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官网,央行,诞生了一个新的金融工具——碳减排支持工具。
有人评论,这是新能源又一次万亿级、定向放水。
本周二(11月9日)一大早,身边很多朋友都来问,是不是又要放水了?新能源又涨了吗?
这一碳减排支持工具的出台,再次奠定了中国经济增长换锚的趋势,需要逐步将房地产拉动的信贷增长转化为新的能量,成为新的信贷增长点。
但是,指望这个碳减排支持工具,启动定向万亿放水支持并不现实。
鉴于对这件事的误解太多,今天就来说三个问题,与你未来的投资决策息息相关。
1.这个碳减排的金融工具是什么?
2.央行为何在此时推出这一工具?
3.对我们的投资有什么影响?下一步我们应该做什么?
碳减排金融工具,新能源企业的福音
关于央行最新发布的碳减排工具,官方说法的阅读门槛很高。我用人类的话整理几个重点,方便有智慧的朋友理解。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这个碳减排支持工具确实准确直接,只针对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三大方向。
说这三个字,你可能还有点疑惑。如果我换两个词,你会很熟悉——碳中和、新能源。
央行还列出了三个总体向下的具体子领域,如下图所示。目前试点行业都是小而精。
第二,碳减排支持工具本质上是对这些行业的低息贷款。
如果你的企业属于以上三类,可以向当地银行申请碳减排贷款。根据央行规定,目前一年期贷款利率为3.85%,五年期贷款利率为4.65%。
对于企业来说,贷款利率非常划算。因为截至今年二季度,企业从金融机构拿到的贷款利率平均为4.58%,企业贷款不小,还能省下不少利息。
为了鼓励这些银行向企业贷款,央行给予了更优惠的利率政策。比如,某银行向符合条件的低碳企业主共贷款10亿元,可以向央行申请6亿元的资金支持,一年后按1.75%的利息偿还给央行。期满后,可以申请两次延期。
目前这一政策仍在部分银行试点。比如政策性银行、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也就是我们老百姓常说的“大银行”。
从目前的政策来看,央行这一次的动作与10月份发布的《房地产税试点通知》类似。都是先试点,机制成熟后再大规模铺开。
碳减排工具会创造下一个“万亿放水”吗?
此时此刻,央行给低碳企业开了绿灯,让他们可以以更低的利率获得贷款。这是各种新能源基建政策之后,现场精准资金支持。
但实际上,从2015年开始,这些企业都是通过债券融资的,只是今年以来,支持的力度和速度明显加快,推出了更加多元化的支持工具。
比如今年10月,工行还和能源局合作,批准了3万亿的额度支持新能源相关企业。
此前,易纲在杭州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也明确提到:
“各方面对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的资金需求有很多估算,规模有几百亿人民币”。
到2021年第三季度,主要金融机构绿色贷款余额14.8万亿,较去年同期增长27.9%。
这里所说的“绿色贷款”可以理解为专门发放给碳中和清洁能源相关领域的贷款。
所以从易纲行长估算的规模来看,未来碳中和产业可以拉动的信贷规模可能是几百亿。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提到中国经济正在从房地产周期向绿色电力周期转变。
之所以这样判断,是因为这两个行业得到的政策待遇完全不同,更重要的是信贷支持。
从历史上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看,谁能创造信用,扩大信用规模,谁就能支撑经济增长。
90年代以来,是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和制造业的出口带来的融资需求。
最近十年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房地产、三四线棚改、大型基建带来的融资需求。
未来十年,将重点关注碳中和、碳减排、新能源带来的融资需求。
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行业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但是,过去的每一次产业变革都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经济增长锚定的时候肯定会经历一段痛苦和混乱的时期。
这是一条艰难而正确的道路。
碳中和投资可以参与下一步吗?
其实每次类似这样的政策出台,作为关心股市和基金的朋友,第一反应就是,有没有投资机会?
无论是前段时间的元宇宙,还是今年大火的新能源和碳中和轨道。
目前,作为一个尚未形成的概念,元宇宙是很多企业的热门话题,在海外产业链尚未形成,国内市场多为短期炒作。
与碳中和相关的政策有很多,但并不是每一个利好政策都能立即反馈到股市。
比如今天虽然有政策,新能源早盘大涨,但是很快就回落了,因为对于市场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完全出乎意料的政策。如果只是看新闻追高,很容易把短期政策误认为长期利好,追高就埋了。
对于碳中和、新能源行业,我们依然维持前期反复提到的观点:
这是一个长期确定性的轨道,但一定是向上波动的。入场时机和你的持有时间很重要。
目前我们建议你多关注两个指标的动态变化:一个是行业估值,一个是行业的业绩增速。
估值代表资本市场。对于这个行业,这个公司的价格评估,如果你觉得这个企业未来的成长潜力很好,意味着那么多钱,那么你现在愿意出高价,因为它值得这个价格。
但如果短时间内太多的钱冲进来,推高了价格,而企业的增长速度没有跟上,这个时候估值就会越来越高,越来越贵,未来股价很可能会下跌,这是投资者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
目前的新能源和碳中和行业就是这种情况。
长期持有,能容忍高波动,比如持有期间最高提现-30%甚至-40%,那你就不用特别在意贵不贵了。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个要求显然太高,太高了。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已经成为像巴菲特、芒格和章雷这样的投资大亨。
更适合普通人的投资方式是逢低买入,控制仓位,这样拿的时间更长,等待行业真正爆发的时期。
投机追求一夜暴富,但投资更注重长期、稳定、可持续的盈利。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新能源政策利好,新能源定投":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8549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