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2016金融中国峰会现场(资料图)。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29日讯(记者牛立涛)9月28日下午,以“构建金融新生态”为主题的2016金融中国峰会在北京举行。
本次峰会由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主办,中国金融协会、中国小额信贷协会普惠金融分会、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支持。
近年来,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推动下,互联网金融呈现井喷式发展态势。仅2015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客户数量已经与传统银行持平,突破了金融改革的临界点。
中国新闻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中国新闻周刊》社长兼总编辑夏春平致辞(资料图)
中国新闻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中国新闻周刊》社长兼总编辑夏春平在致辞中表示,从字正腔圆的主播到人人喊打的话筒,从看报纸到在手机上大笔一挥,新生态下,传媒行业正在经历从“高冷”到“接地气”的转变,金融行业也是如此。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旭川,中国政法大学互联网金融法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李爱军,OK Coin &;OKLink创始人兼CEO徐明星、独立经济学家马光远出席峰会并发表主题演讲。
吴旭川在演讲中就金融科技如何推动传统模式创新,金融科技如何服务生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们评价金融创新的重要甚至唯一指标是服务实体经济和改善民生。你的财务报表有多漂亮,员工人数有多高,规模有多大,这些都是次要的。”
李爱军解读了近日发布的《个人对个人借贷中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她表示,《办法》以负面清单的形式划定业务边界,明确提出不得吸收公众存款,不得集合资金设立资金池,不得向出借人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
马光远在演讲中强调了对互联网金融的有效监管。他认为金融创新要有一定的边界,互联网金融要回归金融本质。“我们必须遵守金融法律和金融监管的一般原则和惯例。我们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也有很多风险,需要反思。”
徐明星在演讲中提到了当前的金融流行语“区块链”。他认为这是一种“把自己的书放到大众面前”的技术。当别人不信任你的平台时,你需要这样一个公众账本,进行高效低成本的清算。徐明星还预测,未来20年,纳斯达克和纽约证券交易所等信用优秀的公司也将使用区块链技术来降低成本。
圆桌对话(资料图)
在随后的圆桌对话中,中国小额贷款协会秘书长白承宇、北极光创投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邓峰、巨氧超贷商业模式总设计师吴启贵、宜信普惠高级副总裁田颖、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网络金融总监林兵、小牛金融服务首席风险官严志鹏、诺远控股风险管理中心风控总监庞鹏、蚂蚁金服研究院副院长李振华等嘉宾就“金融跨界与融合”、“金融创新与未来”等话题进行了互动和探讨。
谈及金融的跨界和融合,李振华认为,在科技创新时代,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极大地改变了金融基础设施。当前的技术革命催生了开放、协作、整合和联合创新的商业模式。然而,“开放和共享数据是非常困难的”。
严志鹏在对话中也表示,“金融的新生态其实就是我们的未来。这个未来的基础既来自传统金融机构,也来自新兴的互联网金融。目标是服务实体经济,为国家和人民创造价值。”
田颖认为,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之间也存在竞争,但这是一种健康的竞争,“因为我们都希望提升客户体验,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产品。这种良性竞争一定会让这种业态成为最好的。”
“金融不是强需求,客户的需求越来越小。现在客户会孤立银行,所以我们会主动联系客户,联手第三方,构建更多的消费场景。”林兵在谈到传统金融机构对新生态的适应时说。
作为新金融生态下的新兴企业,巨氧Supertreasure走的是新生态下的智能共享、大数据共享之路。吴启贵说:“我们现在正在使用三大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以及包括区块链在内的一些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庞鹏认为,大数据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风险管理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他说,在新的金融生态中,借贷行为不是穷人的专利。我们这些普通人,不需要动用大量的流动资金和其他投资,就可以通过消费升级实现自己想要的生活。
“一场宏大的技术革命往往能带来商业模式的创新。有些领域,刚开始是有很多机会的,但是一定要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它未来的发展空”作为投资人,邓峰非常看好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中国金融峰会2019,2019金融高峰论坛":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8553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