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消费还贷那天两行泪。
远离过度借贷和消费的营销陷阱。
每日商报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任磊的网贷广告随处可见,手机一点就能贷到几万甚至几十万元。对于一些喜欢超前消费享受当下的年轻人来说,网贷成了他们戒不掉的“毒”,但高额的利息不断滚雪球,迫使他们过着“以贷养贷”的生活,就像本报记者采访的95后男孩顾念(化名),每天赚的钱都不够还网贷,最后在父母的帮助下“落地”,他发誓“再也不碰网贷”。但是有些人仍然在挣扎
监管部门一直在采取行动打击不良网贷。日前,中国银保监会网站发布《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关于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通报》称,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营销宣传夸大误导;产品定价管理不规范;不合规采集等七大问题,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权益。
提前消费,他过着“以贷养贷”的生活
98年出生的男孩顾念很早就出去打工了。2017年,高中毕业后,他选择了“打入社会”。离开家乡小镇,在繁华都市工作生活,顾念觉得自己在“飞”。过了几天,顾念发现身边的同事收入都不多,但吃穿都比他高档。少年的心憋不住了。
“可能是虚荣。那时候我年轻,网贷来得快。我随便点一下就能借到钱。”顾念告诉记者,当时他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开通了网贷链接,开了人生中第一次借钱。他的第一笔贷款是小赢卡贷款,借了23000元。当记者问他这笔钱具体用来做什么的时候,他回忆了很久,说记不清楚了。“反正吃喝玩乐都花了。”
很快,借来的钱花光了,还款迫在眉睫。顾念向分期乐借了9000块钱“救急”。但是,以贷养贷终究不是办法,慢慢的,他还是拿不出来。逾期对他来说是噩梦般的经历。“那时候白天上班,晚上在肯德基兼职。我每天工作赚钱,但是钱总是不够。截止日期过后,对方疯狂地给我打电话。我不敢接,只好把电话卡拔了。”
年轻的顾念,虽然只背了几万元的网贷,但对于自己的低收入,当时是处于一种“绝望”的情绪中。他说他再也受不了了,只能让父母把所有的债都还了。还款后,他卸载了所有的网贷平台。现在,他还在做着一份收入不高的工作,但他已经学会了踏踏实实地工作。“我真的不能提前借钱花。现在花钱很爽,还钱的时候会哭。”
几个电话下来,她一步步落入了网贷的“陷阱”。
在知乎上,有很多和网贷相关的话题,比如“网贷欠太多怎么上岸”“那些借了网贷的人后来怎么样了?”“网贷10W,月薪3K。我该怎么办?”很多网友深陷网贷。记者采访了90后女孩之一的小雯。她告诉记者,自己在接到几个电话后,不小心掉进了网贷的深坑。
小文说,她之前从未从事过这些网贷,也从未接触过。“去年10月,一个手机158开头的成都号码给我打电话,说我的征信有问题。一开始我以为对方是骗子。后来,他知道了我所有的身份信息。这样我就会下载各种网贷app。我下了好几单,只有舒适花的量下来了。”
得知小文有网贷额度后,对方开始“攻心”,称她的身份证信息被严重泄露,被带去注册助学贷款。她说国家抓助学贷款抓得很严,影响了小文的征信,可能会影响她以后的出行。然后,对方答应帮小文注销网贷。“就是骗我下载各种网贷app,先把钱套出来,然后他们再通过第三方刷回来。”可惜小文当时虽有疑虑,但还是一一照办了。她最后在安慰花上得到了9000元,分12个月。总共利息1788元,她需要连本带利偿还1万多元。
小文告诉记者,她每月工资只有4000多元,很快就被催收还款了。“安宜桦的收藏真的很吓人。我总是骚扰通讯录里的人给他们打电话。上次只是逾期一天,第二天早上就接到十几个电话,完全影响了我的正常生活。”小文心有余悸地说,“总之我会努力赚钱,还钱。我再也不会碰这些软件了。在这里也想提醒大家提高警惕。不要像我一样一步步被骗进网贷的深坑。”
精彩广告,银保监管重拳出击
“钱来得快,网上一点就能变成真金白银。”回忆起第一笔贷款,顾念说,层出不穷的网贷广告让他“迷茫”。记者调查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网贷随处可见。单纯刷视频,看网页,就会跳出各种消费贷款平台,以低息的名义诱导消费者借款。“最多36期慢慢还”“利息一天只要2元”“一键就能贷款”“手机号价值20万”……这些相对收敛后依然是广告。去年很多网贷平台被网友抵制,然后下架。
还有一些网络平台利用“土气”“奇葩”的广告词吸引流量,获取客户信息,过度市场贷款,带来严重的金融风险。银监会发布文件《网络平台诱导过度借贷风险警示》称,部分网络平台为获取大量客户,通过各种网络消费场景,过度营销贷款或信用卡透支等金融产品,诱导过度消费。针对这些过度借贷消费营销行为,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醒广大消费者,要坚持以实际需求为导向,树立量入为出的理性消费观,远离过度借贷消费营销陷阱。
事实上,监管部门一直在采取行动打击不良网贷。日前,中国银保监会网站发布《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关于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通报》称,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营销宣传夸大误导,未充分履行告知义务;产品定价管理不规范,个别服务定价不合理;联贷管理不规范,存在监管套利;催收管理不到位,存在不合规催收等七大问题,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权益。事实上,虚假宣传、暴力催收等现象已经成为网贷行业的“潜规则”。
实际利率是多少?
以低息的名义诱导消费者借款,但网贷的真实利率到底有多高?很多受访者表示根本没有统计过。其实目前分期乐的年利率是10.95%-17.88%。如果用最低利率来计算,借5000元12期的利息是301.5元。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用户在贷款中的利率会高于最低利率。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人曝光了安易华的年化利率,其利率高达35%。还有一位网友抱怨,小影卡贷款的手续费和服务费都加起来,年化利率差不多36%。
记者以某平台宣传的“日利率0.055%”计算,其年化利率高达20.075%。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产品号称免息,但会收取手续费,甚至更多。比如某股份公司最近在做活动,费率6.5%,一笔贷款分36期还。贴现后月息0.49%,年化利率10.87%。
我们来看几个大家熟悉的借贷产品的实际利率。腾讯微贷的年化利率高达16.425%,字体很小。比较显眼的宣传是“限时免息”“10000元31天只需139.50元”。JD.COM的借条利率也不低。在主显示页面上,借条不显示利率,甚至连最常见的日利率都不显示。只有点击取现限额,进入贷款页面,才会显示利率数据。白条年化利率高达23.725%。
所以,如果你想提前消费通过网贷享受当下,请先计算一下网贷的实际利率。快速拿到钱不代表不用还,不要落得个可悲的“网贷奴”的下场。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一天利息2.6怎么算,借一万利息一天2块钱日利率":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7318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