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人民日报
山东省东营市是黄河入海口城市,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黄河入海处,胜利油田崛起处。东营产业齐全,创新涌动。石化、橡胶、石油装备等行业在山东乃至全国都有重要影响。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快速发展,聚集了一大批人才导向型企业和高能创新平台。
随着人才的发展,事业也会蓬勃发展。东营市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不断加大人才工作创新力度。近日出台《关于新时期加强和改进东营人才工作打造黄河三角洲特色人才高地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人才40条措施”),推出40条含金量高、力度大的人才政策,贯穿人才“引、育、留、用”全过程,为人才发展提供全要素、全服务。
“人才四十条”重在吸引和聚集高层次人才和青年人才。对“一事一议”引进的专业人才给予最高2亿元的综合补贴。对自主培养或引进的国家级、省级人才工程人选,最高资助300万元。设立每年不低于1000万元的海外人才引进专项资金。增加青年人才生活和购房补贴。取得预备技师、高级工资格的高级技工学校或技师学院毕业生,纳入补贴范围。
“人才四十条”突出建设高能产业创新平台、科技创新平台、“双创”平台、城校合作平台、“人才飞地”五类平台,着力构建完善有力的人才平台体系。实施“引领平台建设计划”,围绕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县区共建一批专业人才引领、承担原始创新的高能平台,并给予不低于1亿元的资金支持。
“人才40条措施”鼓励创新创业,每年安排不少于2000万元的人才创新创业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取得标志性成果的青年人才和创办科技型企业的领军人才。国家级和省级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根据奖励类别不同,奖励100万元至1000万元。
“人才40条措施”坚持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成功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的中介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最高奖励50万元。聘请30名左右高层次“人才大使”,每年给予最高10万元的人才招聘经费和30万元的活动经费。对人才引进工作站,给予5-10万元奖励。开展“人才投资”、“人才保护”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扩大科技成果转化贷款单户企业规模至2000万元。
东营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创新拼搏,争创一流,各项事业发展持续加快。近日,以“黄河入海聚东营”为主题的系列人才引进计划启动,现场招聘活动举行,发布企事业单位岗位25800余个。同时,计划利用3年时间,围绕生态保护与治理、盐碱地综合利用、现代能源、先进制造业4个板块的人才需求,引进100名左右青年科技创新人才进入离职管理,统一选派到全市重点R&D平台和科研院所从事科技创新工作。
“人才40条措施”及系列引才活动吹响了东营打造黄河三角洲特色人才高地的集结号,诚邀天下英才来东营就业创业,共享高质量发展的甜蜜果实。
山东省东营市,2022年面向海内外招才引智。
人才引进总体规划
一、事业单位人才引进计划
(一)引进计划
1.专门引进高层次人才,急需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330名。主要采取面试、专业素质评价、绩效评价、专家评价等方式。
2.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458名。主要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
(二)引进范围
1.符合岗位要求者应为(往届)博士生、硕士生、本科毕业生;基层单位部分岗位要求放宽到高校毕业生。
2.引进人才应按每次公告规定的时间取得学历、学位及相关证书。其中,已在国外大学毕业者,还须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颁发的学历学位认证证书。
(三)报名方式
网上报名和现场报名相结合。引进公告详见东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东营市人事考试中心官网、山东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报考人员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报名方式。
二、青年科技创新人才集聚专项引进计划
(一)引进计划和范围
计划用3年时间引进100名左右世界知名大学博士生、国家“双一流”高校和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022年引进55名高层次人才,重点关注生态保护与治理、盐碱地综合利用、现代能源、先进制造业四个板块的人才需求。
(2)人才的聘用和使用
引进的科技创新青年人才与东营市高层次人才研究中心签订聘用合同,纳入离职管理,统一派往东营市重点R&D平台和科研院所从事科技创新工作。引进人才选拔服务期为3年,选拔期间实行“双重管理”。外派期间的工作业绩是职称评定、岗位竞争、考核和奖励的主要依据。选拔期满并考核合格后,选择回事业单位的,由市人才引进主管部门统筹安排;选择留在市重点R&D平台的,按有关规定享受市属企业引进人才的相关待遇。
(三)享受的待遇和补贴
引进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青年人才,使用东营离职制度,落实人事管理制度和工资福利政策。享受我市同期“双百人才引进计划”入选人员住房补贴待遇(五年内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分别给予6万元、3.6万元)。根据国家和山东省有关规定,对完成或转化科技成果做出贡献的青年人才给予奖励和报酬。
引进公告详见东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东营市人事考试中心官网。
三、主导产业、重点企业人才引进计划
东营是工业强市,工业基础雄厚。近年来,东营市委市政府加快石化、橡胶轮胎、石油装备等优势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积极培育壮大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构建具有东营特色和可持续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2021年,全市13家企业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16家企业入选山东民营企业100强。今年,全市企业计划引进各类人才2.4万人。
