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赋能金华经济高质量发展。
——解读存贷款余额超万亿背后的密码。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全市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万亿元,充分显示了我市金融改革的显著成效。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全力克服疫情影响,经济基本实现“两个季红、半年三个季度”的目标,这也是金融赋能实体经济取得的重大成果。
在中国率先开展四项金融创新
“十三五”期间,我市持续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在全国率先推出四项金融创新业务,成效显著。
四大金融创新业务
1.市场采购贸易网点自助结算,将市场采购贸易网点自助结算由义乌扩大到金义新区,银行由试点初期的2家扩大到19家。2020年累计自助结汇281.98亿美元,同比增长104.80%。
2.开展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直接收结汇跨境电子商务试点。截至2020年12月底,交易28200笔,服务商户3676家。
3 .在全市大规模推广“好家风”信用贷款。截至2020年底,贷款余额达到143.56亿元,惠及12.47万户文明家庭。
4.培育地方市场化征信公司试点走在全国前列。稳步推进政务、金融、商务三大数据库建设,服务8000多家小微企业。
我市还积极承担了义乌金融专项改革、农村住房抵押贷款改革试点、个人贸易外汇管理试点、个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试点、金融标准创新建设等5项国家金融改革试点任务,均取得良好进展。
全面推出“三单”金融服务。
2020年,我市将以小微企业为重点,启动授权、授信、尽职免责“三张清单”金融服务机制建设。目前,全市银行业机构已完成“三张清单”的梳理和公示,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
积极推进银企对接。组织全市金融机构走访复产民营、小微企业7691家,解决企业融资需求452.92亿元。
召开全市供应链金融和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推进会,畅通政银企对接合作机制,支持和推动全市供应链创新发展,提升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
与相关部门深入合作,推行“订单+清单”金融服务模式,加强对有订单、有市场的外贸企业的金融支持。全年共向1185家外贸企业发放贷款385.99亿元。
使用足够的政策工具增强金融实力。
近年来,我市努力争取专项再贷款资金的落地。
落实市县两级“一把手”负责制,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工作机制。全市金融机构争取专项再贷款资金,将3000亿专项再贷款资金用于疫情防控,发放优惠贷款39亿元;
召开专项工作推进会,督促企业金融机构加强对接,争取5000亿元复工复产后再贴现贷款专项资金83.28亿元,带动企业金融机构发放优惠贷款153.49亿元;
争取再贷款、再贴现1万亿元,新增额度192.1亿元,带动法人金融机构发放优惠贷款374.49亿元。
我们将推广使用两种政策工具,即延期还本付息和信用贷款,它们与实体经济直接相关。截至去年底,全市法人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342.98亿元,惠及企业4.96万户,发放普惠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347.5亿元,惠及企业14.81万户。
实施差别化信贷支持政策。市内金融机构采取续贷、降息、减息等措施,减轻企业还本付息压力。截至2020年底,全市金融机构共为35178家企业办理延期还本付息592.8亿元,为3.44万家企业减免贷款利息3亿元,为1162家企业减免罚息4742.6万元。
实施金融政策,为企业排忧解难。
近年来,我市不断出台金融政策措施帮扶企业,使金融资源精准对接实体经济,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特别是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招工难、员工工资支出难、资金短缺成为我市众多小微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我市出台疫情防控和复产金融支持六项政策,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持企业脱困的通知》,制定“稳企赋能双月攻坚”十项措施,涉及工资贷、稳岗贷、两个月零利息、半年停息、1%财政贴息等含金量较高的措施。随着复工复产,金融机构也加快了贷款的审批和发放。他们一方面保证了疫情防控重点企业的融资需求,同时通过各种方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渡过难关。
来自市金融办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已为全市2157户小微企业和“三农”提供担保服务,余额41.6亿元,同比增长103.9%。
如何扩大金华内需空房间
“对于金华这个地级市来说,存款突破万亿元是相当了不起的。这说明居民手中资金充足,消费能力巨大,是拉动金华经济、促进消费的巨大引擎。”浙江师范大学信息化与数字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曹说,但如何“让金华的钱买金华的东西”,让金华超万亿的存款拉动金华的内需,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在政府大力倡导的以国内大周期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周期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下,中国经济的供给侧和需求侧都在发生明显的变化。曹认为,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让超万亿的存款促进金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让金华企业的产业链、供应链、贸易链顺利衔接,在延伸、补充、强化链条中产生强大的内生动力,让金华企业“成长”为强壮的年轻少年,形成良好的“社会链条”。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徐京刚认为,存贷款余额双双超过万亿元,充分说明金华企业融资环境有了很大改善,金融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从中观层面看,金华这一万多亿的贷款在全省乃至全国也是相当显著的,对金华整体经济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让更多的金融活水直接流向实体经济。
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惠及企业的经济金融政策。政府相关部门主动作为,高效配合,积极作为。各金融机构要努力工作,开通绿色通道,落实专人对接,对有需求的企业要拿出放贷的精神,还款要延期。各部门、各金融机构在复工复产、“六保”、“六保”工程和融资畅通中发挥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十五”开局之年,为使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让更多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流向实体经济,对民营经济、制造业企业、中小企业、中长期制造业的贷款持续发力,金融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从经济金融运行看,我市仍存在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企业经营效益下降、转型升级压力较大等诸多困难。特别是小微企业由于基数大、整体实力弱,缺乏有效的融资担保抵押物,也存在部分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的情况。这些都需要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采取更有针对性、更务实的措施,逐步加以解决,引导更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精准滴灌的力度和精准度,不断为加快构建发展新格局提供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持。
来源金华新闻客户端
作者|王群青李
编辑|余像
校对陈介祺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双突破是指什么,双突破双提升":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6579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