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开发式扶贫是谁提出来的,开发式扶贫的特点是什么

开发式扶贫是谁提出来的,开发式扶贫的特点是什么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来源: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陕西省山阳县王庄村村民杨曾经在面对致富机会时有很多担忧。当地政府通过申请直补资金、邀请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利用线下销售、线上直播等方式扩大销售,提振了村民致富信心,形成了经营主体带动、具体政策支持、技术团队服务、销售渠道稳定、政策保险覆盖的“五有”发展格局。

蒙蒙细雨给青山蒙上了一层雾。在秦岭南麓,汽车沿着柏油路进山,一路顺畅。远远望去,只见白墙黑瓦的平房点缀在半山腰,王庄村到了。

这是陕西省山阳县十里铺街道的一个小山村。山野春寒料峭,大地还在沉睡。贫困户杨起得很早。他赶紧拌好饲料,去动物圈准备喂食。

院子角落里是一个简易的蘑菇棚,上面铺着防水的篷布,一排排蘑菇棒整齐地码放着。今天,他要清理这些“退休”的老蘑菇棒。“我要去买一根新棍子。你可别小看,这种蘑菇只需要一个‘手掌大小’的地,去年就让我赚了2000多元。”老阳咧嘴一笑,非常高兴。

走在王庄村的乡间小路上,几乎家家户户的前后都有蘑菇棚,养殖、中草药种植等产业遍地开花。去年以来,王庄村按照“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的要求,发动群众发展小规模种植、小规模养殖等项目,投资小、见效快,小院成了致富的口袋。

有很多顾虑-

“群众有三怕:缺资金、缺技术、缺销售渠道。”

64岁的老阳脸色黝黑,阳光和汗水在他的脸上刻下了皱纹。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背对黄土的庄稼汉。

他家有三口人。他的妻子在城里看他的孙子,他的儿子在城里当厨师。虽然2020年脱贫,但日子一直很紧。老阳说,“我常年打理两亩地,一茬小麦,一茬玉米,套种土豆,还养了几头牲口。人老了,没人愿意出去打工。他们只能在附近打零工。一年四季,够日常生活用品开销,剩下的钱不多了。”

杨珊分为八山一水一田。在王庄村,人均耕地只有半亩多。老阳的两亩地不仅薄,而且分散在两个地方。之前他也想过种一些收益高的经济作物。很多年前,他尝试种植天麻,因为缺少技术,也不会管理,种子钱都投进去了。

去年3月9日,王庄村第一任驻村书记刘宝敲开了杨的门。“好消息,老阳!我们村准备动员大家种茅苍术。我们研究过,收益可观。”

“我怎么会有那笔钱?”

“是苗寨免费提供的。”

“不会给我种,种了也不卖。那我就白忙活了。家被翻了,地不等人。过几天我就去买土豆种子。”老阳兴致不高,刘保此行碰了一鼻子灰。

村里的扶贫干部走访回来,当天就分析了情况:地少、产业弱是王庄村的现实,导致群众没有致富手段,发展产业的意愿不强。特别是对于贫困户来说,留在村里的都是没有技能的弱劳动力。想办法让他们致富就更实际了。

“老阳的担忧很有代表性。群众有三怕:缺资金、缺技术、缺销售渠道。”刘宝说,“全村181户贫困户,有80多户常年在外种不了,或者种植茅苍术的意愿不强,马上就要春播了。我们必须抓紧消除群众的‘三怕’。”

“苍术的种植不影响粮食作物的生长。管理保护不难,只要科学管理,保证盈利!”两天后,王庄村请来了当地农业综合服务站的一位高级农技人员,为村民讲解茅苍术种植知识。村民刘英杰也被邀请来和大家聊天:“三年前我用六分种了茅苍术。前几天有个中药贩子来看过,当场给了1000块定金。冬天就有人来收,保证能赚9000多。虽然生长期长,但每年种的茅苍术种子也能卖。”

老阳热情地听着。“茅苍术一亩苗要2400元。村上申请了直补资金。技术人员给我们现场指导如何重新安置土地。收获后可以直接卖给村合作社,10%给村集体,90%归自己。无忧无虑的时候还怕什么?善良!”他当场签署了协议。两天后,幼苗被种在地里。

“苍术已经种下了。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每亩能赚两三万。我现在天天往地里跑,看不到一点杂草。”老阳笑着说道。现在村里闲置的土地也种上了中药材,犁地、起垄、除草都需要人。老阳也可以在附近的村子里工作,一天可以拿到100元的工资。

快速增加收入-

“每天能拿五六十块钱。”

种植茅苍术不到一个月,又传来好消息。

去年4月初,王庄村鼓励农民利用房前屋后的闲置空种蘑菇。不仅免费提供了4.5元的蘑菇棚和蘑菇棒,而且老百姓只用了1元。面对前来宣讲政策的刘保,老阳这次没有丝毫犹豫:“你想得真周到,我来做!好好干!”

