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汇点新闻客户端】
塔吊林立,机器轰鸣,重大建设项目轰轰烈烈推进;商圈繁忙,“夜间经济”持续升温,多场景持续激发消费活力;“钢铁骆驼队”疾驰,重型机械排队通关,对外开放格局不断优化...上半年,徐州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2.5和1.4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徐州全力以赴打好经济保增长稳增长攻坚战,推动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协调发力跑出经济发展加速度。
2023年1月6日,海内外“双百鹤”启动仪式举行。
抓项目,投资带动实力强。
8月初,记者在徐州基德广场西塔施工现场看到,大楼主体结构已经封顶,工人们正忙着安装玻璃幕墙,幕墙施工已完成一半。“上半年,基德广场完成投资3.55亿元,累计投资37.97亿元。目前施工进度正在及时推进。”云龙区鹏程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重大项目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今年,徐州共有25个项目列入省重大项目名单,其中年度实施省重大项目20个,年度计划投资338亿元;全市将重点实施217个重大工业项目,预计年度投资1300.2亿元。上半年,全市实施省重大项目20年投资180亿元,实施市重大产业项目200年投资616亿元,均快于去年同期。
在新沂,新凤鸣纺织、韩国晓星碳纤维、中青光伏、科隆新能源等一批体量大、姿态优的重大项目相继开工投产;
在邳州,荣盛环保、根源新材等50亿元以上项目成功签约,新马河、宝泰重工等27个3亿元以上项目成功落户;
在遂宁,永然纺织、洪峰芯片、摩派半导体等7个项目建成投产,泰一太阳能、普路通涡流纺、飞越彩虹高端纺织面料等项目有序建设...
徐州充分发挥投资在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中的关键作用,凝聚力量打造“343”创新型产业集群。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4%,其中民间投资增长8.2%。全市工业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9.5%和9.1%,服务业投资增长3.7%。从新兴领域投资看,全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1.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45.9%,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9.9%。
在投资扩张的同时,徐州更加注重提质增效,用产业层次高、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项目带动相关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
6月13日,总投资52亿元的江苏穿越光电科技项目落地遂宁经济开发区。据了解,穿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为数不多的能够规模化生产和销售MiniLED产品的企业。是中国相关产品的行业标准制定者,是BOE、三星、LG等知名企业的重要供应商。“该项目的落地将有效填补遂宁智能制造产业空 white的重点领域。”睢宁县委书记高建民表示,该项目将帮助睢宁引进人才和先进技术,带动配套产业落地,促进当地光电产业集群发展。
7月31日,淮海经济区金融服务中心招商引资暨产业资本合作座谈会在香港举行,香港多家企业与云龙区签署合作协议。上半年,云龙区深入推进“双百”招商项目,中外运区域总部、赵华交控、盛泰金投等13个项目签约入驻金融服务中心。目前,淮海经济区金融服务中心已签约入驻金融企业70余家,总部企业40余家,金融产业集聚发展优势逐步凸显。
克服重重困难,徐州不断刷新项目招聘速度。穿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谭占奇介绍,穿越光电仅用两个月时间就部分投产,刷新了项目建设的“遂宁速度”。8月8日,穿越光电举行二期项目签约仪式,项目进入更加紧张的施工阶段。
从3月29日签约,到5月15日开工,再到顺利投产,华东光能沛县基地仅用了83天,跑出了项目建设的“沛县速度”,为沛县打造千亿级新能源示范基地注入强劲动能。
刺激消费,提升商圈,增加活力。
夏夜九点,最后一批游客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方特乐园。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的月光市场人头攒动,烧烤店、大排档的食客排队等宵夜。
消费逐步恢复,释放市场需求。上半年,徐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10.65亿元,同比增长11.7%。其中,汽车、服装鞋帽、针织品、石油及制品消费分别增长14.0%、22.9%和17.7%。升级消费中,体育、娱乐用品和书报杂志消费分别增长18.3%和192.1%。
在“扩内需、促消费”的大背景下,徐州紧紧围绕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全国新零售标杆城市,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中央商务区,充分发挥“阜阳节”的品牌带动作用,加快国际消费设施建设,在“烟花”中不断激发消费活力。
“在上海超火的桂桂茶也开到了徐州!”从外地回家过暑假的小李,坐地铁1号线到鹏城广场站逛金鹰街,立刻被众多网络名人店吸引,一下午打卡好几家店。
4月21日,7-Eleven淮海经济区第一家店入驻鹏城一号,消费者彻夜排队。当天业绩突破20万元,打破开业当天地级市销售记录,在江苏省整个7-Eleven系统排名第二。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聚集产品和要素资源的重要市场。如今,金鹰、苏宁、金地在方圆0.8平方公里的中央商务区“三足鼎立”,覆盖1100多个品牌,450多家首店,消费和场景多元化。今年五一假期,徐州市商务局监测的中央商务区6家企业累计客流超过150万,吸引外来客流约占总客流的30%。
