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日报
平台镇养殖小区。信息图片
“我尝到了科学种田的甜头,现在更有动力了。”龙是云浮市郁南县平台镇的贫困户,如今靠养殖出了名。
龙的案例是平台镇精准扶贫成效的一个缩影。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正确引导下,平台镇党委、政府围绕“两忧三保一平”坚定奋战在第一线,扶贫工作有序开展,扶贫政策有效落实,扶贫措施有力。该镇始终坚持以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为思路,以壮大镇域经济为重点,持续开展“造血式”脱贫工作,突出“党建+”模式,以党建引领推动脱贫工作,实现标本兼治、“造血式”脱贫。
产业先行,为村民致富铺路。
Industry 空集权是很多贫困村的写照。你必须富有才能拥有一个产业。2016年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后,郁南县平台镇龙金燕一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驻村干部入驻后,主动上门了解情况,征求发展意愿,为她量身定制石闻肉鸡养殖项目。
在工作组和村“两委”干部的帮助和支持下,龙一家获得了省级专项扶贫资金5.5万元,政府贴息贷款5万元。加上一些自筹资金,养鸡场蒸蒸日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在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温公司的技术支持下,龙的肉鸡养殖事业闯出了一番名堂。2019年,养殖小区5、6号场仅9万只鸡,盈利18万元,净利润10万元。龙的家庭也在2019年达到了扶贫标准。
像龙·金燕这样致富的人还有很多。近年来,平台镇始终围绕“带着课堂学习,带着产业工作,带着资金创业,带着信心脱贫”的20字方针,推动全镇扶贫产业发展。2017年,通过“党建+扶贫产业+职业农民”的模式,与农业龙头企业温氏公司合作,投入各类帮扶资金400万元租赁林地200亩,开展温氏肉鸡养殖和种植经济作物香樟,在平台村培育种植养殖综合小区,实现了第一个年产1000万元的目标,在鸡舍屋顶设置装机容量1.72 MW的光伏电站,使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形成了当地“种养结合、农光互补”的扶贫产业示范基地,也带动了平台村及其周边防疫、运输、保洁等产业的发展,实现了镇上有产业、有就业的目标。
此外,平台镇为59户困难家庭申请了金融小额贷款,帮助发展自主产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实现增收脱贫。目前,该镇已建成投产平台村综合养殖小区、万东村综合养殖小区、古龙塘高效智能生态养殖小区、中村种苗场等4个高效养殖小区,年产值2亿元。
管好资产,扎根新气象。
平台镇创新发展了“党建+股份制+大数据平台”的扶贫资产管理模式。建立镇级扶贫资产管理站和村级选举产生的扶贫资产管理委员会,明确管理主体,加强扶贫资产管理的组织领导。
根据《平台镇扶贫资产管理办法(试行)》、《平台镇扶贫资产收益分配使用办法(试行)》等两个规范性文件,出台了扶贫资产登记、扶贫资产处置、扶贫资产监管、扶贫资产管理公开等四项相关制度,形成了“两个办法、四项制度”的制度体系。该镇将全镇104项扶贫资产分为“经营性扶贫资产”和“公益性扶贫资产”两大类,其中34项为经营性扶贫资产,由村扶贫资产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确保扶贫项目落地生根;公益性扶贫资产70项,由村扶贫资产管理委员会负责维护,确保资产效益的有效发挥。利用县“三农大数据”平台,纳入扶贫资产管理数据,确保扶贫资产管理数据化、智能化、标准化,实现动态可知、可控、可管。
今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传来好消息,郁南县平台镇人民政府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平台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平台镇将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点方针,以更大的决心和高昂的斗志,全力以赴开展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
南方日报记者雷显辉
通讯员叶金生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郁南县平台镇人民政府:扶志扶智扶产业 管好资产增效益":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6402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