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对法院调解无动于衷,原告无奈申请执行。“我以为是持久战,没想到没几天就拿到钱了。”申请执行人激动地说。5月24日,吴堡县人民法院执行局果断出击,依法快速执行了一起涉及残疾人的案件,有力保障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2017年7月,有残疾的原告辛某将其辛苦挣来的3万元借给,宋(已死亡)提供担保。牟星偿还辛某12000元后,拒绝支付剩余款项。无奈之下,辛将邢诉至五保法院。2019年8月,在五保法院法官的调解下,辛某与牟星达成协议:牟星每月向辛某偿还借款2000元,分9个月偿还。但还款期限届满后,邢只偿还了8000元,其余10000元拒不履行还款义务。辛某随后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考虑到申请执行人辛是残疾人,属于社会特殊困难群体,需要特殊照顾,被执行人决定果断出击,迅速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因为被执行人是山西省人,疫情期间需要跨省办案。办案人员向马琰院长汇报,院长对此案高度重视,要求加大执行力度,让申请人尽快拿到执行款。
被执行人依法对被执行人名下的微信、银行、支付宝、房产、车辆等财产进行了检查、冻结,并在法定期限内向牟星电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财产报告令、高消费限制令等法律文书,责令其履行义务,但被执行人牟星无动于衷。随后,被执行人拨通了被执行人的电话,告知申请人目前的生活状况,并要求被执行人换位思考。法律上欠残疾人小额贷款很难,后果很严重。如果拒不履行,法院会将其列入失信人名单,甚至采取拘留等强制措施。在被执行人强大的法律震慑下,被执行人的反抗思想有所松动。
没想到,就在账户被冻结几天后,牟星主动打电话给执行人员,告知其账户已打入1万元,并表示愿意来法院履行法律文书等事宜。
“小目标”的实施关系到“民生”。为了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更加关注他们,吴堡县人民法院始终坚持司法为民无小事的原则,持续开展“骆驼春雨”专项执行行动,让残疾人群体在执行过程中感受到更加人性化、优质的司法服务,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五保法院张颖)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保障弱势群体的法律,法院保护弱势群体":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0531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