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绷紧这根弦。不能停,不能大意,不能放松。”
如期完成扶贫任务,不断巩固扶贫成果,是一项突出而重要的政治任务。无论是完成脱贫任务、巩固脱贫成果还是建立稳定脱贫成效的机制,核心指标都是贫困户“一标两保三保”是否稳定实现。这是衡量扶贫成效的金标准,也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虽然不少地方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出现了一些地方政策不接地气、措施不断变化、标准随意提高、过分强调痕迹主义、过分打造特色亮点的情况,导致一些基层干部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无所适从,有时抓眉毛胡子一把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工作找不到“靶心”,想干还是不干。因此,要树立问题导向,突出工作重点,把全面排查和精准落实有效结合起来,以“五查五促”为抓手,进行全面系统的排查体检,在“因人而异”中解决问题,在“因人而异”中锤炼作风,在“因人而异”中彰显成效。
检查扶持对象是否允许,促进基础工作再次扎实。以未脱贫“三类户”、贫困监测户、边缘户为重点,按照“三精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排查有无漏人、漏户,有无错评,核实各类信息,及时更新、更正、完善建档立卡数据,做到到户、到表、综合研判。调查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实现程度,特别是2019年前贫困户各项指标是否稳定达标,有无遗漏。在解决“三包”问题的同时,抓好到户产业发展和就业精准帮扶,限期逐项整改销号,确保各项指标稳定达标。对返贫风险高的贫困户和易致贫边缘人口,要加强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通过基层干部不定期跟踪走访、帮扶干部和农户自行申报等方式,及时了解家庭生产生活状况,对因灾害、疾病、意外事故等因素造成收入暂时困难或明显下降的,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
二是政策执行“不彻底”,保障措施加强。紧扣贫困县摘帽、贫困村退出、贫困户脱贫标准,全面排查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路网水电”等基础设施、基层治理、人居环境、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等方面存在的短板,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尽快补齐、加强管理。系统梳理各行业、各部门扶贫政策,根据贫困户致贫原因,认真检查“因人到户”政策落实情况。贫困户应享受的政策是否按标准及时到位,特别是医疗、子女就学、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等“两忧三包”政策落实情况,摸清有多少人还在失学,有多少人基本医疗得不到保障,有多少人住危房,有多少人饮水安全有问题。大力推进反贫困保险机制,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反贫困保险,对边缘户购买贫困保险,有效防范返贫和新贫困风险,巩固脱贫成果。
第三,检查收入增长的“稳定性”,巩固脱贫成效。全面检查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边缘户人均收入是否稳定,检查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是否稳定可持续。通过转移就业、产业带动、托底保障等措施多渠道增加收入,确保收入稳定性高于扶贫标准。千方百计帮助有意愿的劳动力找到工作,挨家挨户研究对策,提供“一对一”的帮助。要努力克服疫情对扶贫工作的影响,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就业,在企业复工复产、重大项目开工、物流体系建设等方面优先组织使用贫困劳动力。鼓励企业多从贫困地区特别是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招聘人员,“点对点”帮助贫困劳动力尽快回归岗位。规范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收入分配,确保80%以上收入用于公益性岗位和支付贫困劳动力劳务费;按照投入少、风险小、带动大、发展快的原则,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最大限度地让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促进贫困群众稳定持续增收;进一步扩大低保覆盖面,对真正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户,要尽一切努力予以保障;以增加贫困户财产性收入为重点,采取土地租赁、资金投入、合作帮扶等措施,深入研究用好小额信贷政策和企业扶贫政策,促进贫困人口持续增收;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整合资源,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和拓展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带动贫困户增收。
第四,检查帮扶措施“不实”,促进入户政策精准化。全面检查贫困户帮扶措施是否有针对性,帮扶措施是否持久有效,是否有突击帮扶。根据不同的致贫原因,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有劳动力的可以支持产业发展,外出或就近务工,有技能的可以依靠金融扶贫贷款自主创业。半劳动力或劳动力弱的群体,可以多设置保洁员、护林员、保安等公益性岗位,增加收入;对不能依靠产业就业帮助脱贫的特殊贫困人口,统筹实施养老、医疗、低保、救助等社会保障措施,实现应保尽保,保障其基本生活。以独居老人户、贫困人口等特殊群体为重点,运用道德、法律、家庭、行政等手段督促其与子女“同吃同住”。最大限度提高贫困人口集中供养率,保障其基本生活,避免漏评、错退的情况。加强扶贫,加强对贫困人口的思想教育和宣传引导,切实转变帮扶方式和手段,多途径动员贫困人口参与项目实施,多采取以工代赈、生产奖励、劳务补贴、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帮扶贫困户,防止政策“养懒人”。
五是查问题,“严”整改,提升工作水平。树立问题导向,对近年来在中央巡视、省级评估、督导检查、扶贫审计等中发现的所有问题进行全面审视和查处。,看整改质量高不高,效果好不好,有没有重复,有没有做。进一步深挖问题产生的原因,特别是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原因、工作作风问题、能力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全面排查干部懈怠思想是否得到根本扭转,畏难情绪、厌战情绪、闯关思想是否依然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是否存在,是否急于转移重心、转换渠道,脱帽后注意力和工作强度是否明显减弱,“一劳永逸、一劳永逸”问题是否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群众关心的问题是否得到及时答复和解决,扶贫领域的信访问题是否得到解决。 对查出的问题,逐项建立台账,严格核对销号,确保所有问题整改到位、整改好。
知者开始行走,行者知道该做什么。思路清楚了,措施明确了,剩下的就是加强作风建设,抓好落实。广大党员干部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灭楼兰不还”的实干精神、“以仅存的勇气追穷匪”的威势,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把握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决攻克贫困的最后堡垒,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创造不朽的业绩!(周口市扶贫开发办公室邓长峰)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五查五到位是什么,五查五促自我剖析":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7029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