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昔日“睡城”正逐步摆脱房地产依赖症

昔日“睡城”正逐步摆脱房地产依赖症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与北京通州一河之隔的河北三河,曾以“睡城”闻名于世:这里高楼林立,数十万“北漂”在此买房定居,房地产业一度极为繁荣。高峰时,三河市房地产投资约占47%,税收近60%。

受规划限制,包括三河在内的廊坊北三县一度建设用地紧缺,工业项目难以落地。昔日“睡城”,如何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摆脱“房地产依赖”,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土地严重短缺

“睡城”转型迫在眉睫。

漫步在三河市燕郊的燕顺路,就像进入了一片“水泥森林”:道路两旁,林立着二三十层的高层建筑,一些大型小区的居民多达四五万人。燕郊作为近百万人口的聚集地,大部分居民都是外来人口,很多人每天都是同样的钟摆,在北京工作,睡在燕郊。

燕郊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房地产上长期“一业独大”,成为北京周边楼市的风向标。房地产的畸形繁荣,让三河的经济实力连续多年位居河北前列,但也带来了隐忧:实体经济空发展受限,产业结构失衡。

为了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规划建设,廊坊北三县(三河市、大厂、香河)在2016年实施规划管控,随后实施严格的楼市调控政策,让“依附边缘”、“建睡城”的老路走不通了。以三和为例。2016年至2018年,三和没有供应城市住宅用地。楼市年成交量从5.1万多套下降到不足1万套,经济发展也因楼市“冰冻”而承压。

2020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县协同发展规划》,为区域协同发展明确了方向。根据相关要求,北三县开发强度不得超过30%。但目前部分地区开发强度已达33%,因此“减量开发”势在必行。

近年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北京的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逐渐向北三县延伸。2019年、2020年,北京与廊坊北三县签署合作项目80余个,意向投资超500亿元,涵盖高新技术产业、教育、医疗、养老、文化创意、装备制造等领域。今年5月,三和在北京通州召开项目推介会,签约项目总投资1335亿元。

记者调查发现,北京部分产业疏解项目曾面临北三县部分地区“落地难”的问题。一方面,北方三县土地资源紧缺,北京一些放不下、离不开、走不远的产业疏解项目缺承接空;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濒危”工业企业的厂房和土地闲置或低效。

面对困难,在北部三个县开展了“腾笼换鸟”活动。三河市委书记刘连杰表示,当地下大力气打破房地产依赖,鼓励和引导企业盘活闲置厂房和土地,大力发展科技园和工业园区,引进优质产业项目,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

借助京津冀国家战略

闲置的工厂变成了科技园

在兴源高科创元华尔河北仪器科技有限公司,应用于智慧农业的仪器仪表下线,销往全国。“这里的配套服务好,企业可以很快投产并取得成效,抓住市场机遇。”该公司负责人包说。

走进科技园,记者看到园区内设有各种服务企业的“共享”设施,既有会议室、数码工作室、咖啡厅等会议展览设施,也有人才公寓、商务酒店、超市、理发店、洗衣店、健身房、员工餐厅等生活设施。

“让老板省心,让企业省钱,让员工方便。企业需要什么服务,园区基本都能提供。”兴源高科技园区负责人刘永成说,园区除了提供办公室和生产用房,还可以提供财税、法律咨询、创业辅导、投融资、京牌商务租车等服务。

目前,星源高科已入驻8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大部分来自北京。二期扩建工程是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今年将陆续投入使用。但很少有人能想到,这个有着“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众创空室”等名号的科技园,是由下马的高耗能项目“腾笼换鸟”改造而来的。

兴源高科是三河市科技园发展的一个缩影。通过闲置厂房再利用等模式,三河已建成19个科技园区,入驻企业780余家,其中绝大部分是京资企业,平均每亩投资400万元,年均税收50万元。去年,入园企业利税18.2亿元,占全市税收的27.2%。

“工业项目的建设周期一般需要三年。企业入驻科技园,可以省去征地、规划、建设等环节,几个月后即可投入运营,满足了‘时间就是效益’的强烈需求。”刘连杰说。

有一个工业创业的平台

转型升级添加引擎

科技园的建设为三河市承接产业项目拓展了新的空室。27个地方科技园全部建成后,总建筑面积428万平方米,预计可容纳2800多家企业。原有的“一房独大”的产业格局正逐渐被打破,实体经济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为实现产业集聚,一批科技园由“招项目”升级为“招产业”,实现专业化运营。三河市雁峰汽车产业园聚集了9家汽车企业。其中莱尼线束有限公司入驻一年后投产,去年产值30亿元。河北丁盛投资集团盘活了一个烂尾项目中的370多亩闲置土地,正在打造3D打印产业集群。

依托科技创新园,大量新项目涌入,原有的“濒危”企业也转型为工业园区经营者,实现了“涅槃重生”:兴业智谷科技创新园由关停水泥企业转型而来,现已引进科技型企业11家,去年纳税3200多万元;产业园运营方中南高科盘活闲置土地近百亩,平均每亩投入650万元;裕泰纺织、宏达轧钢等“濒危”工业企业向商业服务业转型;大云公司租赁香河县多维钢结构公司闲置厂房建设快递物流基地;大厂县一家铸造厂转型为县特产电商基地,一家大豆油加工厂被奥林汽车产业园取代,项目投资约10亿元...

为促进科技园区发展,近年来三河市制定了近30项惠企政策,向企业发放技术改造、研发补贴、科技创新奖励扶持资金3.4亿元;拓宽园区和企业融资渠道,近三年各类科技园区和企业获得贷款650多亿元;推动企业争创“专精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目前,三河市科技园已入驻创新平台和科研机构57家,专利技术1742项,占全市70%,成为当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少建房子,多建工厂,北京边缘的“睡城”正逐渐摆脱房地产依赖。“十三五”期间,三河市房地产投资占比从46.5%下降到20.4%,税收占比从57.4%下降到30.4%;工业税收占比从16.7%上升到26.9%;服务业(不含房地产)投资占比从27.7%上升到50.9%,税收占比从14.7%上升到31.9%。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昔日“睡城”正逐步摆脱房地产依赖症":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8897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