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是他们最不想回家的时候。因为他们的家人、朋友、同事或者通讯录里多年不联系的人都收到了他们“欠费将被起诉”的短信。深陷网贷泥潭,他们不止一次想过自杀。
M先生在催收行业工作了四年,后来一直致力于帮助被暴力催收的人维权。谈及退出催收行业的原因,M先生说,“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去成都一个受害人家里拜访,几个债主把当事人扣留在酒店里打了一顿。后来听说当事人又被强奸了。”M先生说,他见过太多没有底线的金融乱象。
被朋友拖入网贷泥潭,亲戚朋友都被电话骚扰。
家住山东青岛的小吴已经两年没睡好觉了。
2021年4月,一个朋友的丈夫因为生意亏损,面对朋友借钱的请求。当时手头没多少钱的小武通过网贷借了6万多,给朋友救急。没想到拿到钱后一个多月,朋友就把自己拉黑了,失去了联系。
“我必须帮助她,她曾经帮助过我。她把我拉黑后,我就联系不上了。”面对突然失踪的朋友,小只能独自承担网贷欠款。当时她一个月只赚4000元,但一个月需要交6000元。她不敢告诉家人,只能继续从朋友发来的一堆网贷平台链接上借款。
“分期好,分期e,即刻融资...很多平台的名字我都记不住。这些平台都有手续费,服务费或者担保费。比如你借500块钱,他得让你还7000多。”为了还贷,入不敷出的小吴看到可以贷款的平台就申请了。东借西借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背负着众多网贷的小武征信出现问题后,她最害怕的事情来了。
面对铺天盖地的催收电话和短信,焦虑很快充斥了小武的生活。2021年7月,小武开始日夜失眠。她害怕坐牢,开始在网上搜索欠债不还的结果。
“他们不仅给我发短信,还发给我老公和我同事。”小吴几乎每天都会收到所谓的“调查通知书”。其中一条消息提到“2022年4月25日上午,杭州仲裁院对网络银行信用透支违约一案进行诉讼仲裁。”
此外,小吴的丈夫甚至收到了一条莫名其妙的短信,“xxx,你马上带着身份证来菏泽综合办,急着找你核实!”
对此,小吴表示,她和丈夫一直在青岛生活,从未去过菏泽。发短信的手机号码是济南的,很可疑。小吴报警后,被告知没有什么好办法。“要么还钱,要么换手机号。”
2023年春节前,一个催收电话打到小武老公办公室,单位领导Tik Tok留言说她老公是老赖。
当小吴欠钱的秘密被人知道后,她和丈夫出奇的平静,没有吵架。但这种平静让小吴喘不过气来。“很多时候,我都不想活了,真的。”
高额的利息让小吴麻木了,现在她的欠款已经累积到了几十万。小吴说,她一直在努力赚钱还债。她唯一的奢侈就是不打扰她的家人和朋友。
被催收逼报警,却苦于证据不足。
家住沈阳的小资和小武是在微信群里认识的。他们互相鼓励,努力生存。
小资在沈阳有自己的店,通过电商做服装和日用杂货生意。虽然生意不大,但我一直过着比较幸福的生活。2020年,因为种种原因,小资的电商业务被迫停止。后来情况好转后,小资为了进货,在某知名社交平台下推广的网贷平台借了网贷。
“第一次借了6000,分12期还了8000多。”因为是救急款,所以有些利息是可以接受的。2022年11月,小资越来越无力,店铺开了又关,关了又开,网贷因病住院逾期。小资只能和网贷平台协商延期办理。
今年6月初,小资从亲戚那里得知,亲戚朋友都收到了她欠费的短信。让她不解的是,她的手机一直正常开机。为什么对方不联系自己?
