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千禧唐梅
在祖国的西南边陲,澜沧江边,云南大营山脚下的阿瑶寨,一座新发现的千年古美已经修复完毕。村民们被鲜艳的五星红旗簇拥着,以独特的方式站在老李树下,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中国美术学院唐剑教授从小就喜爱梅花。他游遍了全国,还画了寻梅的梅花。十几年来,唐建几乎每年都在云南。他曾游遍云南向梅,并在昆明、安宁、晋宁、永平、剑川、洱源、丽江、大理等地探访过古美。近五年来,唐鉴在博南山发现了六棵古梅树,树龄超过500年,均为未发现、未记载的古梅。唐鉴,寻梅,探梅,画梅,护梅,乐此不疲,故称“梅痴”。
这一年的初春,唐剑和梅油公社的周显泽、段、庄明海等朋友在博南山发现了这只千年古梅。发现之初,由于地理条件所限,老美满目疮痍,随时有被风雨折断的危险,急需抢救保护。唐鉴急了,多方申诉。他的真诚感动了梅里的乡亲们。永平县委书记阿泽信高度重视。副县长杨乐经过多次实地调研,积极采取措施,提出了具体的保护实施方案,多方筹集专项资金。保护工程很快开始了。目前,美优公社新发现的6株古梅树已被列入保护名单,与花桥袁枚相映成趣,形成了我国罕见的古梅群。
这棵古梅树应该是树龄在1000年以上的唐梅,属于李中的宫粉品种。据它的主人杨说,她的祖先是在明朝洪武年间从中原迁到这里的,至今已有20多代,600多年的历史了。她小时候喜欢爬树摘李子,经常躺在树干上睡觉。据家里的老人说,老梅几百年来都是这样,一直没有明显的变化。虽然老美历经沧桑,历经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但她依然身高15米以上,冠高16米以上。她每年还能结200多斤李子。据村民回忆,古美因为地理环境恶劣,保护意识差,损毁严重。原来是一本有四个分支的书,现在只有一本有两个分支的书。经过科学分析论证,初步认定为千年以上的唐梅。当然,古美的确切年龄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为了给国庆献上一份厚礼,美优公社的周显泽和段夜以继日地工作。经过清洗、消毒、防虫、支护,恢复了古树,修整了观光古道。千年久美吉献上吉祥的礼物,祝愿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千年古梅 梅州市,千年古梅怎么写":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6550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