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多项融资举措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措施

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多项融资举措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措施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来源:人民日报-人民日报

图①:江苏银行工作人员向苏州市吴江区一家中小型科技企业介绍“速易贷”产品。倪摄②:浙江温州市玉环永兴村镇银行客户经理到企业调研生产经营情况。李图片来源:中国证监会等。

JD.COM“亚洲第一”智能产业园,位于重庆,是JD.COM仓储式REIT的申报资产之一。金瑞摄

截至6月末,私营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加9016亿元,增长13.1%。沪深两市民营上市公司占比超过60%,科技创新板和创业板占比超过80%...近年来,更多的金融活水流向了民营经济,为其发展壮大增添了动力。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其中提出了一系列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体系的具体措施,从信贷融资、债券市场融资到上市融资、再融资。如何落实这些融资政策措施,吸引更多金融活水为民营企业“解渴”?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和企业。

合力推动金融机构“敢贷、肯贷、能贷、能贷”

“你的手续已经办好了,钱下午就到。”在浙江台州尤溪阀门有限公司,玉环永兴村镇银行的工作人员用移动设备扫描“金融服务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企业负责人林天佑。

生产车间里,机床有条不紊地运转着,一排排崭新的阀门整齐地摆放在一旁,工人们正在组装成品。第三季度,一方面销售回暖,企业订单大幅增加,需要大量采购原材料;另一方面,企业在新建车间、购置设备等方面投入较大,流动资金紧张。眼看交货日期越来越近,如果不及时供应原材料,将面临违约赔偿和客户流失的风险。林天佑为此担心了很多天。

直到玉环永兴村镇银行送来“及时雨”,资金谈妥,林天佑才由担心转喜:“上午申请,下午放款,小小的‘金融服务码’帮了大忙!”

让林天佑便捷申请贷款的“金融服务码”,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台州监管分局依托浙江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即全国信用易贷平台浙江站)进一步衍生的新应用,汇集了个人婚姻登记信息、失信执行信息、企业基础信息等102个接口,

扫一扫“金融服务码”,数据就会从四面八方“冲”过来,快速为金融机构“画”出客户的数字画像。从“扫码”到完成审批只需2小时,缩短贷款流程50%以上,实现了办理业务“不用一次跑”。目前,台州试点银行机构已通过“金融服务码”为1.34万户客户授信23.16亿元。

浙江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末,浙江省民营企业贷款余额9.1万亿元,比年初增加8051亿元,同比增长15.81%。私营企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43.49%。加强数据信息共享是地方金融服务民营经济提质增效的主要手段之一。

“信息不对称是民营企业融资的主要障碍之一,银企信息充分共享是金融服务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的前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认为,意见提出“完善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信用评级和评价体系,加强涉企信用信息采集, 推广“信易贷”服务模式,是深化信息共享、加快推进企业相关信息从线下到线上、从分散到集中的有力举措,不仅可以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也有利于增进银企之间的信任。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信易贷”在浙江的应用已初见成效,建成了“省-市-县”三级银企对接服务体系,9600余家银行网点纳入服务网络,直接支持授信超2万亿元、企业22.7万户,其中个体工商户3.7万户,制造业、批发和零售客户占比近80%,17.2%客户从未。

《意见》还提出,完善银行、保险、担保、券商等各方参与的市场化融资风险分担机制。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认为,长期以来,一些民营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缺乏抵押物,一些金融机构不愿意支持民营企业融资。通过信用增级和风险分担机制可以分散单个金融机构的风险,有助于增强金融机构支持民营企业的积极性。“在实践中,我国在融资担保的基础上,形成了政府、担保公司、银行、保险公司等主体的风险分担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曾刚说。

银行与银行保险双向合作,“政府与银行保险”四向合作...多种合作模式形成支持民营经济融资的强大合力。“服务民营经济,我们有‘三个一’:政策一视同仁、信息一网共享、风险一体共担。”据江苏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江苏银行不断加强与保险、担保、券商等机构的合作。“我们与江苏再担保集团共同建立了国家、省、市三级风险共担机制。目前总授信分成金额已超过250亿元。”

《意见》出台后,各金融机构根据要求制定了落实政策的具体方案。中国建设银行发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行动计划》,聚焦信贷融资数量、加大债券融资支持力度、改进和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民营企业“敢贷、愿贷、能贷”长效机制等九大重点领域。中国光大银行制定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服务方案,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要素资源保障”、“精准匹配需求、持续优化分层服务机制”等七个方面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体系。

改革创新,进一步畅通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渠道。

在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新区江波龙工业园的无尘车间里,工人们聚精会神地在电脑屏幕前操作,机械手隔着防护玻璃在电路板上灵活移动。经过测试和封装程序后,存储卡和固态硬盘等产品有条不紊地下线。

2022年8月,深圳江博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去年,公司通过在创业板上市融资约15亿元,重点用于存储产业园、企业级和行业级存储器研发项目的建设。”公司董事长蔡表示,通过上市融资和再融资,公司的R&D能力上了一个台阶,形成了完善的存储产品R&D体系。

