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农村农民诚实守信事迹材料,内蒙古诚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农村农民诚实守信事迹材料,内蒙古诚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新华网呼和浩特2月5日电(李、、石)急需贷款的农牧民如何才能拿到这样一张诚信的“通行证”?内蒙古自治区的做法是以财政扶贫资金为杠杆,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增加贫困户的信任度。去年,全区有48.76万农牧民从中受益,获得小额信用贷款。

“农牧民脱贫最大的问题是生产资金不足。但由于没有抵押物和担保,很难从银行贷到款。”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办副主任韩建刚说。

因此,2013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启动了金融扶贫富民工程。自治区本级财政每年为57个贫困县投入扶贫资金4.75亿元。作为风险补偿,中国农业银行以1: 10的比例投放贷款。

“风险补偿有两个作用:贷前担保农牧民;因天灾人祸无法偿还贷款,为农牧民偿还本息。这让银行吃了一颗‘定心丸’。”韩建刚说。

但是,如何防范担保风险呢?四子王旗巴音嘎查党支部书记布赫·鲁超说,关键是实行联户保护,3到5个大户带贫困户、亲戚、两委成员,一户偿还不了,另一户可以。在嘎查每年扶贫贷款870万元,无拖欠。

全区普遍实行“3+2”、“2+1”免抵押免担保互助联保模式,即3个信用用户带2个贫困户,2个信用用户带1个贫困户,互相担保,互相监督,共担风险,共同致富。

政府通过风险补偿、政策性担保公司担保、引入商业保险公司等方式加大对贫困户的信贷投放,确保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获得3-5万元的小额信用贷款。同时,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专项扶贫资金,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5%的贴息。

各县开展了信用村、信用用户的评选创建工作,增强了农牧民的诚信意识和市场意识。建立健全了县村联动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对嘎查村、苏木乡、扶贫办、七贤支行四边把关,提高了贷款管理质量,有效防控了风险。建立预警机制,对不良贷款率连续三个月超过3%的县区必须停止贷款业务并组织清收。

这种政府主导、银行实施、市场运作的机制,让扶贫方式从“输血”变成了“造血”,用小钱吸引大钱。截至去年11月底,金融扶贫项目累计投入贷款244.62亿元,风险补偿13倍。据测算,使用贷款一年以上的农牧民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

农牧民诚信意识增强。农行内蒙古分行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末,该项目已收回贷款151.11亿元,实际风险补偿1521.02万元,贷款不良率仅为0.24%。这0.24%不是因为农牧民不诚信,而是因为特殊情况,比如:自然灾害,导致没有收成;人祸、车祸、大病等。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农村农民诚实守信事迹材料,内蒙古诚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5747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