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城联员工主动为涉农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2022年4月,南宁市城市联盟首个乡村振兴金融综合服务站在西乡塘中梁村正式启用。
南宁城联员工深入客户种植基地,了解沃甘的成长情况。
南宁市城市联合水槽社区员工向群众普及金融知识。
南宁城联员工走访重点企业了解项目建设情况。
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普惠金融服务百姓,疏通实体经济血脉,做好绿色金融...一个金融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也是南宁市城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南宁市城市信用合作联社”)的责任。近年来,在自治区联社的指导下,南宁市联社坚持“以小支农、以小支大”的市场定位,全力完成乡村振兴金融、普惠金融、地方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五篇文章”,努力工作,贡献地方金融机构力量,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聚焦主业继续做好农村金融振兴工作
服务乡村振兴,是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服务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南宁市城联聚焦主业,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党建引领业务发展,通过构建特色金融服务网络,强化支农贷款,助力实现“强农、美乡、富农”。发挥党建共建优势。发挥金融资源和金融人才优势,继续深入实施“党旗引领+金融先锋”模式,选派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干部担任驻村金融专员,为乡村振兴项目提供金融宣传和专业金融服务,促进南宁市城市联盟各级党组织与辖内各类党组织党建和业务的深度融合。2022年,南宁市城市联盟共开展联合党建项目111个,有力推动党建引领业务融合发展,为业务发展装上了“红色引擎”。构建特色金融服务网络。设立乡村振兴特色网点和乡村振兴金融综合服务站,完善金融服务便民点布局,同时利用电子银行设备、业务移动车等智能设备,积极打造集生活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于一体的高效农村金融服务阵地,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100米”。2022年,南宁市城市联盟建立了65个网点、34个惠农便民服务点、76个离行式自助服务区、1个乡村振兴金融综合服务站。增加涉农信贷供给。立足粮食安全和林、果、菜、畜、糖等特色资源,增加涉农领域信贷投放,重点支持地方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升农业产业质量和效益。2022年,南宁市城市联盟累计投放农贷61.1亿元;同时,以乡村振兴贷款品种为切入点,共收集白名单5.26万份,授信总额3.93亿元,授信金额2.64亿元;继续推进扶贫成果的巩固和扩大,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2年,为贫困人口发放小额贷款近1400万元。
坚守市场定位,续写普惠金融的大文章。
普惠金融天然具有“为人民服务”的基因,承担着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保障民生的重要责任。做好普惠金融,是中国特色金融政治性和人民性的具体体现。南宁城市联盟充分发挥地缘人缘优势,坚持优先发展普惠金融,积极创新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建立普惠金融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普惠金融服务可及性。2022年末,南宁市城市联盟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7.82亿元,同比多增5.11亿元;户数4709户,同比增加130户,实现了“两增”目标。创新服务,满足普惠金融需求。普惠金融服务中心成立,降低运营重心,延伸服务触角,为客户提供专属普惠金融服务。目前,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已发放普惠小额贷款1.08亿元。继续创新打造体育主题银行、咖啡主题银行、乡村振兴主题银行、科技主题银行等特色网点,提供多元化、全方位、专业化的金融服务。2022年,南宁城市联盟桃源支行打造的体育主题银行“体育+金融”服务模式获得国家体育总局肯定。构建促进普惠金融政策实施的机制。努力建立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愿贷”的信贷服务长效机制,有效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同时,优化审批机制,下放贷款审批权限,缩短审批流程,利用自身体制机制优势,构建快速高效的融资服务模式;充分利用中小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妥善处理延期还本付息问题,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压力。2022年以来,累计发放中小企业贷款延期本金3.51亿元,延期率约26.31%,帮助相关主体渡过难关。坚持金融为民,提高普惠金融可及性。继续围绕人民群众的一般性金融需求,通过产品创新和优化金融服务,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出“新市民贷”、“快贷保”、“普惠贷”等普惠金融产品,满足新市民、小微企业主等市场主体的资金需求;不断完善老年人金融便民设施,搭建金融服务平台,开展老年人便捷领取养老金、缴纳社保等服务;多渠道开展金融知识宣传,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工作人员深入社区、市场、乡村等地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提高群众金融风险防范意识,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履行社会责任,继续做好地方财政
