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绿地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绿地金融官网

绿地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绿地金融官网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中经财经:关注我!

在城镇化、人口和产业转型的新阶段,各房企都加快了金融布局。绿地金融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地金融”)也是其中之一。

作为绿地控股(600606)旗下全资战略财务投资平台。SH),金融行业是绿地控股的重点产业板块之一。近年来,绿地控股积极打造“投资+投行”全金融产业链,实施“大金融”发展战略:深度介入和独立参与包括金融资产管理、信托、投行、小贷公司运营等业务。2016年全年,绿地金融实现净利润36.95亿元,对绿地集团利润的贡献超过1/3。然而,随着金融监管趋严逐渐成为主基调,传统房企在新形势下的困境正在逼近,绿地控股大金融战略的成效有待观察。

与此同时,央行正在酝酿金融控制监管措施。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有可能要求金控平台采取许可设立、净资本约束等监管工具,提高金控集团的生存门槛。

“大金融”战略

虽然在核心金融牌照的获取上仍需努力,但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辐射力的金控集团正在形成。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发现,成立于2011年的绿地金融,通过对外投资的方式,已经投资了57家企业进行资产管理和股权投资。同时,在业务覆盖上,陆续加大了金融机构的投入,成立了包括房地产基金、M&A基金、产业基金在内的各类基金。准金融业务发展方面,小贷公司4家,金融资产交易所2家,7家公司获得私募牌照并完成备案。

截至2016年底,绿地金融总资产超过525亿元,管理资产规模超过1000亿元。根据公司在官网的描述,绿地金融的目标是在三到五年内通过发起和收购获得包括保险、证券、银行、信托在内的全金融牌照,逐步完善大金融全产业链布局,成为细分行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性金融服务集团。

记者注意到,2015年4月绿地控股借壳上市成功后,将“大金融”战略作为公司的重要战略。“大金融是公司近年来的重点产业板块之一。目前主要从事债权投资、股权投资、资产管理和资本运作。”绿地控股回复。

在经济新常态下,绿地控股希望通过“大金融”等多元化分支,发挥与传统行业的协同效应。除了绿地金融在这一年的快速扩张,2015年底,绿地控股还计划增加301亿元的金融战略。

从非公开发行a股的预案中可以看出,除了偿还90亿元银行贷款外,用于财务投资的募集资金总额与房地产投资接近,达到101.5亿元。在具体投资领域,主要分为设立投资基金、设立互联网创新金融公司、增资绿地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收购杭州工商信托股权、增资四个方向。

然而,5个月后,上述融资计划发生了变化。2016年5月25日,绿地控股对定增方案进行调整,取消了定增方案中所有金融业务的融资。

但这并没有阻碍绿地控股发展金融业务的决心。监管宽松,资本市场货币相对充足,绿地金融做了更多努力。先后参股十余家资产管理和股权投资公司。2015年,绿地控股宣布推出在线综合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Jike.com。绿地的投资产品“绿地地产宝”也正式上线。在收购核心金融牌照上,通过收购杭州工商信托近20%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此外,绿地控股、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和中国长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共同设立了以“国企改革、兼并重组”和“不良资产与产业投资”为主题的投资基金。

利润下降与成本上升

与绿地金融快速扩张相对应的是,2016年金融监管趋紧成为监管主基调。

受此影响,2015年,绿地控股上市后首个定增计划总募资额一度从300亿元下调至110亿元,并全部用于房地产投资。

除了公司的融资计划搁浅,公司金融板块的业务发展也受到了打击。公司金融行业相关数据显示,在连续两年的强监管下,2017年绿地控股金融行业仅实现利润20亿元。与往年相比,这一数据并不令人满意。

2016年,绿地控股金融行业实现利润39亿元,但增速大幅下滑。与2015年相比,2016年利润增长从289%下降到21%,2017年再次下降48.7%,利润只有20亿元。

更糟糕的是,绿地控股金融行业的营收与运营成本的背离趋势越来越明显。2015年至2017年年报显示,公司金融行业营业收入增速从119.3%降至-22。%,而运营成本却从-99.9%增长到了232.7%。

相比之前的扩张,绿地控股在金融布局上遇到了瓶颈。绿地控股对金融行业的经营规划也从“多措并举继续加快金融行业发展”转变为“适应新形势,梳理发展思路,寻找新增长点”,金融行业也从过去的快速扩张转变为巩固扩张。

