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懂技术,早就想从事养殖,只是手头没钱。今年8月,村干部推荐我在县尚德村镇银行申请了扶贫贷款。不到一周,我就贷到了5万元。”11月17日,宁陵县黄岗镇沈屯村贫困户李海鹏说。目前,他养的2000多只鸭子已经全部宰杀。
李海鹏的创业成功得益于宁陵县多元金融扶贫机制的创新。
为解决扶贫产业发展中的融资难问题,宁陵县先后与省农业信用担保公司、中原农业保险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河南省分行签订了“四位一体”融资贷款框架合作协议。四方分别承担20%的风险,向有能力带动群众脱贫的合作社、专业大户、涉农企业提供担保贷款。全县23家金融机构通过债、贷、投、助等多元化金融帮扶,解决了产业发展的资金难题。
宁陵县借鉴“卢氏模式”,通过风险补偿机制化解财政风险,打通财政资金“肠梗阻”。据了解,该县已出台5项金融扶贫政策,建立了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体系。县财政出资8000万元设立扶贫小额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为银行和担保公司降低风险。
风险补偿机制的实施,既解决了银行“不敢放”、农民“不敢贷”的问题,又激发了群众创业脱贫的热情。目前,全县已有263户农户申报担保贷款意向,60户农户享受担保贷款2400万元,带动240户贫困户就业。
让没有一个人在脱贫的路上掉队。如何让没有创业能力的人脱贫?宁陵县实行“政府+银行+合作社+龙头企业+贫困户”的金融扶贫模式。
宁陵县惠宁农牧合作社是由县政府依托当地龙头企业牧源公司成立的。贫困户自愿以家庭增收资金5000元作为合作社股份,由政府投资平台担保。每户贫困户在县农信社承担贷款16万元,委托惠宁合作社建猪圈。每个贫困户每年可以从合作社拿到3200元的分红。目前,牧源公司、会宁农牧合作社、县农信社已达成8亿元扶贫贷款协议,使5000户贫困户获得稳定的租金分红。
此外,该县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宁陵支公司合作,积极探索“干部推荐+融资支农+保险保障+财政贴息”的扶贫模式,试点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全覆盖,由保险公司承担80%的保费,县财政补贴20%的农民保费,让农民“零负担”投保。保险公司会拿出承保利润吸引贫困户作为共保人,每户每年可以增加500元到1000元的工资收入。
据统计,该县金融机构先后推出了“政金保”、“扶贫贷”、“快贷”、“惠农贷”等十余种信贷产品。今年前三季度累计发放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5714万元,个人精准扶贫贷款3696万元,产业精准扶贫贷款2.7亿元。
“通过多元金融扶贫机制创新,打破了产业发展资金不足的瓶颈,带动了广大农民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宁陵县委书记李振兴说。(记者王平通讯员何伟)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打通“肠梗阻” 宁陵:金融扶贫“贷”出致富路,宁陵县扶贫基础设施提升ppp项目":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0016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