中央商务区正在向规模和档次首屈一指的淮海经济区中央商务区进军。云龙万达广场、泉山三宝广场、铜山万达广场、经开区环球港等集商业、旅游、文化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加上以鹏城一号、回龙窝为代表的时尚街区建设,共同将传统购物场所打造成观光、购物、娱乐的嘉年华,提升优质消费资源的承载能力,辐射淮海经济区。
今年3月,徐州市政府出台《徐州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围绕徐州风味、徐州文化旅游、徐州品质、徐州潮流、徐州服务、徐州繁荣六大领域,全面实施打造消费地标、推广地方品牌、释放文化旅游消费、提升体育消费、培育新型消费产业、统筹共享资源等行动,提升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
加快国际消费设施建设,增加消费供给,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公共网络零售额增长23.3%,占全部限额以上零售额的12.7%。
一口羊肉“出圈”,城市“烟火”升起。今年“富阳节”期间,市区的富阳夜市是节日的主会场,各县区联手强化“富阳”品牌。铜山区柳泉镇黄高季峥羊肉馆的负责人郑庆珍看到店门口竖起的江苏省100种地方标志性菜肴的醒目标志,特别高兴。“做了40多年的羊肉菜,能够为‘阜阳’这个品牌的发展出一份力,我感到特别荣幸。今年店里的客流量增长了30%。希望更多人了解我们阜阳文化。”
《徐州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全力推进重点区域推广,放大“富阳节”在中国的无形效应,打响“富阳富阳”品牌。据美团大数据监测,今年彭祖富阳节开幕以来,外地游客消费占比24%。开业一周,700年老字号羊肉汤馆等9家餐饮企业销售额达416.89万元,同比增长51.43%。
“徐州将重点打造智慧商圈和智慧门店,引进首店首品牌,发展新零售,发展老字号,发展餐饮业,提升商贸物流效率。同时,发展多元化消费,全面推进会展消费,繁荣夜间消费,发展数字消费,拉动大宗消费,发展电子商务、数字文化服务创新等信息消费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步伐。”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扩大对外开放,成为优化平台的强大动力。
在徐州综合保税区,一批来自卡特、徐工等工程机械出口企业的“大佬”整齐地排列在保税堆场,等待通关和离境手续,销往世界各地。
上半年,徐州进出口总额652.49亿元,同比增长16.9%,其中出口总额增长16.5%,进口总额增长19.2%。
工程机械出口一直是徐州外贸出口的“重头戏”。在今年举办的第五届徐工国际客户节期间,数千名海外客商走进徐工,10大类近30种新能源产品整齐列队。各种高智能、节能经济、低碳环保的设备琳琅满目,各种订单蜂拥而至。如今,徐工产品出口到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了“一带一路”沿线95%以上的国家和地区。
上半年,徐州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8.1%,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3.3%,为外贸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徐工为例,徐州企业纷纷出海抢订单,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今年3月,迪拜国际木材及木工机械展览会、2023中东(迪拜)国际电力、照明及新能源展览会和中阿产能合作示范园2023中国工业产品展览会在阿联酋同时举行,徐州组织20多家企业参展。展会期间,这些企业共接待和拜访客户1652家,签订累计订单金额1800万美元,达成交易意向约4200万美元。
“在今年的广交会上,我们赢得了300万美元的意向订单。会后我们业务员拜访客户,发现东南亚市场前景很好,打开了销路。”铜山区华晶玻璃负责人李聪告诉记者。今年4月,徐州飞亚木业、徐伦橡胶、淮海控股、力博智能制造等84家企业参加广交会,展示建材、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汽车、工业自动化等展品。上线首日,徐州交易集团成交269单,成交金额1463.46万美元。
徐州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强调,充分利用RCEP等政策支持企业参展、拓市场、抢订单,巩固工程机械、纺织、木制品等优势产品出口,扩大机电、光伏产品出口规模,促进外贸稳量增效。
7月20日,一列满载290辆国产吉利轿车(以下简称JSQ)的中欧班列驶离徐州淮海陆路口岸铁路集散中心(徐州铜山站货场),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境赴俄。这是徐州列车首次开行JSQ型中欧班列,体现了徐州列车拓展运输方式、开辟贸易货车运输新轨道的全新探索。
徐州不断扩大和加强对外开放平台,为外贸出口提供保障。上半年,徐州开行中欧班列210列。徐州制造的工程机械、家用电器、汽车零部件等产品在中欧班列上销往海外,返程班列将木材、牛皮纸、新闻纸、葵花籽等海外货物运往徐。
6月26日,徐州国际邮件互换局正式开业运营。首月发出国际邮件2万余封,日均出境邮件量居全省第二,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
徐州以打造淮海经济区双向开放新高地为目标,不断完善进口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全球贸易口岸等配套设施。淮海陆路口岸、徐州综合保税区、观音国际机场口岸、国际邮件互换局等一系列开放平台建成,形成高水平开放格局。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杨文
赵一阳张俊哲/摄
编辑:陈彤
本文来自【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和传播服务。
ID:jrtt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徐州经济增速,徐州经济圈":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9229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