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成都亚中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肖国庆回忆起今年10月第一笔1000万元贷款到账的那一刻,用“感谢”“感激”四个字表达了当时的心情。作为一名企业家,她敏锐地理解了此举所赋予的方向:坚持发展实体经济。
根据成都市发改委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
自今年8月底以来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
指导商业银行
自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扩张以来
成都积极组织申报工作。
迄今为止
全市已有60个项目列入国家审计清单。
贷款需求总额达到201.62亿元。
方便快捷的审批流程,远低于正常商业贷款的利率。国家中长期制造业贷款项目提供的资金正直奔成都制造业企业,成为当前强市建设的又一“源头活水”。
信心“倍增器”和“及时帮助”
成都两家获批企业的“易贷”故事
成都亚中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专业从事植物提取和化学合成的医药原料和医药中间体制造商。2021年6月,投资10亿元的彭州生物医药R&D及制造基地开工建设。
今年10月的一天,国家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信息分别从彭州市发改局和中国银行彭州市分行来到企业。企业一步一步提交申请材料,后续是“惊喜”。然而仅仅过了10天,公司财务传来消息:获批额度6000万,第一笔1000万已经到账。不仅如此,银行给出的贷款利率只有2.8%,远低于正常的商业贷款利率3.5%。
“这笔贷款是公司20年来接触到的利率最低的贷款。”肖国庆表示,虽然基地项目在上马前已经做好了自有投资的准备,但这笔资金在明年6月份投产后,对新工厂基地的生产经营肯定大有裨益。
"从企业的现实来看,这笔钱意义重大."走在基地的施工现场,看着主体已经封顶、正在安装生产工艺的工地,她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项目竖起了大拇指。一是资金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为企业注入了信心。二是代表了当前国家坚持发展实体经济的指导方向。
“除了感激和感恩,还要尽力把公司经营好。”基于新工厂基地的转型升级后,亚中生物制药项目投产后预计2026年实现产值5亿元,税收4000万元。肖国庆衷心希望,未来成都能综合考虑企业销售收入、纳税情况、信用等级、产品市场占有率等信息,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设立梯度匹配额度,进一步提高贷款额度。
对于成都的制造业企业来说,国家中长期制造业贷款项目具有信心“倍增器”的功能,也具有“雪中送碳”的功能。四川天府囊乐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是成都首批成功申报的项目之一。近日成功获得工行高新支行和建行闽江支行联合实施的1.9亿元贷款资金,将主要用于南乐智能输液科技创新产业园的设备采购。
该公司副总经理任继平表示,公司自2018年以来一直产能不足,正准备考察海外的生产基地。成都高新区了解情况后,主动联系企业,将生产基地留在了天府国际生物城。
项目建设和设备更新都需要资金。南乐智能输血科技创新产业园,总投资3.2亿元,自有资金1.3亿元,资金缺口1.9亿元。紧要关头,国家中长期贷款项目恰逢其时,朗乐生物作为一家专门从事专项创新的“小巨人”企业,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功获批。
通过任继平的描述,一个包括智能输血技术研发中心、设备组装生产线、制剂产品生产线、国家血液信息管理平台的创新产业园蓝图已经清晰可见。预计年底2000万元贷款到位后,企业计划再投入2000万元自有资金,用于设备采购、配套流动资金和项目准备费用等。,未来可期。
60和201.62亿元
成都组织申报工作的“深”与“实”
今年8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引导商业银行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为重点项目建设和设备改造提供充足融资,解决有效信贷需求不足问题。
政策主要涉及16个重点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要行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国产化替代、电子信息制造、生物产业全链条技术产品创新与制造、航空空航空航天产业、高端科研仪器R&D与制造、氢能产业R&D与制造、技术装备创新平台拓展、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企业购买农业机械、 农户和农机合作社,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升级减量化,物流设施升级增效和智能化改造,冷链设施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战略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升级,教育领域技术装备升级。
根据国家和四川省稳定经济市场的要求,成都市积极申请国家中长期制造业贷款项目,共有60个项目纳入国家审核名单,贷款需求总额201.62亿元。
国家中长期贷款项目审批速度虽然快,但其流程其实极其严格。成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中长期贷款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和人民银行同步合作开展。以亚中生物为例,企业首先要通过彭州市发改局的审核,再经过市发改委和省发改委两道“关”,最后进入国家发改委“重大项目库”系统进行确认,才能最终入库。成功入库的消息由国家发改委和人民银行反馈到成都,再由具体银行对接企业完成后续事宜。
有60个项目,贷款需求201.62亿元。两个数字的背后是成都,对国家中长期贷款项目高度重视,组织上报工作做得扎实。
印发《成都市关于做好中长期贷款提供工作的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具体措施,切实提高项目申报通过率。
组织业务骨干成立中长期贷款工作专班,开展业务培训4次,梳理投资领域对接项目,审核后上报。
同时,将中长期贷款项目纳入市重点项目推进协调机制,开展项目督导7次,现场调度2次,及时跟踪项目进展,促进银行主动与项目业主对接,尽快签订贷款。
据悉,下一步,成都市相关部门和各区(市)县将密切配合,加强统筹规划,超前谋划,超前努力,积极做好项目储备。对暂时存在问题的项目建立台账,逐项跟踪,推动审批部门开通绿色通道,加强并联审批,确保项目要素尽快完备。引导已签约的银企双方抓住时间窗口,提高工作效率,加快贷款发放速度,充分发挥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在拉动投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来源:金冠新闻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成都制造业发展,成都制造业不行":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2811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