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网讯据银监会4月21日消息,4月15日,银监会、国务院扶贫办召开全国银行业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推进会。银监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周慕冰强调,要着力放开和管好扶贫小额贷款,推动银行业在精准扶贫上下功夫,大力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金融服务水平。
近年来,银行业全面参与扶贫开发。截至去年底,CDB发放扶贫贷款余额9623亿元,其中当年投放2122亿元;同年,农发行批准易地搬迁项目贷款3200多亿元;农行在832个扶贫重点县贷款余额5907亿元;邮储银行当年在重点县累计发放小额贷款410亿元;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承担了一半以上的扶贫小额信贷,有力地支持了贫困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
周慕冰指出,银行业积极投入扶贫意义重大。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做得好不好,金融支持够不够,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关系到广大贫困人口整体生活质量的提高。各级监管部门和银行业机构要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从增进人民福祉、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深刻认识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金融服务扶贫开发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银行业金融服务是扶贫支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从总体上增加了扶贫投入,还进一步放大了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和有效性。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直接关系到经济新常态下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的落实。
周慕冰要求,银行业要切实推进以扶贫小额信贷为重点的精准扶贫。第一,需求精准。银行机构要及时与当地扶贫部门对接,掌握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等基本信息,做到情况清楚、对象准确。二是明确责任。监管部门要加强工作规划,建立包干责任制,全面落实责任,统筹推进辖内银行机构合作发放扶贫小额信贷。各乡镇要明确一个主责行,主责行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名单制管理。第三是放手。商业银行应制定专门的扶贫小额信贷管理办法,改革标准过高的信贷管理制度,或单独建立新的贫困户信贷制度。要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进行上门走访,进行信用评估,发放贷款证明。贫困户在信贷额度内独立使用扩大农民小额信贷的良好做法。基层网点要设立扶贫小额信贷绿色通道,努力实现贫困信用户凭贷款凭证直接贷款。第四是管理好。要结合实际,创新扶贫小额信贷管理模式,促进效率,控制风险。合理确定扶贫小额贷款不良贷款容忍度,对履行职责的分支机构和信贷人员作出尽职免责安排,解决基层机构和信贷人员“不敢贷”的问题。第五,可以恢复。鼓励银行机构与政府部门协商一致签订扶贫小额信贷合作协议,明确财政贴息、风险补偿等相关内容;支持地方财政建立坏账损失风险基金;指导推广扶贫小额贷款保险或产业项目农业保险;担保机构为扶贫小额贷款等提供担保。
周慕冰强调,监管部门和银行业机构要以Xi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充分发挥银行业扶贫和金融服务的合力作用。一是准确定位,落实责任。建立健全适合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金融服务体系和机制,形成商业、政策性、开发性、合作性等各类金融机构协调参与的工作格局。银行机构要为全行和本地区分支机构制定扶贫开发任务计划,便于检查和监督,并能进行自查。监管部门要加强指导,帮助银行机构明确任务分工,有序开展工作。二是精准发力,精准施策。要按照“四令”原则实施精准发力:单列信贷资源对接“五个一批”扶贫项目;鼓励CDB、农发行、农行等重点机构设立扶贫开发金融服务机构,鼓励其他商业银行建立专门工作机制;单独考核贫困地区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加快完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自主研发扶贫金融产品,满足贫困地区和群众的服务需求。三是推广普惠,以特价为主。引导贫困地区银行机构继续下沉服务重心,不断增强基层网点服务功能,提高综合服务水平。第四,资金结合,部门联动。加强与地方财政的协调,以财政扶贫资金、政府产业发展资金、财政贴息资金为支点撬动财政扶贫投入,及时跟进服务,着力拓展政银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提高扶贫效率。五是督促指导,加强考核。加强差异化监管,建立有针对性的扶贫开发金融服务监管措施。在脱贫攻坚期间,严格控制贫困地区现有机构网点的撤并。对在贫困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和服务网点的,实行更加宽松的准入政策,优先支持在贫困地区设立村镇银行等小微金融机构。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扶贫小额信贷助力脱贫,银行小额扶贫贷款案例":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6402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