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西马庙村,西马村的由来

西马庙村,西马村的由来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我以前住的是土坯房,又漏雨又潮湿。现在住的是大瓦房,又漂亮又白又宽敞!感谢党和政府让我住上了好房子!”十几岁时一只眼睛失明,现在另一只眼睛只有光感的贫困户王福来,在突发脑梗并留下后遗症的时候,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能和养女一起住上明亮的新房,不用花一分钱。

赵堡镇西马村委会大院

谈到脱贫致富,王福来有说不完的话,也充满了感激。王福来是文县“精准扶贫危房捐赠项目”的受益者。他的新房是县里免费为他建的“爱心房”。而且村里和爱心企业还帮他盖了新大门,新院墙,新厨房。用村里人的话说,福来大半辈子都过着苦日子。自从县里有了好的扶贫政策,好事接踵而至,真正的“福”来了!

任丽霞询问王福来家的情况。

王福来的家在文县赵堡镇西马村。县里有很多像他这样的受益者。2014年西马村被定为省级贫困村时,建档立卡贫困户有50户。帮扶西马村以来,文县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

到了西马村后,帮扶组按照“一对一”或“一对二”的模式,组织党员结对互助,确保每家每户都有一个责任人。通过家访,了解情况,找出问题,再根据每个贫困户的不同情况和致贫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方案,细化帮扶措施,确保有效脱贫。

打开贫困的枷锁,发展集体经济。

要解开贫困的枷锁,金钥匙只有一把,就是发展产业。近年来,该村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立足实际,创新思路,通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走出了一条奔小康之路。

西马村紧扣农村发展主题,整村推进特色产业项目,大力引导村民从事小麦育种、特色种植、制鞋、养殖、运输、机械制造等产业;我们还引导15户贫困户参与了绿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光伏发电项目,他们每年能收入800元;用新型现代农业开发公司带动8户贫困户,每户每年增收1000元;按照中国太极拳馆固定资产回租运营公司集体转让获得保底分红的方式,将30万元折股给洗马村8户贫困户,平均每户年收入2000元,同时增加了村里的年集体收入1.4万元,大大增加了村里的集体收入。

扶贫车间进村,出了家门就进了工厂。

西马村缺乏主导产业,给贫困户钱物只能解决一时之急,不能解决长远之忧。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转变思路,变输血为造血,引导贫困户树立依靠自己脱贫、发展自己、致富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增强精准扶贫的内在动力。

村里的扶贫车间里,黑布在工人熟练操作的缝纫机里来回穿梭。环顾这个扶贫车间,一排排缝纫机映入眼帘,工人们正认真地忙碌着。王涛是这个扶贫车间的负责人,一个来自赵堡镇西马村看似普通的人,却有着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

王涛检查工人的工作条件。

王涛曾经是一名卡车司机。一场意外的交通事故,让他原本幸福小康的家庭生活状况一落千丈,负债累累。王涛说,那时候真的是空小白,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后来在亲戚和村委会的鼓励和帮助下,我慢慢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他凭着对家庭和生命的热爱,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一边康复训练一边谋生。现在王涛不仅实现了自己规模化生产加工的理想,他的鞋面厂还雇佣了50多名村民,其中包括10名家庭特别困难的贫困户。说起扶贫车间的好处,村里人跟我说了一句话:离家就几步路,可以照顾家人。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存不下任何钱,但现在我每个月都能拿到工资,而且精力充沛。

目前,西马村像这样的扶贫就业点有3个,带动了70多人,其中贫困户8人,有效解决了部分群众和贫困家庭挣钱难、照顾家庭难的问题。

相思园食品公司加工车间

吴林林是村里香思源食品公司的负责人。作为村里的扶贫就业点,他的公司还吸纳了3个贫困户。在加工车间,记者看到一名工人似乎并不太忙,劳动速度也比较慢。经询问,这位名叫石的工人不仅是村里的贫困户,还是智障人士。他是由西马村第一书记任介绍认识的。吴林林说:“看到他的生活如此艰难,连需要高效操作和技术要求的工作都做不了,就想到给他安排一份简单的工作,增加收入。”

扶贫贷款大显神威,农民有兴趣种田。

扶贫的关键是精准。只要找对方法,就能拔掉“穷根”。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赵堡镇党委、政府把支持和鼓励村民发展特色养殖业作为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重要路径,在技术、资金上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策”,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态养殖业, 通过政策补贴、技术支持、大户带头等方式,积极推进创业步伐,促进贫困户弱势群体的自我发展能力。

王是西马村的职业农民,也是村里通过发展特色养殖脱贫的代表人物。当王决定养猪时,他不仅缺乏养殖技术和经验,也没有资金。两委和第一书记一了解情况,就带着他去省内外很多城市“取经”。回来后,他们帮他申请了15万元扶贫财政贴息贷款和低息小额贷款。就这样,王开始了的育种之路。王说:“我用我学的技术和我批准的贷款开始养猪后,一年至少能赚6万元,大大改善了我的生活。”有了以前的养殖经验,王准备去养鹅。就这样做了,和王开始了新一轮的“取经”。现在第一批鹅一个月后就要出栏了。我希望他能卖个好价钱。

扶贫工作组和村委会讨论村里的情况。

提到扶贫工作,任说:“当初我说第一书记要驻村,家里有怨言,后来理解了,特别支持我的工作。2018年,西马村已实现全村脱贫。事实上,村民们有着强烈的致富愿望。只要他们找对了路,找对了方法,努力工作,致富根本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文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王报道。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西马庙村,西马村的由来":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0477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