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脱贫的笑话,讲一讲有关脱贫的故事

脱贫的笑话,讲一讲有关脱贫的故事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收官之年。以展示西部深度贫困地区在奔小康征程上克服困难、摘帽的动人场景、创新实践和亮点,体现西部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主办,重庆市委新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新闻办、四川省委新闻办、云南省委新闻办、甘肃省委新闻办、青海省委新闻办协办,华龙承办。com,网络主题活动“你笑起来很好看——脱贫看西部”于8月3日启动,扶贫成果将通过短视频、H5、MV等形式进行展示。

8月4日,全国网络媒体记者在云端看巫山,走进巫山县扶贫中涌现出来的致富带头人,倾听他们在扶贫一线的奋斗故事。

曾经一尝茫茫大海,觉得其他地方的水都是苍白的;一旦经历过巫山的云,就觉得别处的云黯然失色。

巫山县位于大巴山、巫山、齐瑶山的交汇处。因其生态优良,文化底蕴深厚,景点众多,历代文人骚客都为巫山、巫山神女写过星空诗。但由于地处偏远,交通拥堵,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大多“养在闺房里”,产业发展薄弱,因此成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新一轮扶贫攻坚行动启动后,巫山对全县农村人口进行了全面筛查,确定了120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为13.7%。面对这些数据,巫山举全县之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为产业铺路,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产业,鼓起百姓的腰包...

2018年8月,巫山正式退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这些贫困群众的笑脸或清澈、或真诚、或朴实,刻在笑脸上的每一行细纹,都诉说着当地人民努力脱贫的艰辛和收获。

龚克彦。重庆市巫山县融媒体新闻中心供图

致富之道是“炖蛋美容”

山路蜿蜒,很美。沿着巫峡口南侧的301省道,可以看到八九公里外一栋崭新的白色建筑。还没等你靠近,浓烈的卤味味就随风而来。

这就是众所周知的“燕杰农家乐”,是游客和司机休息的“服务区”,是带动村民脱贫的“中转站”。农家乐的主人叫龚克艳,有“炖蛋美人”之称。她不仅用自己的双手走出了“舌尖上的致富路”,还带动了周边村民脱贫。

2008年,龚克妍告别了在深圳的打工生活,回到了家乡。她和丈夫在省道旁自家门前建了一个水站,给汽车加水,一年能挣1万元左右。

渐渐地,他们一边给车加水,一边开起了小吃店,向过往的司机和乘客卖咸蛋,生意越来越红火。尝到甜头后,他们进行“扩大再生产”,开发出红烧猪蹄、红烧豆腐、红烧牛肉、豆腐干、红烧魔芋、红烧鸭脖等菜肴。

去年,龚克艳和妻子在老房子的街对面盖了一栋小楼。经营了11年的小吃店“红焖鸡蛋和西施”被改造成了“燕杰农家乐”。不仅店面扩大到了200多平米,餐桌也从8张增加到了12张。扩大店面规模后,龚克艳夫妇在小吃店的基础上增加了民宿业务,吸引村里的留守妇女和贫困户就业。

“我家就住在附近,在这里工作。一个月2500块,比种地强。”在店里工作的龚翠兰告诉记者,目前店里的8名员工都是附近的村民,每月2500元的工资和免费吃饭的待遇,生活明显有所改善。

坐在窗户干净的新店里,顾客可以透过窗户看到“巫山余云”的美丽风景,他们可以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大饱眼福。如今,“红烧鸡蛋里的美人”已经成为巫山自力更生、致富奔小康的一张名片。

龚克燕盘算着,未来,她的“燕杰农家乐”还将在管理和服务上做出努力,带领更多人致富奔小康。

聂章华。重庆市巫山县融媒体新闻中心供图

废弃的石榴林变成了城市景观树

提苗、绑绳、搬运...双龙镇朱华村的村民有点忙。看着两三米高的石榴树拔地而起,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笑容挂在脸上。前不久,重庆一家园林企业来收购村民准备弃种的石榴树。