金融生活,经济生活。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围绕“建设区域一流银行”的目标,南宁市城市联盟不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力度,展现了支持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作用。加强项目产业支撑促进经济发展。围绕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积极融入产业发展规划,全力支持重点项目和产业发展,对接与自治区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地区行政机构、大型企业等系统客户,助力重大项目、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有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2022年,南宁市城联累计发放贷款270.62亿元,支持重点项目46.54亿元,对区直企业授信208.41亿元,对南宁市直企业授信34.43亿元。积极满足市场主体需求,扩大覆盖面。积极满足企业融资需求,重点支持辖区内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特别是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通过开通“绿色通道”、给予优惠利率、推进担保多元化、续贷或展期等方式,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问题。截至2022年底,南宁市城联向小微企业贷款52.31亿元,向民营企业贷款74.50亿元。实施降费让利,持续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围绕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困难和需求,积极落实减费让利政策,帮助市场主体排忧解难。2022年以来,“惠桧贷”累计金额54.01亿元,直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1亿多元。
践行绿色理念,继续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
作为一家扎根南宁的地方银行,南宁城联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金融监管要求,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积极参与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2022年末,南宁市城联绿色贷款余额18.44亿元,增速30.23%,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3.22个百分点。完善组织体系,加强业务考核。成立绿色金融协调联动领导小组,推动联社绿色金融业务发展,加强绿色信贷考核,将绿色信贷发展目标纳入综合绩效考核,完善绿色信贷激励约束机制。同时,继续推进绿色专营机构津头信用社绿色金融业务发展,努力打造绿色金融发展样本。截至2022年末,绿色金融加盟商绿色贷款余额8.02亿元,占南宁市城市联盟绿色贷款总额的43.49%。加强政策支持,践行绿色金融。在信贷政策方面,将向绿色环保、企业节能减排、技术升级改造等符合绿色标准的领域倾斜,加大对绿色产业、循环经济、低碳企业的金融支持。通过将环保因素纳入信贷业务全流程管理,建立绿色信贷项目快速审批通道,提高绿色信贷增速。建立绿色信贷审查和认定机制。明确绿色信贷业务范围,认定绿色信贷企业,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审批认定为绿色信贷的企业;不受理“两高一剩”、环境安全存在重大风险、违反环保法律法规、落后产能的企业贷款申请;对于涉及重大环境风险的客户,要求客户提交环境和社会风险报告,并签订相关环保声明和保证条款;在信贷资金分配前收集环保、工信、市场监管等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处罚信息,客观评价客户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状况,作为确定客户信贷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
立足战略发展,续写科技和金融的大文章
南宁城市联盟立足长远战略发展,不断加快科技数字化转型步伐。从大规模设立分支机构的传统扩张模式转变为优化网点布局、实施轻量化战略,逐步形成了以营业网点、手机网银、自助终端、电话银行为主的线上线下融合、全渠道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全渠道打造便捷的科技金融。借助自治区联社金融科技力量,全面推广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信银行、中国银联快捷通、移动e宝、聚合支付、网上信用卡申请、贵生市民云、网贷等业务,实现电子交易替代率97.73%;组建科技主题银行科技信用社,推进物理网点科技化改造,实现线上网点和线下网点一体化服务,提升客户体验。精准定位打造科技金融产品。围绕“科技强桂”行动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自治区协会创新开发推广“科技贷”、“人才贷”、“专家贷”等产品,精准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创新”中小企业开展核心技术研究和人才创新创业。截至2022年底,已提供融资支持14.54亿元,用于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专业化创新型”中小企业。提升服务,搭建科技金融平台。为进一步提升金融科技服务能力,利用广西农村信用社桂生福民金融服务平台,积极帮助辖区信用体系建设,推进贷款“白名单”管理,实现网贷产品快速高效结算;自主创新研发精准营销系统和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深化科技对客户营销的精准触达,努力提升线上获客能力和金融服务水平;建立科技运维团队,积极推进全线精准化、数字化、科学运维转型。作者:南宁日报记者魏静通讯员蒋佳禾冉图片:均由南宁都市联盟提供。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做好“五篇文章” 畅通金融活水——南宁市区联社积极助力地方经济发展":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0010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