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史
深秋,天气有些凉意,但在民勤县西曲镇首浩村二社吴智敏的日光温室里,却是暖意融融,生机勃勃。一排排黑木耳棒整齐排列,菌孔里黄豆大小的幼苗隐约可见。主人正忙着一个个检查长势。
“这是第一次种黑木耳,需要小心的地方很多。”吴智敏的家庭是精准扶贫的对象。借了5万元精准扶贫,建了日光温室,发展了木耳产业。吴智敏说:“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我们有信心脱贫致富。从目前黑木耳的生长情况来看,11月初可以采摘。按照签订的收购协议,一个大棚的收入可以达到2万元以上。当年脱贫不是问题!”。
如今,在民勤县,像吴智敏一样,有963名贫困农民通过“自我发展”贷款培育和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精准扶贫专项贷款项目”像阳光雨露一样滋润着贫困户的心田,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富民产业日益壮大。
为加快脱贫进程,实现脱贫总目标,民勤县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精准扶贫专项贷款惠民政策,对建档立卡贫困户5万元以下、3年以内给予小额贷款支持,免抵押、免担保,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贷款难问题,确保了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截至目前,共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4761笔,金额2.3805亿元,其中自主开发贷款963笔,金额4815万元,帮扶贷款3798笔,金额1.899亿元。
民勤县发放精准扶贫小额贷款坚持的第一原则是“贫困户意愿”。要根据每个贫困户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绝不搞“一刀切”。贫困户在获得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将精准扶贫贷款以股份形式委托给信誉度高、经营效益好的企业,贫困户享受分红;在分红资金使用方面,为防止贫困户短期奢侈消费,确保资金效益最大化,按照“全额支付、财货结合”的原则,一部分用于解决贫困户资金暂时不足的问题,一部分用于为贫困户购买基础母羊,通过品种改良、栏补、群扩等方式,帮助其发展设施畜牧业,培育增收产业,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
在带动帮扶企业的选择上,民勤县遵循相关部门推荐、乡镇选择、金融机构审核的程序。结合全县主要生产方式发展实际,选择产业发展前景好、带动致富能力强、内部制度健全、财务管理规范、资产负债率低、社会诚信度高、有能力帮助贫困户发展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带动和帮扶企业。通过层层筛选,确定兴宝实业有限公司、中天羊业有限公司、甘肃华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39家企业为带动帮扶企业,按政策要求一次性为贫困户分红,为其提供种植养殖信息和技术服务,并优先按市场价格收购贫困户农副产品,同等条件下优先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帮助其发展主产方式,增加收入,实现脱贫目标。
只有管好了,才能用好。民勤县强化工作措施,积极防范贷款风险。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作将纳入乡镇年度考核范围,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及相关部门将定期对乡镇精准扶贫小额信贷政策落实情况和贷款金融机构贷款发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乡镇、相关部门和贷款金融机构采取切实措施,严格认定贷款对象,严格界定贷款用途,督促贷款户将贷款用于发展富民增收产业。积极探索完善确权、评估、登记、交易、保险等配套措施的反担保机制,制定扶贫小额贷款担保合同,鼓励贷款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生产工具、宅基地使用权、农业设施等向乡村两级政府提供反担保;教育引导农户增强风险意识、信用意识和法律意识,将不良贷款户列入黑名单,切实降低贷款风险。建立财政风险补偿基金长效机制。按照贷款3%左右的标准,政府和贷款金融机构按7: 3的比例建立贫困户风险补偿基金;加快村级资金互助社建设步伐,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资金互助投入,确保38个贫困村资金互助规模不低于50万元,撬动金融机构贷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小额信贷扶贫,扶贫小额贷款工作推进会":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6403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