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绿色金融+农业”促进农业活起来。
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助力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高效循环生态农业发展。截至10月底,所辖金融机构共批准高标准农田贷款项目9.6亿元,累计发放7.4亿元,总建设规模24.72万亩,新增耕地4.38万亩,高效节水面积775.9公顷,增加粮食产能10307.52吨。
积极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工行都匀分行加强与省农资公司合作,采用风险共担补偿机制,推出绿色低息贷款专属产品“工业助推支农贷”,其中“罗店果贷”授信5000万元,累计投放1300多万元,“统一茶贷”发放611万元,有效解决了农户分散、账户流水难以核实收入、抵押物缺乏等问题。
进一步完善信贷服务模式,引导龙里农商银行创新绿色企业供应链贷款,以“银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充分发挥集群效应,促进资金向农村合作组织、农户等上下游弱势群体流动,从而解决上游原料供应商村经济合作社资金短缺、无抵押物融资的问题。截至目前,已发放贷款3397万元。
实施“绿色金融+林业”促进农民致富
针对黔南州森林资源丰富的特点,积极探索创新林权融资机制,成功促成贵州省首笔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继续以点带面、以点带面,在都匀市、三都县、荔波县、长顺县同步启动相关试点。帮助黔南首张林业“碳票”在三都县成功发行,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做好林业碳票金融服务,拓宽了“用票”渠道。现已获得贵阳银行三都支行对三都县国有林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300万元授信额度,初步建立了“变资源为资产、资产为资金”对黔南碳票的资金帮扶体系。
积极推进国有林工程建设,继续推广“国有林+N”经济模式,巩固林业生态建设成果,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截至目前,黔南州国家森林建设已开工项目31个,规划建设200万亩,总投资148亿元,累计银行信贷55.8亿元。项目建设覆盖485个村,带动150多个村的集体经济发展,覆盖7.6万户,增加收入23.9万余人,人均收入6000元。
实施“绿色金融+产业”,提升产业实力。
积极抓住国务院2号文件[2022]带来的重大战略机遇,引导各金融机构在节能环保、绿色低碳领域提供信贷。今年以来,各金融机构围绕“福泉-瓮安”千亿级化工园区建设,加强新能源项目接力。如农行黔南支行对某新能源电池公司15万吨磷酸亚铁锂生产线项目授信5亿元,完成首笔贷款7238万元,帮助该公司成为园区投产的第一个新能源项目;工行都匀分行储备相关项目6个,金额约47亿元。
各金融机构积极落实碳减排支持工具政策,加强货币政策工具对金融机构支持低碳转型的撬动,通过利率杠杆进一步激发企业低碳发展的潜在动力,推动碳减排领域项目落地。如建行黔南州分行积极梳理辖内客户,将绿色低碳领域客户加入白名单,使其在安排贷款规模时享有优先权,应尽一切努力在审批授权、快速通道、价格等方面提供差异化政策支持;中国农业银行黔南州分行加强了碳减排领域项目的审批。目前已发放贷款4800万元,支持独山县、罗甸县碳减排新能源光伏项目。目前正在对接的项目有5个,授信金额11.15亿元。预计今年可投入2亿元。(贵州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贵州省绿色金融发展,绿色金融试点区":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1779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