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法院丨打造全流程全要素审理模式 推动小额诉讼案件高效规范办理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法院丨打造全流程全要素审理模式 推动小额诉讼案件高效规范办理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法院构建全流程、全要素审判模式,推动188号小额诉讼司法改革案高效规范审理

江津区人民法院深入贯彻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把大力推进小程序适用作为实现复杂案件分流的重要抓手,坚持“简化程序不减权利”的原则,加大程序适用力度,实现了提高司法效率和保障诉讼权利的有机统一。2022年以来,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的案件3811件,占30.63%,平均审理时间25.67天,撤案率72.21%。一是细化分流规则,促进小额诉讼程序的准确适用,区分单纯金钱给付低于法定标的额的民事案件和可以约定小额诉讼的案件,通过准确高效的认定、引导合意适用和加强权利解释,促进小额诉讼程序的准确、广泛、规范适用。第一,“智能+人工”精准识别小额理赔案件。根据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标准,以城镇非私营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城镇私营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作为小额诉讼的计算基数,嵌入审判管理系统,系统智能识别案件。在此基础上,通过审查原告提供的起诉状、证据等诉讼材料,根据小额诉讼的构成要件,对不符合程序适用条件的案件进行反向排除,确保小额诉讼的准确认定和高效分流。二是“引导+宣传”,促进当事人协议的适用。对于符合小额诉讼协议适用条件的,调解员会在诉前调解阶段向双方当事人详细介绍“短、简、快、省”的程序优势,以增强适用协议的意愿。达成协议的,应当及时制作书面记录。自2022年以来,已经适用了54个小额索赔程序。特别是针对物业、金融等小额债务纠纷高发的重点行业,加强与相关行业协会和主管部门的合作,积极推动小额诉讼协议在物业服务合同、小额贷款合同纠纷解决条款中的适用。依托“车载便民法庭”案例,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满意度。第三,“解释+审查”依法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益。在审前准备阶段,加强法律解释,统一下发《小额诉讼程序告知书》,充分告知小额诉讼的适用范围、异议期限、异议方式,保障当事人对诉讼过程的知情权和对程序运行的异议权。制定《民事诉讼程序适用与转换工作指引》,细化小额诉讼程序异议审查标准。同时,按照“四类案件”监督管理规定,对涉群案件进行综合研判。第二,优化审判机制,促进小额债权高效处理。通过简化审判方式和裁判文书,建设专业队伍,借力科技应用,发挥小额诉讼程序高效便捷、低成本、一次性解决纠纷的制度优势,充分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司法需求。一是以“要素+演示”简化庭审模式。制定《关于简易民商事案件要素化审理的若干规定》,总结小额诉讼常见事实要素,在立案登记和庭前准备阶段完成固定案件基本要素、明确争议要素等事项,集中争议要素进行审理和判决。逐步完善示范诉讼程序的启动、范围界定和裁判效果,探索“示范诉讼+多元调解”、“示范诉讼+监督程序”、“示范诉讼+速裁”,初步实现小额诉讼纠纷解决效果通过示范诉讼的渐进式叠加。二是以“专业化+多元化”升级审判队伍。成立了7个专门的审判小组,法官、法官助理和书记员的比例为1:1:2,集中处理小额诉讼。团队法官均具有10年以上民商事审判经验。高标准建设“人民法院马劳工作室”和具有地方特色的调解室,吸纳优质社会纠纷解决力量,常态化开展小额诉讼预约和委托调解。依托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组织全区调解员轮流以案代训和后续培训,参与小额诉讼纠纷多元化解决。2022年以来,通过预约、委托调解等方式解决小额诉讼纠纷1335件。三是以“整合+协调”提高办案效率。将智慧法院建设最新成果应用于小额诉讼全流程。突破信息壁垒,实现法院与电信运营商数据库信息互通、当事人实名一键远程查询,依托人民法院送达平台规范高效完成电子送达,成功率达99.04%。建设6个快速审判专门法庭、1个云上共享法庭、2个互联网审判法庭和7个语音识别法庭,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实现网上审判模式和本地审判模式的协调和无缝对接,进一步减少当事人的诉讼时间,降低诉讼成本。三是强化监督管理,确保小额诉讼案件质量,准确把握小额诉讼与非小额诉讼程序的转换和衔接,着力细化审判监督管理流程,探索建立专门的绩效评估体系,实行精细化闭环管理,确保公正司法。首先是畅通程序转换的连接渠道。重点做好小额诉讼与非小额诉讼之间的程序转换,严格控制节点,制作统一的案件流转信息登记表,覆盖立案、分流、调解、速裁四大环节35个具体节点。每一步都详细标注了工作的起止时间,由经办人员签字确认,随卷移交。经过识别和审核,对于需要程序转换的情况,可以快速实现信息回溯,避免程序空 transfer。进一步细化程序退出机制,完善程序转换审批,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全程留痕。二是实行审判全过程监督管理。以“事前”为重点,严格执行审判监督管理“八项制度”,制定小团队法官审判权责清单,压实院长监督管理责任。强化“在审”,构建相似案件检索过滤机制,最大限度避免“同案不同判、相似案件不同判”;加强文件纠错系统应用,实行“双查”制度,避免“网上拿错文件”。严把“事后关”,定期开展案件质量评估,定期通报办案质量;将小额理赔执行情况纳入监督检查重点工作,实行全流程闭环管理。2022年以来,该院没有因一个小小的诉讼判决而启动再审案件。三是建立专门的绩效评价体系。将新修订民事诉讼法实施情况纳入年度审判绩效考核体系,将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作为独立考核指标,明确考核权重、计算公式、考核标准和计票规则。量化绩效评价,以办案质量、效率、效果为依据,科学评价小团队法官、助理法官的绩效。探索建立“项目+机制+人员+责任+节点+产品”案例输出体系,鼓励输出包括优秀裁判文书、优秀庭审、优秀司法建议、典型案例等在内的优秀成果。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价标准,客观真实地反映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效果,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来源:人民法院报

编辑:张孟丽娜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法院丨打造全流程全要素审理模式 推动小额诉讼案件高效规范办理":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6922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