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银行业2022年年报即将披露,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更加关注各家银行的业绩。近日,在由中国中小投资者证券服务中心和北京证监局联合主办的“了解我的上市公司——走进蓝筹”系列活动中,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副行长、董事会秘书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积极回应市场关切。
响应增长
在六大国有银行中,邮储银行成立时间最短,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的成长性尤为关注空。对此,杜认为,好的成长性体现在发展潜力上。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关键指标中反映出来:
首先,2019-2021年,该行资产复合增长率为11%,高于可比同业;其次,贷存比从h股上市时的不足40%(39.38%)大幅提升至去年三季度末的58.31%,但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78.65%),仍有较大提升空room;第三,虽然行业整体息差在收窄,但邮储银行息差水平始终保持行业领先水平。此外,中间业务对银行的发展非常重要。目前银行的收益比较低,但这也是空的潜力所在。为此,邮储银行提出了“跨越中国收入”战略。自上市以来,该行中间业务收入始终保持良好增长。
在资本市场,良好的成长性最终体现在股东回报上,ROE(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股东回报的重要指标之一。“董事会和管理层非常重视净资产收益率水平。近年来一直保持在行业较高水平,持续为股东创造良好回报。”杜表示,此外,该行继续向股东提供可观的现金股息。2018年以来,分红比例保持在30%,h股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超过940亿元。
邮储银行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城乡居民、服务中小企业的战略定位,近年来加紧向“财富管理银行”转型。“目前,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超过4000家,a股上市银行有42家。可以说,中国不缺银行,市场呼唤有特色的银行。我们的目标是把邮储银行办成特色鲜明的大型国有零售商业银行。这个目标是有现实支撑的。”杜对说:
截至去年三季度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1.77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524亿元;个人小额贷款余额1.13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105亿元。小企业涉农贷款增速较年初超过23%。在近4万个网点中,约70%位于县级或县级以下的农村地区。在6.5亿个人客户中,超过4亿位于县级或县级以下的农村地区。该行坚持数字化转型,大力推进网贷。到2022年底,小额贷款网贷笔数占比超过95%。
净息差的积极因素在增加。
净息差是银行的净利息收入与所有有息资产的比率,反映了银行的盈利能力。随着银行业不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降费让利力度,几大国有银行的净息差近年来进一步收窄,目前已经达到2%左右的水平。放眼全球,日本、欧洲等地银行平均息差已经低于1%,息差收窄几乎是必然趋势。
这对商业银行依赖息差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传统经营模式提出了挑战。如何创新商业模式,积极管理息差,也成为资本市场投资者关注的问题。
去年,央行多次下调LPR,尤其是LPR在五年内下调了35个基点。2022年前三季度,六大行中,除中国银行外,其他五家银行利差均收窄。但从绝对值来看,邮储银行仍以2.23%的净息差领跑行业。
“今年,积极因素在增加,我们将继续通过结构调整积极管理,我们有信心继续保持行业息差的领先优势。”邮储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部副总经理张祖华这样说道。
资产端,去年四季度以来,市场利率企稳回升,邮储银行非信贷投资收益率触底反弹。同时,作为传统强项,零售贷款需求也将在今年复苏,零售贷款占比将回升,从而提高普惠客户的信贷可获得性。在不断增加零售客户利润和稳定整体资产回报率的有效平衡中,才能真正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此外,自2023年初以来,公共贷款也超出了预期。“这给了我们信心。”张祖华说。
负债方面,近年来,邮储银行各项降成本措施持续有效。今年随着防疫政策的优化,去年居民防御性储蓄的快速增加将得到缓解,而近年来财富管理的深入转型将有助于缓解息差压力。此外,邮储银行将继续做好两三年期高息存款转型,通过理财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节约资产负债表上的付息成本,持续优化利率授权管理,推进差异化、精细化定价。
张祖华表示,对于上述措施,邮储银行已经形成了量化目标,并做了详细分解,预计今年会有明显效果。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邮储银行回应投资者:今年净息差积极因素在增多,中收仍有空间潜力":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0594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