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贪吃蛇事件,放一下贪吃蛇

贪吃蛇事件,放一下贪吃蛇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二三四五(SZ.002195)年末核销的2.7亿消费贷款坏账,抹去了2014年以来所有有完整会计记录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利润。加上2017年上半年计提的1.24亿元坏账准备,预计2017年共同基金业务计提和核销的坏账损失近4亿元。

2017年是二三四五进入互联网金融和消费贷款的第四年。随着公司互联网金融业务和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风险在这一年开始凸显。

吃明年的食物

相比2017年将跑道切换到互金业务的a股公司,二三四五凭借互联网出身的基因优势,早在互金业务方兴未艾的2014年就开辟了业务的第二战场——平台网贷。2014年8月,二三四五贷王平台上线(早期平台名称为“隋欣贷”),平台公司载体为“上海二三四五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数据显示,2015年互金业务实现销售收入913万元,利润-731万元。2016年,互联网金融服务实现销售收入2.06亿元,净利润1.11亿元。

2017年2345计提大量坏账准备。仅今年上半年就计提坏账准备1.24亿。半年时间,坏账吞噬了互金业务2016年的利润。

2017年下半年,公司对M4某资产包逾期(借款时间4个月以上,含4个月)计提坏账准备2.7亿元,并于年末核销全部坏账准备。导致2017年上半年实现的互金净利润2.39亿元再次被吞噬。

根据公司公告,2017年12月27日,公司子公司与广西广投签订了《债权转让协议》,以528万元的对价转让了该笔原值约为2.7亿元的应收资产包。

1月13日,公司回复交易所问询函的公告显示,应收账款转让导致应收账款账面原值减少2.7亿元,核销坏账准备2.7亿元。这些应收款项100%计提坏账准备对应的期间为2017年7月30日至2017年11月27日。

即上半年计提坏账准备1.24亿元后,下半年计提坏账准备2.7亿元,年末核销。合计影响互金业务2017年利润4亿元。

2015年、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共同基金业务营业收入分别为914万元、2.06亿元和5.46亿元,业务规模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但在高增长的背后,提前实现的利润被后期计提的逾期坏账所吞噬,吞噬的周期也在加速,从一年到半年。

备注:2345年互联网金融服务收入数据

共同基金业务

2017年上半年

2016年

2015年

营业收入

5.46亿

2.06亿元

914万元

净利

2.39亿

1.11亿元

-731万元

前赴后继

2017年2345公司玩的“吃蛇”游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整个互联网金融业态,尤其是小额消费贷款和零散客户现金贷的盈利模式——当前业务规模产生的利润足够大,可以覆盖之前业务沉淀的坏账,从而保持现金流和利润为正。

但风险在于,不断扩大的业务规模意味着同样规模的坏账将以同样的比例产生。一旦业务规模扩张触及行业天花板,这种盈利模式将被关闭,这在专注于分散、小额网贷业务的公司尤为明显,因为后者面临数万笔应收账款,单笔催收成本高,催收效果低,最后只能作为坏账处理。

二三四五在对交易所监管函的回复中提到,根据公司对历史经验的统计,借款超过4个月的应收账款实际还款率极低。据公司披露,这个2.7亿的资产包是针对个人的消费金额在5-5000元的产品,涉及交易18.51万余笔。

实际上,这个2.7亿元的资产包,从345接手合作金融机构并核销以来,只收回了183万元。公司称,“虽然公司或公司委托的第三方机构多次通过短信、电话等远程方式进行催收,但有关债务人继续履行的意愿或能力较低。”

虽然之前e租宝被查,钱宝网实控人自首,后来红岭创投宣布清算旗下共同基金平台(红岭创投的业务主要是大标的),二三四五计提大量坏账,但依然没有阻止上市公司拥抱共同基金业务。2017年以来,仅a股市场就有三元达(SZ.002417)、民生金科(SZ.002647)、巨人网络(SZ.002558)等公司相继转型或注入互联网金融业务。在全球资本市场,中国金融科技公司落地的案例越来越频繁:10月,趣店在纽约成功上市;11月,和信贷在纳斯达克上市。尤其是在趣店赴美上市的成功示范下,这种趋势显然没有停止。

趣店上市前后,路透社的分析数据显示,中国家庭负债收入比较低,消费贷款普及率仅为7%,而美国为20%。高盛预测,2020年消费者相关的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将达到31.6万亿人民币(2016年为13万亿人民币)。

一方面是潜力巨大的金融需求,一方面是信用体系不健全导致的行业高风险;一边是互金公司和互金业务不断登陆资本市场,一边是类似2345年2017年表现的巨额坏账准备。2018年和2019年,互金行业将继续上演双日大戏。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贪吃蛇事件,放一下贪吃蛇":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4879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