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困难群体就业存在问题

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困难群体就业存在问题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广西新闻网河池8月6日讯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创新高,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河池市宜州区高度重视困难群体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通过全面布局基地、量体裁衣式帮扶、丰富就业活动“三项措施”,帮助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就业基本盘,巩固脱贫成果,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全面搞清楚底数,做到“两懂两掌握”。宜州区人社部门牵头,与乡村振兴、教育等部门沟通协调,完善雨露计划学生信息共享机制,利用好劳动保障助理员、第一书记、帮扶员力量,通过上门、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对辖区内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进行集中走访和走访,摸清贫困家庭新增劳动力底数,掌握进入职业院校意愿;充分发挥高校作用,摸清尤鲁计划应届和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同时,在全面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名单和就业率指标分解到乡镇,乡镇利用网格化工作机制逐户逐人核实,摸清基本信息、就业需求、就业状况等类型分类管理,动态更新就业情况。同时,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作用,建立岗位需求清单,主动做好工作。2021年以来,宜州区已有964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进行了实名登记,其中弱势群体高校毕业生366人。

量身定制帮扶,实现“1+N”联动服务。要根据困难毕业生的不同原因和特点,充分利用帮扶联系人长期与困难家庭打交道、沟通容易的优势,通过个别谈心、个别咨询等方式,有针对性地为困难毕业生提供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技能等方面的指导,帮助他们了解自我、关注就业形势、掌握就业政策、更新就业观念、调整就业预期,实现“贴心人”帮扶服务。根据帮扶单位的职能特点,为困难群体高校毕业生定制“打包式”联合帮扶措施。比如,推出“人社金融政策”组合,委托金融机构为贫困户产业项目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小额贷款、保险费补贴等惠民政策,引导暂时找不到工作的困难群体毕业生自主创业、发展产业项目;将推出“人-社会+教育支持”的组合。针对高校毕业生学费补偿、助学贷款补偿、特岗教师等政策问题,教育局将进行政策征集和解答,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正确引导毕业生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同时,整合人社部门和行业部门的就业扶持政策,通过QQ群共享、电话回访等方式,优先为实名登记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订单式”政策咨询和就业指导服务,形成人社部门主导、多部门参与的“1+N”帮扶模式。2021年以来,累计为964名实名登记的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3次以上,其中为贫困群体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5次以上,宣传就业创业、跨省工作补贴、社保缴纳、劳动法规等政策100余项,推荐就业岗位1600余个,实现了常态化帮扶个性化。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整体离校率99%,贫困群体高校毕业生就业率100%。

丰富就业活动,积极发挥服务作用。灵活多样的小范围、多频次专场招聘活动,借助“雨露计划”、“春风行动”等活动载体,通过家访、送政策、送岗位等方式,积极为用人单位和困难群体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搭建供需平台,促进困难群体高校毕业生稳定就业。目前,该区已举办6场高校毕业生招聘活动,已完成2023届252名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审批,待拨付金额364896元。在常规QQ服务群的基础上,先后推出宜州人才市场、宜州公共就业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宜州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官方Tik Tok,并在区媒中心、宜州论坛、微宜州等平台联合推广或直播在岗、非接触式面试等新模式,持续为困难群体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截至目前,共推送17458条帖子;为5000多人提供了岗位宣传、政策宣传、实名登记指导等服务。针对本地区安置区困难高校毕业生集中的情况,为方便就近实习,在同福安、阳光丽园安置区附近设立了7个就业实习基地,每年开发80个多元化实习岗位,优先接收安置区高校毕业生参加实习,公示保留率补贴,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补贴和社保补贴到基地,提高基地留住实习生的积极性。目前,实习基地组已接纳40余名安置区高校毕业生参加实习。(邓晓雯)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困难群体就业存在问题":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5693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