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政部网站4月19日消息,为进一步减轻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负担,支持202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财政部、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近日联合下发通知,要求2023年国家助学贷款实行免息、延期偿还本金。
国家助学贷款是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公平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制度。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继续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无息和延期还本政策。此次下发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上述部署。
明确通知
免除2023年及以前年度毕业的贷款学生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根据国家助学贷款贴息政策,免除的利息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别承担。
对2023年及以前毕业的贷款学生应于2023年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本金,经贷款学生自主申请,可延期一年偿还。根据相关规定,助学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2年,延期贷款不包括罚息和复利,风险分类暂不下调。
国家助学贷款承办银行应根据调整后的贷款安排提交信贷信息,已提交的应进行调整。
新闻1+1
毕业生找工作要警惕陷阱。
礼物
正值大学毕业生求职高峰期。
教育部4月20日发布信息。
提醒同学们认真了解常见的就业陷阱。
做到“五防三要”
避免踩“坑”
教育部指出,求职要强化防范意识,“五防”要主动规避陷阱。
一方黑中介
“黑中介”是指非法机构以职业介绍为名,向求职者收取高额中介费,却找借口拖延或直接不履行合同。凡在求职中遇到此类情况,应立即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或公安机关寻求帮助,并拒绝支付相关费用。
第二,防止乱收费
“乱收费”是指用人单位或中介机构收取报名费、体检费、培训费、押金、工作保障费、资料审核费、服装费等费用。以就业为名,然后以各种理由拒绝毕业生入职或中途退出。任何人在求职中遇到这样的情况,都要谨慎,拒绝缴纳入职前要求的各种违规费用。
三方培训贷款
“培训贷”是指一些机构以高薪就业为诱饵,承诺毕业生培训后就业,但要借钱交培训费。个别公司人员甚至教如何使用贷款软件。求职中遇到这种情况,切忌贸然借钱支付相关费用,要核实招聘企业的工商登记和企业信用信息。
四防有偿实习
“带薪实习”是指一些机构向毕业生承诺提供行业内高薪的实习岗位,但毕业生需支付相关服务费。任何人在求职中遇到这样的情况,都是不相信没有任何要求且薪资异常高的招聘信息,拒绝支付相关费用。
五防非法传销
“非法传销”是指组织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其购买商品,谋取非法利益。在一些短视频平台,有所谓的“校园创业”视频账号,吸引大学生付费加入,其实就是不断发展下线,收取费用。凡是在求职中遇到主办方收取入门费,让参与者通过层层发展人员获得报酬的,要立即远离。一旦发现可疑或被骗,立即拨打110。
此外,教育部还提醒求职者牢记“三要”秘诀。
首先,我们必须增强工作保障意识。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就业指导和安全教育课程,增强识别就业“陷阱”的意识和能力,不走所谓的“求职捷径”。
第二,一定要使用正规的求职渠道。
毕业生可通过全国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高校就业网站、国家就业平台等国家相关部门、地方和高校校园招聘等正规渠道获取就业信息。
第三,要用法律维护就业权益。
了解与就业相关的法律知识,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如果在求职中确实遇到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应积极收集、保存相关证据,及时向学校求助或向公安机关报案。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免息延期什么意思,明确了!这类贷款免息,延期偿还可以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4248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