过了几天,菇棚和菇棒被拉进了院门,技术指导组挨家挨户进行指导。注水、通风、遮光、保湿...技术人员详细讲解技术要点,手把手教。老阳竖起耳朵认真听着,手里拿着水针,反复对比图片。一周后,第一个香菇长出来了。“一年能出四个香菇,连续采摘10天,一天能赚五六十元。”老阳非常兴奋。

2022年,山阳县针对经营收入不足、弱劳动力输出困难、贫困群体致富手段匮乏等问题,探索发展小种植、小养殖、小加工、小商业、小农村等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庭院经济项目,让村民有事可做、家家有产业。

“茅苍术的收入要等到4年后,我们一直在想办法快速增加贫困户的收入。”王庄村党支部书记杨传礼说,“这次县里出台扶持家庭产业发展的措施,对发展一定规模特色产业的贫困户、监测户进行补贴,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王庄村的贫困户王志飞在外打拼多年。2016年,他回村创业,在王庄村成立了志诚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过几年的发展,他打通了菇棒生产、蘑菇种植、蘑菇销售的全产业链。“之前,我们带动了60多户贫困户到园区打工,增加收入。但需要进一步引导贫困户通过种植蘑菇增加收入,但由于启动资金不足,推广难度较大。这个好政策可以说是恰逢其时。”

通过“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王庄村200户农户在自家房前屋后种起了蘑菇。村集体入股,企业统一提供技术支持和回收产品,通过线下销售、线上直播等方式扩大销售。“我们投一点钱,种蘑菇就行了,别的不用管。只要人勤快,风险很小。”杨对说道。

王庄村的庭院经济让王志飞的合作社去年增加了20万袋蘑菇的供应量。“年底,我们走访了所有种植蘑菇的农民。60%的养殖户希望扩大规模,其中10%的养殖户希望将300袋扩大到5000袋以上。今年打算增加净化车间、培养库等现代化设备,释放更多产能,小院落也能大有作为。”王志飞说。

充满自信-

“我的院子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

"他是最勤奋的一个。"在谈到老阳时,技术员杨武松挑起大拇指。“他要求很多,学得也很快。从他那里采集的蘑菇质量很好。”

杨武松是王庄村志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技术员。他每天上山收购村民的蘑菇,还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几天后,老阳种下了香蕈,并和他变得非常熟悉。老阳视蘑菇为珍宝,每天频繁进出蘑菇棚。邻居总能听到棚子上的篷布“咣当”作响。

“有一天,太阳很大,他给蘑菇棒注入了更多的水。第二天蘑菇黑了,让他很难受。在我给他指导之后,这种情况就没怎么发生了。”杨武松说。现在老阳总结了自己的经验。他拿出一个蘑菇和记者对比。“你看,蘑菇长到离蘑菇盖边缘指尖距离,最合适,肉也厚。”

去年,老阳的房前屋后不仅种了蘑菇,还养了几十只大大小小的动物。“自从老婆进城带孙子后,我就一个人住在村里,忙得天天有事。”老阳笑呵呵地说道。

老阳家的墙上贴着帮扶贫困户的责任卡。如果您有困难,可以直接联系帮助联系人。老阳很单纯,不愿意谈论困难。去年10月,帮扶干部刘文举在走访一户人家时,从邻居那里得知,儿子想在当地一所学校的食堂承包一个摊位,但没有启动资金。刘文举立即向村委会报告了这一情况。三天后,村上为他申请了“小额贴息贷款”。老阳感慨地说:“人什么都想到,怎么能不更加努力呢?”

在春节家庭团聚期间,老阳仔细计算了一下,他的总收入超过1万元。他把孙子叫到身边,给了他一个大红包。打开看看,200元!“往年我给的是10元,5元。我今年赚了钱。我必须先为我的孙子着想!”老阳说。

“短短一年时间,王庄村依托庭院经济,发展中药材1355亩,香菇大棚200个,畜禽1650头,成效显著。”杨转立说。

山阳县乡村振兴局局长杨小平说:“庭院经济是农联农的有效手段,它把‘方寸地’变成了‘增收园’,把‘沙石堆、柴堆、杂物堆’变成了‘小菜园、后花园、微型农场’。目前,山阳县已形成经营主体带动、具体政策支持、技术团队服务、销售渠道稳定、政策保险覆盖的“五有”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山阳县有3568户贫困户12488人发展庭院经济,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今年,蘑菇可以种在另一个棚子里."这些天,老阳精心“选址”,在一棵大树下为蘑菇棚安了个家。去年,他家的老核桃树卖了800多元。他在房前屋后种了20多棵核桃树。老阳充满了信心。“我家院子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

《人民日报》(2023年02月28日第13版)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开发式扶贫是谁提出来的,开发式扶贫的特点是什么":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2839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