对此,绿地控股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的书面回复中也表示,2017年,防范金融风险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公司大金融产业在做好上述常规业务运营的同时,调整战术,围绕重点项目聚焦资本运作。通过金融手段盘活现有资产和未来资源。在具体实施中,绿地与雅居乐进行战略合作,溢价出售绿地物业股权。推进国企混改等一二级市场联动的资本运作项目,参与东航物流混改。

即便如此,绿地控股的业绩依然靓丽。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2902亿元,同比增长17%;归母净利润90亿元,同比增长25%。2018年一季度实现营收748亿元,净利润34.9亿元,同比增长30%。

多元化布局

除了受到金融监管的限制,募资规模缩水,绿地控股在金融布局上依然活跃。

绿地控股2016年年报显示,房地产基金业务以一线和省会城市为主,年规模近百亿元;融资租赁业务深耕细分市场,年投资规模7亿元,增长300%;投资基金推出的这一年,联合多家金融机构在医疗、教育、大文化方面积极布局;也是在这一年,成功获得香港4/9号牌照,绿地(亚洲)证券成立,金融服务平台“集客网”上线。这一系列动作与之前固定的四大投资方向基本一致,如设立投资基金、布局互联网金融、加强融资租赁业务、获取核心金融牌照等。

金融领域的动作不仅是这些,绿地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在类似金融业务的开展上也值得关注。该公司包括两家金融资产交易公司、三家小贷公司和一家金融租赁公司。近日,公司旗下贵州绿地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推出的“高益”系列产品已成功发行至第六期。从“高邑1号6期”的产品描述中可以看到,该笔资金于2017年9月19日投资于上海红九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湖州南浔宏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投资1.8亿元。“高一号1期”自发行以来,六期产品累计发行金额已达1.8亿元。记者致电贵州绿地金融资产交易中心了解到,该项目是给开发商的绿地融资贷款,绿地员工和绿地控股董事长张玉良都买了。

基金投资管理作为绿地金融的重要融资渠道,配合公司多元化战略,正在向多个行业渗透。首只母基金太湖新城绿创东方母基金由绿地创基投资管理,总规模50亿元。根据在中国资产管理协会的公示,绿地创基投资目前有一只私募基金——苏州绿创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注册资本50亿元。

绿地可持续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也有两只运营的私募基金,分别是上海绿宇创格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上海绿爱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其中,前者参与了奇虎360的私有化,认购了七鑫通达和七鑫志诚的新增注册资本;后者参与认购弘毅八期股权投资基金,通过认购弘毅2015(上海)投资中心(有限合伙)获得基金权益。股权变更相关资料显示,上海绿艾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于2017年6月以2.1亿元收购2.78%股权。

此外,绿地金融还参与了资本运作、海外发行和新金融的发展。在轻资产的道路上,公司通过多个商业物业的资产证券化实现销售收入;新成立的财务部希望通过网络实现远程交易或通过互联网撮合交易,开拓市场空;包括公司设立的海外公司——绿地金融海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绿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绿地国际资本有限公司,也在积极发力金融业务发展。

绿地控股负债7550.8亿元。

绿地控股对金融行业的深度布局,有望为其长期战略的实施储备弹药。以2017年的业绩为例,虽然绿地控股表示已经“交出了一份全面复苏增长的亮眼成绩单”,但负债率高企、多元化战略受阻、整体毛利率偏低的现实依然严峻。在深度改革的转型期,公司加强深度金融布局,赢得公司的战略放松期至关重要。

2017年年报显示,绿地控股虽然总资产8485.3亿元,但净资产仅为934.5亿元,负债高达7550.8亿元,资产负债率为88.99%。即使扣除2374亿元预付款,负债仍高达5176.8亿元,扣除预付款后的负债与其净资产的比率仍高达5.5倍。此外,其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729亿元,其他流动负债101.6亿元。

虽然快速发展的金融领域遭遇了监管瓶颈,但绿地控股在金融行业的布局远未结束。公司“地产+金融+实业”的新商业模式还在进行中。

2017年12月18日,绿地金融与36Kr达成战略合作,绿地股交中心将与36Kr合作,为黑龙江省创业者和中小企业提供从信息到对接融资渠道、直接获得资金、解决办公场地及相关配套孵化等服务。绿地证券交易中心是黑龙江绿地股权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目前,通过上市投融资对接的企业已达883家,融资金额达7亿元。

中经财经是《第一财经日报》的微信官方账号,以财经新闻为主。其内容涵盖银行、保险、券商、基金、交易所等多个金融行业,每天都有很多原创文章产生,旨在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内容服务。

【版权说明】

本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绿地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绿地金融官网":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3441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