后来,小资因病失业在家。住院期间,她接到了对方付费电话。小资求平台宽限几天。小资告诉记者,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最让她无法接受的是,对方为什么要爆她的通讯录。很明显,我们已经协商好了,并且正在努力偿还。小资说,她曾就催收一事报警,但被告知需要自己提供证据。“如果我能提供证据,我会起诉的。我只是一个普通公民。”
不久前,小资从亲戚那里得知,她连续两个月每天都收到欠费短信,但怕她压力太大,没有告诉她。听到亲戚的话,小资彻底崩溃了。“当大家都知道自己欠钱的时候,就真的不想活了。”
小安在贵州从事美容工作,也是团里的一员。
2020年,小安因为手受伤,一年没上班,后来单位不景气。为了弥补房租和生活费,小安经网友介绍,多次借款后,越借越多。现在小安欠了十家网贷平台,总负债近十万。
“都是第三方平台。我试图和他们协商停止分期还款,但无济于事。今年过年前,他们弄坏了我的通讯录,甚至打电话给我的单位领导。我姐夫刚和我姐结婚七天,我没有他的微信。他收到一条我欠的短信。”小安说,当父母、兄弟姐妹、亲戚和同事知道他们欠了钱时,每个人都不敢接电话。无奈之下,小安向亲戚借了2万元来还债,但她发现这些钱远远不够。
如今,小安不敢回老家,因为家里人都知道她欠债了,不仅是网贷,还有民间借贷。“我不敢联系我的家人。我妈和弟弟还在医院,没脸回去。”
员工采集:有手段获取整个户口本的信息。
L先生从事收藏行业7年,先后在三家公司任职。他说平时的工作和社会上大多数企业一样,朝九晚六有一个小时的午休时间。
“每天,我们都会收到很多银行的逾期账款。我们公司100多人,每人1000户左右。”L先生介绍,因为公司做的是全国业务,每天需要整理各个省份的信息,然后通过一些手段获取他们的个人信息。作为第三方催收公司,订单一般分为两种。银行一般只和正规公司合作,比如美团、蚂蚁花呗。银行会把欠款的20%作为利润给公司,催收人员会根据付款的多少拿到一定的比例。
L先生介绍,拿到债务人的手机号和身份证号后,他会直接给号码所在的电信运营商打电话,要求查询其名下是否有其他手机号,更换后就可以拿到债务人的新号码。然后通过一些技术手段,锁定债务人的ip,然后给债务人的单位打电话。L先生说,如果联系不上我,我会优先考虑他们借钱时预留的紧急联系人。L先生说,一般情况下,只给债务人或其直系亲属打电话。“在常规手段无法获取联系方式的情况下,我们也有专门的渠道。200块钱就能买到一个人的信息,但具体方法我说不上来。”
另外,L先生介绍,他曾经在一家有暴力催收行为的公司工作过。当他知道了债务人的身份证号码后,就可以通过他的身份证确定他所在的省市。“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得到整个户口本的信息,然后我们会派人到这个常住地挨家挨户去询问他是否认识这个债务人。街道办、村委会都会问。”
一些女孩被贷方殴打和强奸。
M先生在收藏界工作了四年,主要从事“田野工作”。退出催收行业后,他一直致力于帮助被暴力催收的人维权。
谈及退出催收行业的原因,M先生说,“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去成都一个受害人家里拜访,几个债主把当事人扣留在酒店里打了一顿。后来听说当事人又被打了,还被强奸了。”M先生对此感到震惊。另外,他见过太多没有底线的金融乱象。他说,“很多绝望的人有时会选择裸贷,但往往缺乏辨别能力。按照出资人的要求拍了很多视频,没拿到钱,还背上了贷款。”在看过太多暴力催收手段后,M先生决定退出这个行业。
如今,M先生一直在网上寻找被暴力催收的债务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维权。M先生告诉记者,他帮助债务人收集短信、录音等证据,每天向监管部门举报。“目前仍有20多名遭受暴力催收摧残的债务人向我求助,但通过举报等方式维权的效果并不太好。”
m先生建议,年轻人有能力就不要借钱,不要靠放贷支撑贷款。
律师:非法讨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北京史静律师事务所的孟博认为,非法集资是不可取的。孟博说,根据刑法规定,使用暴力、胁迫手段的;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侵入他人住宅的;威胁、跟踪、骚扰他人收取高利借款所产生的非法债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办理“软暴力”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也对征集“软暴力”进行了负面评价。
孟博说,合法债务的催收也要符合法律法规,法律底线不能突破。同时,应建立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机制,有效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
孟博建议,消费者要诚实守信,充分考虑自己的实际需求和还款能力,理性借贷,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文中小吴、小资、小安、L先生、M先生为化名)
作者:新黄河记者编辑:关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暴力催收真实事件,那些暴力催收的真实事件":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6464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