对于引进人才,除了企业的薪酬待遇外,政府还将为企业新聘的全日制博士生提供5年内每月4000元的生活补贴,硕士生3年内每月2000元的生活补贴,本科毕业生(包括已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技师学院预备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3年内每月2000元的生活补贴, 并对专科毕业生(含取得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在三年内每月发放300元的生活补贴。 对“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生活补贴在相应标准上增加50%。
(1)石油化工行业。原油加工能力达7400万吨的东营市,是山东省着力打造的“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核心区,石化产业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近期,87家石化企业发布了3456名人才。以下是四家重点企业的岗位要求:
公司名称、职位名称、需求数量、教育要求、专业要求、工资(人民币)
港博士40,山东海科化工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山东石大盛华化工集团有限公司R&D工程师、化工单元操作工、设备工程师等大专岗位70余个,化工、机械专业7000余个。
山东万通石化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化工操作、油气储运、钳工/电气/仪表、化学检验岗、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专业本科6500余人。
东营华泰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有化工技术管理、技术研发、化工DCS总控岗等专科60余人,化工工程与工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6500余人。
(2)石油设备业。东营拥有全国唯一的采油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中国最大的石油装备制造基地。近期,99家石油装备企业发布人才2193人。以下是三家重点企业的岗位要求:
公司名称、职位名称、需求数量、教育要求、专业要求、工资(人民币)
山东柯睿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海外业务代表岗5名本科以上学历,10000多名外语及文学、经济与贸易。
山东李咏精工石油设备有限公司拥有十多个数控操作岗位和一万多项数控技术。
胜利油田盛基石油装备有限公司机电专业8500余人,本科技术岗位10个。
(3)橡胶工业。东营市子午线轮胎产能1.94亿条,全球轮胎75强中有8家轮胎企业。近日,36家橡胶轮胎企业发布807名人才。以下是四家重点企业的岗位要求:
公司名称、职位名称、需求数量、教育要求、专业要求、工资(人民币)
山东华盛橡胶有限公司拥有材料开发工程师、轮胎力学研究工程师、轮胎性能测试工程师等30多个大专职位,材料、物理化学等7000多个职位。
东营宏润橡胶有限公司压延作业、成型作业、硫化作业岗位30余个,轻工岗位10000余个。
山东永盛橡胶集团有限公司技术、设备运维岗位39个以上,环境、机械、业务管理岗位6000多个。
山东金宇轮胎有限公司工艺技术装备技术岗位22个,化工技术、机械设计5500多人。
(4)新材料产业。目前,东营的新闻纸产能位居全国第一,是全球最大的新闻纸生产基地。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高端纳米级电子陶瓷材料生产基地。近日,17家新材料企业发布了435名人才。以下是四家重点企业的岗位要求:
公司名称、职位名称、需求数量、教育要求、专业要求、工资(人民币)
山东华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化学化工本科8000多。
山东海科鑫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技术与生产工艺本科60个,材料与环境工程本科9000多个。
山东国瓷功能材料有限公司拥有R&D、技术和质量工程师等160多个本科岗位,机械和自动化工程师等7000多个岗位。
胜利新大新材料有限公司现有化学、材料、法律、工商管理等专业研究生7000余人。
(5)有色金属工业。东营市阴极铜产能94万吨,居山东省第一、全国第四,轨道交通、风电用电磁线产能居全国第二。是“国家铜及铜制品产业名牌示范区”和“国家火炬计划铜冶炼及铜制品深加工特色产业基地”。近日,12家有色金属企业发布了85个岗位。以下是三家重点企业的岗位要求:
公司名称、职位名称、需求数量、教育要求、专业要求、工资(人民币)
东营嘉阳精密金属有限公司现有机械、材料、环境科学本科9000余人,包括加工技师、销售、安全环保岗。
山东兴鲁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现有机械、材料、化工制药、采矿等专业本科6000余人。
东营泰丰精密金属有限公司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加工中心操作、数控技工岗位大专以上13个,6500多个。
(6)生物医药产业。东营拥有药品生产许可证企业15家,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企业7家,医药中间体及其他相关产品企业11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获得发明专利113项,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24项。近期,44家生物医药企业发布了905个岗位。以下是两个重点企业的岗位要求:
公司名称、职位名称、需求数量、教育要求、专业要求、工资(人民币)
东营天东制药有限公司拥有药学、化工、药学等专业本科8000余人。
新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拥有药学R&D工程师、R&D实验、生产技术等岗位150余人,化学、生物、药学、化工、工艺等岗位6500余人。
引进公告详见东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及“选择山东”山东大学毕业生求职招聘云平台。
来源:《人民日报》(2022年5月31日第16版)、中共东营市委组织部、东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黄河入海才聚东营政策,黄河入海才聚东营2023高校行":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3810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