资本市场一直是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特别是近年来,资本市场抓住注册制改革机遇,大幅优化发行上市条件,进一步畅通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渠道。比如允许“不盈利企业、特殊股权结构企业、红筹企业”上市,大量符合条件的“硬科技”和“三创四新”民营企业上市融资。据证监会统计,2019年以来,民营企业IPO共1254家,融资总额1.22万亿元,分别占IPO数量和融资规模的81%和60%。

同时,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完善,为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模的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提供了更广阔的空空间。例如,截至6月底,有204家上市公司,包括180家私营企业,位于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服务的北交所。私募股权基金继续发挥促进私营中小企业创新和创业的作用。截至2022年底,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基金投资了84,700个中小企业项目,本金2.59万亿元。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认为,落实《意见》中“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不同板块之间的互补性和协调性,打造各板块差异化业务,进一步完善由科技创新板、创业板、京交所、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私募股权市场组成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曾刚认为,要加强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对民营企业融资的支持,包括发挥投行在并购重组、定向增发、资产证券化、员工持股、股权激励等方面的作用,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协助民营企业优化股东治理结构,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业内部专业化治理。

为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证监会表示,将抓好资本市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任务的落实,推进注册制改革,研究优化并购重组“小而快”审核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境外上市,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提供更多源头活水。

扩大范围、提高质量,支持更多民营企业在债券市场融资。

重庆郊外,群山环绕,由空中间走廊相连的两座白色仓库引人注目。走进两个仓库所在的JD.COM“亚洲一号”智能产业园,火热的运营场景映入眼帘。

高峰时段,平均每5秒钟就有一辆卡车进出,穿梭在货物储存和转运的两个仓库之间。仓库里,机械臂和履带“默契”配合,24小时不间断完成货物入库、存储、包装、分拣全过程,每天可处理40多万单。货物从这个园区发出后,被送到重庆112个快递站。

这个园区不仅为消费者创造了物流便利,还借助金融工具增加了许多新的“股东”,让更多的普通投资者享受到园区的发展红利。今年2月8日,作为国内首只民营企业仓储物流REIT(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以重庆、武汉、湖北、河北廊坊物流园区为标的资产的JD.COM仓储REIT在上交所成功上市,募集资金17.57亿元,投资者认购踊跃,其中网下投资者通过询价获得超过126.04倍的认购。

JD.COM仓储式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上市,使企业能够“腾出”园区基础设施占用的资金,投资更多其他项目。“基础设施REITs进一步拓展了我们的融资渠道,有利于盘活现有仓储物流资产,形成投资的良性循环。”JD.COM生产发展有限公司CEO曹东表示,仓储物流行业投资回报周期长,占用成本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行业的发展。这种融资工具不仅可以为企业吸引资金,还可以通过吸引专业市场机构参与项目运营管理,加速仓储物流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基础设施REITs作为资本市场的创新投融资工具,帮助民营企业有效盘活存量资产,拓宽融资渠道。同时,债券市场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民营企业融资的重要场所。今年以来,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渠道不断拓宽,越来越多的优质民营企业通过公司债、资产支持证券(ABS)等产品实现融资。不仅吉利集团等龙头企业实现了债券融资,越来越多的民营中小企业也得到了债券产品的支持。

据上交所统计,今年前7个月,上交所推动民营企业申报企业债券1544亿元,同比增长151%;核心企业供应链、小额贷款等ABS产品共支持民营企业发行1364亿元。深交所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深交所发行了近3500亿元具有增信措施的民营企业债券,发行了超过7300亿元的核心企业供应链ABS。

与此同时,交易所市场继续推动产品创新。围绕民营企业融资需求,持续推动民营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知识产权证券化等创新产品,不断提高服务民营经济的效率。

随着民营企业债券融资的稳步发展,由于部分民营企业信用等级相对较低,仍存在发债难、发行成本高等问题。“《意见》提出‘推进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扩大覆盖、增强增信’等政策,就是为了进一步解决这一痛点。”曾刚说。

为加大对民营企业债券融资的增信支持力度,证监会不断完善体制机制,通过组织开展信用保护工具试点、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民营企业债券中央地方合作增信模式等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截至今年6月底,交易所市场已创设99个民营企业债券信用保护工具,支持61家民营企业实现债券融资675亿元;共推出42只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增信支持33只民营企业债券融资332亿元。

专家认为,要进一步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民营中小企业在债券市场融资,必须在制度设计、信用体系建设等多方面继续发力。曾刚认为,在支持信用保护合同业务发展的同时,还应加强相应的监管体系建设,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监督管理。此外,要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向债券受托管理人和监管银行适当开放企业注册信息和财务指标的访问权限,增加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在融资环境不断优化的同时,广大民营企业也要加强自身建设。”曾刚认为,个别民营企业的债券违约会降低投资者的预期,增加债券发行的难度和成本。因此,民营企业应更加注重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制度建设,针对可能出现的过度借贷、过度投资等问题,建立事前预警、事中监管、事后跟踪的治理机制。

《人民日报》(2023年9月4日第18版)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多项融资举措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措施":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6927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