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1510字,阅读全文约4分钟。
2013年多久乡东部塘子村被确定为立卡贫困村时,全村贫困发生率高达56.05%,超过全村人口的一半。经过5年多的脱贫攻坚,全村贫困发生率现已降至2.28%。预计年底全村脱贫,彻底摘掉“贫困帽子”,走向富裕之路。
村子的名字叫堂子村。虽然有一条河穿村而过,但所辖的8个自然村大多地处山区,村里高,河里面低。曾经,以靠地、微利为代表的一些山区村落的人畜,只能靠水窖里积存的雨水来饮用,发展生产只能靠天气来吃饭...此外,通往村庄的道路多为土路、沙路,部分村庄还与德裕相连。雨季到来,河水上涨,人们出行要“穿越山海”,生产的庄稼不能及时在集镇卖出去。大多数人贫困温饱,大多数房屋极其破旧。
历史的转折点是2014年该县脱贫攻坚战的开始。短短五年多时间,塘子村发生了一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我搬到了宜都和威居里村,相邻河两岸的一片平地。一进村就看到设计规格统一的小别墅,村里平坦干净的水泥路边种着芒果树。随便走进一户人家,第一眼就看到一个干净整洁的院子。
说起搬迁后的生活状况,村民罗满心欢喜。“以前老村房子烂,路难走。吃“无根水”是一个人背上的负担。现在新房子真的很好,用上自来水也很棒。”
塘子村在推进扶贫过程中,优先解决群众住房问题,结合本村实际,按照“应改尽改”的要求,对村内现有危房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以“一户一策”的方式快速推进危房改造;目前,两村61户224人已全部迁入,拆迁户旧房按照“增减地”、“一户一宅”的要求全部拆除,恢复为耕地。
说起道路交通,与德苴乡集镇一河之隔的罗来地村支部书记罗开贵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2015年,罗来地村一位孕妇即将临盆,但她来到河边,看到河水太大,过不去,于是呼唤掌声的救护车只好停在河对岸,大家只好着急,等河水退去,才顺利过河。
说完,罗开贵指着新建的“民乐桥”,感慨万千。“现在,当这座桥建成后,你再也不用担心过河的问题了。就算雨季来了,大家的烤烟也不会因为收购期的推迟而卖不出去。”
一年来,塘子村紧紧围绕百姓思想,依托扶贫项目资金支持,全力推进以路桥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百姓出行问题。完成6条村级公路升级改造,里程26.2公里;新建成的民乐桥、塘子桥、花雨洞石拱桥、李越桥等,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交通条件,部分村组“晴天不下雨”的局面得到了根本扭转。
人要致富,产业必须发展。塘子村在进一步推进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结合本村实际,引导群众自发调整产业结构。2018年以来,共向126户建档立卡农户发放小额贴息贷款640万元,支持他们大力发展以生猪、肉牛为主的养殖业和以烤烟、山核桃为主的种植业。
目前,全村10头以上养猪户146户,成立了肉牛养殖合作社,成员42人,向成员发放9户225万元肉牛养殖贷款,帮助3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协调贷款5万元入社,每户每年可享受3000元分红。
在宏盛肉牛养殖场,养殖场负责人余红仙向我们介绍:“目前我们养殖场已经饲养了116头鲁西黄牛,我们会按照和养殖户的约定及时给他们分红。”
在加快产业培育的同时,堂子村还积极引导和动员群众外出务工,实现转移就业397人,劳务收入达725万元,使群众增收途径更加多样化,致富动力更加强烈。
吐温|姚永嘉
编辑|欧阳李星
审核|欧阳李星
终审|李武华
签发人:李武华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奔跑吧白糖,奔跑吧泥塘":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3235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