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诚信哥成了“失信人”?原来是他身份证被人拿去贷了款对方却至今未还钱

诚信哥成了“失信人”?原来是他身份证被人拿去贷了款对方却至今未还钱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来源:大河报。com

目前,祁县法院已将姚列为不诚信自然人。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田

开封农民姚在郑州住院时,省医护士长想到他家的贫困,提前垫付了1000元医药费,帮助他度过了难关。为了感谢护士长的帮助,姚现在想办法在春节前把自己的农产品卖掉,专程跑了100公里到郑州把钱还回来。

2018年2月初,发生在这个河南农民身上的故事,经大河报独家报道后,感动了全国。当时大河报以“河南农民跑100公里“省钱”为题连续报道了此事。他说:人穷,志不短”。

如今,被网友称为河南“老实哥”的姚已被列入“失信自然人”名单,他仅有的两张卡(低保卡和社保卡)也被当地法院冻结,原因是其名下有未清偿债务。记者调查发现,原来是为了帮助急需用钱的哥哥,把自己的身份证借给他贷款,结果至今未还。

[事件]河南“诚信哥”被列入“失信自然人”名单。

12月23日,姚向大河报、大河客户端反映,快过年了。前几天,他发现自己仅有的两张卡(社保卡和低保卡)被当地法院冻结,卡上共有17000元。2019年7月1日,他本人被开封淇县法院列为“失信自然人”,成为“失信被执行人”。

他回忆说,很久以前,他家一个兄弟急需用钱,说要拿身份证去贷款。出于好心,他把身份证借给了别人。这个家哥给邻村的一个老乡转了三万块钱的贷款,但是那个老乡一直没有还钱。

“快十年了,我还没还。是蓟县农行的贷款。”姚对说道。发现这一情况后,姚现在催促其弟还钱。

[叹气]我以后会保护好个人身份信息的。

12月23日,姚对记者表示,对自己被列入“失信自然人”名单感到羞愧,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善良会给他带来不还债的恶名。

他表示,通过这件事,以后会更加注意,身份证、个人信息等个人证件绝对不能随便借给别人。

【法院】履行还款义务,失信信息将被撤销。

12月24日上午,淇县人民法院发来《关于当事人姚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一案的情况说明》。

说明中显示的具体情况是,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淇县支行申请执行姚借款合同纠纷一案,淇县人民法院于2019年1月12日立案执行,涉案金额30275元。

立案后,祁县人民法院向姚发出了执行通知书和财产报告令。根据执行法官对法律的解释,被执行人姚具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第一款规定的“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情形。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第一项的规定,决定如下:将姚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2019年7月1日,杞县人民法院将姚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如果被执行人已经履行了法定义务,医院会及时取消失信信息,屏蔽限高信息。

对此,淇县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已通过多种方式询问法院审判法官、案件执行法官等相关人员。当时的情况是以姚的名义贷款三万多元,他担保的贷款三万多元。中国农业银行祁县支行提起诉讼时,姚本人并不在场,但判决书却发给了他。他签了,也知道,但他从来不履行法律义务。至于当时是否以他的名义贷款,他不了解情况,一切以判决为准。

【调查】当事人是否真的拒不履行法定义务?

12月24日,河南省杞县人民法院提供的姚、李、刘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判决书(河南省杞县人民法院2018年9月17日民事判决书)中,原审被告李某于2010年2月10日向原告借款3万元,到期日为2013年2月9日,由被告姚、李支付该款项。该笔借款到期后,原告多次催促,该笔借款本金3万元及相应利息至今未支付。

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人李某向七贤支行借款3万元,借款交易类型为自助循环贷款。被告姚、、刘为该借款的保证人。

本案中,被告经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未到庭参加诉讼,法院依法缺席审判,现已审理终结。

昨日,姚称,12月22日晚,他被告知,已经联系了用钱的老乡,可能会在三四天内还钱。尤其是被大河客户端举报后,借款人回复说正在想办法凑钱还。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诚信哥成了“失信人”?原来是他身份证被人拿去贷了款对方却至今未还钱":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7238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