“我以为挖出来的石榴树只能当柴火。没想到政府帮忙联系了买家,让我们多了收入。”果林下,聂章华的儿子聂海一边观察秧苗长势,一边高兴地说。

据介绍,这片石榴林共有260多亩,是十多年前村民从外地引进的。去年,双龙镇大力发展脆李产业,号召村民种植脆李。村里的种植大户聂章华决定流转这片石榴林,发展脆梅产业。

驻村工作队了解到相关情况后,觉得很惋惜,想知道有什么办法可以利用这些石榴树,变废为宝。

通过驻村工作队的牵线搭桥,2019年底,两家园林企业的负责人来到双龙镇,实地了解石榴树的生长情况,觉得这些石榴树非常适合做景观树,当即决定订购一批。得知这些树是从贫困户手中购买的后,他们还主动将原来110元一棵的树提高到130元一棵,让贫困群众多赚一点。

“600棵树一棵树,130元,一共卖了七八万,解决了我的经济问题。”说到这件事,聂章华笑的嘴都合不拢了。有了这笔钱,聂章华在原来的400亩脆李种植上扩大了产业。

他的儿子聂海作为村里培养的技术骨干,不仅管理着自己的脆梅园,还为村里其他贫困户提供技术帮扶。去年,脆李亩产达到3000多斤,他实现纯收入10多万元,成为村里规模化种植脆李的示范。目前,朱华村已发展脆李1580亩,带动全村63户贫困户脱贫增收。

聂章华说,现在脆李的种植已经赶上了好势头,他将在政府和驻村工作队的支持和帮助下,努力发展出像石榴花一样盛开满山的脆李。

刘景春。重庆市巫山县融媒体新闻中心供图

“金葡萄”串起“扶贫果实”

“我会更加努力,把它做好!”看着手里的“最美扶贫榜样”荣誉证书,双龙镇井坪村的刘景春简单而坚定地说,脸上是朴实的笑容。

然而,这笑容的背后,是刘景春10年的磨炼和沉淀。

2010年,是刘景春人生的转折点。他的第一个儿子出生了,给家人带来了幸福和欢乐,也让刘景春苦乐参半。孩子患有先天性唇裂,四处奔走为儿子收取手术费。手术后一年,刘景春自己患上了腰椎结核,欠下20多万元治疗费,瞬间让这个原本贫困的家庭陷入困境。

“当时孩子就是这样,加上自己腰麻。他在床上躺了半年多,起不来,还欠了钱。当时他几乎陷入了绝望的状态。”刘景春说,“还好,扶贫政策给我带来了希望。”

2013年,刘景春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大病医疗救助政策。虽然国家政策好,但刘景春明白,要想真正过上好日子,还是要靠自己的双手。

2017年,在身体逐渐好转的前提下,刘景春申请了小额扶贫贷款,把邻村一个管理不善的110亩葡萄园带了过来。他决定种下“金葡萄”,结出自己的“扶贫果实”。

定下葡萄园后,每天早上,刘景春都要赶到6公里外邻村的葡萄园,开始一天的工作。“这个时期是葡萄管理和保护的关键时期。如果不加强管理和保护,将直接影响今年的产量和质量。”

葡萄的产量和质量再好,也避免不了销售带来的问题。2019年,刘景春的110亩葡萄开始进入高产期,年产量达到2万公斤。通过朋友和市民自己卖了一万多斤后,剩下的卖不出去了。

“当时看到这么好的葡萄卖不出去,很痛苦,很着急。好在村里第一书记王涛知道情况后,主动动用自己的资源帮我把剩下的几千斤卖掉了。同时也让我的葡萄在重庆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刘景春回忆道。

寒冬过后,春天总是在不经意间到来。如今,刘景春的身体已经基本康复,孩子也在读小学。同时,随着收入的增加,不仅贫困户的帽子被扔得远远的,刘景春还主动申请退出低保。

谈及自己未来的生活,刘景春笑得很干脆,表示很有信心。今年预计葡萄产量达到3万斤,产值达到20万元。

(胡红、陈奇、黄亚辉)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脱贫的笑话,讲一讲有关脱贫的故事":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9600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