鉴了孟加拉乡村银行、德国IPC、新加坡淡马锡“信贷工厂”的先进小额贷款技术和经验,成功地将国际先进技术本土化。然而,一些组织使用高度数字化的技术来支持业务发展的创新模式。
向维果还总结指出了小额贷款公司立于不败之地的八条重要经验。除了小贷的崇高情怀和必胜的信念,还要牢记“小微”和“三农”的初心,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积极的市场定位和错位经营,风险防控,新技术,团队合作和企业文化的持续品牌建设等。,缺一不可。
向维果认为,要让中国的小贷行业健康发展,必须加大数字普惠金融的支持力度,这可以给传统的小贷公司插上翅膀。他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客户端的发展,数字技术在降低金融服务运营成本、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深化金融服务渗透率等方面显示出强大的功能,是解决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利武器。小贷公司这支“小米加步枪”的地面普惠金融队伍的市场细分空和历史使命,就是用武装的小额信贷技术,清扫和填补这些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等高射炮打不到的“死角”,解决中国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中的“最后一百米”甚至“最后一米”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小贷公司,地面普惠金融团队,任重道远!
中诚信协将通过建立地方培训基地、定期培训等方式,对中诚信协会员和非会员进行培训,数字普惠金融是重点内容之一。建立中国小额贷款公司行业普惠金融研究基地,借助国际国内普惠金融特别是数字普惠金融顶级机构和专家的力量,加强中国小额贷款公司行业普惠金融理论与实践研究,推动小额贷款公司行业更好、更快、持续、稳健发展,为中国最弱势群体脱贫致富和国家实体经济做出更大贡献。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向为国:小贷行业面临“三大挑战” 创新小贷公司商业模式势在必行":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5704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