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金伟北京报道。
林山金融事件尘埃落定。
4月24日,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微博“警民直通车-上海”通报,林山(上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简称“林山金融”)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涉案金额600多亿元。经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批准,开心钱庄法定代表人周伯云、执行总裁田京生、负责人陶等8人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批准逮捕。警方的报告指出,“林山金融”是一个典型的庞氏骗局,通过借新还旧来偿还之前投资者应得的本金和利息。
《华夏时报》此前报道,4月10日,林山金融总部被曝被上海警方突击检查,其高管被控制,员工被辞退。4月11日,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关伟通报称,4月9日,林山金融法定代表人周某某因涉嫌违法犯罪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已依法立案侦查。犯罪嫌疑人周某某等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通报称,4月9日,周伯云向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投案自首,称该公司向全国不特定公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已造成巨大资金缺口,无法支付投资者本息。公安机关立即展开调查。
本报记者注意到通报案例的六大看点:
1.涉案金额600多亿元。
2015年2月以来,犯罪嫌疑人周伯云在互联网上设立“林山财富”、“善林宝”、“开心钱庄”、“广群金融”等网络金融平台,销售非法金融产品,涉案金额600多亿元。
2.八人被捕。
截至记者发稿时,金融法定代表人周伯云、执行总裁田京生、开心钱庄负责人陶等8人已被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批准逮捕。
3.“线上”“线下”交易模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线下门店超过1000家。
经警方调查,“林山金融”利用传统门店推广和互联网营销相结合的“线上”“线下”交易模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自2013年10月以来,犯罪嫌疑人周伯云未经批准,在全国各地开设线下门店1000余家。在招募、培训员工后,通过广告、电话销售、口口相传等方式,向不特定公众销售所谓的“新岳影”、“新吉峰”、“新吉峰”。
4.制造“大到不能倒”的影响力来骗取投资者,骗取的钱会被实际控制人随意使用。
“林山金融”推出各种不同期限、不同收益率的理财产品,吸收公众资金,形成资金池,供周伯云等人随意使用。为了让“林山金融”这个公司看起来像个“大家族企业”,不惜重金大规模开设线下门店,给员工发高薪、高提成,同时做足包装宣传,在民众中营造“大到不能倒”的公司形象,骗取投资者的信任。
5、定性:典型的庞氏骗局。
经查,“林山金融”申报的投资项目不盈利。它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来偿还之前投资者的到期本息。久而久之,资金缺口越来越大,最终导致倒闭。
据此,“林山金融”是典型的庞氏骗局,已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下一步,警方将全力查清案情,追回涉案款项,维护正常金融秩序。
6.警方:最大限度挽回投资者损失。
警方提示,目前公安机关正在全力侦办此案,将最大限度挽回投资者的损失。请各地投资者携带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合同、投资及转账凭证等相关材料到住所地或实际居住地公安机关经侦部门或派出所登记报案,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调查取证工作。
《华夏时报》此前曾多次报道林山财经,并对其进行了回顾。
来自房地产
林山金融的法定代表人为周伯云。据悉,周伯云从2006年开始涉足房地产和建筑行业,先后成立嘉伦地产、龙盛地产等公司。2008年,他进入金融行业,在北京创办了高通荣盛基金公司。后来开始布局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领域,并于2013年创立林山金融。
林山金融注册于上海自贸区,注册资本12亿元,实收资本不详。是周伯云的个人独资企业。旗下拥有林山资产、林山科技、林山商务咨询等多家子公司,主营互联网金融信息共享、咨询服务、借贷咨询服务等金融服务。在北上广深等国内一二线城市设有分支机构,服务范围覆盖全国。
2015年前后,互联网金融热在全国掀起,林山金融开始搭上这趟班车。警方公布的善林宝、幸福钱庄(易宝贷)、林山财富三家平台分别于2015年3月、2015年6月、2016年5月上线。
第三方数据网贷之家数据,截至案发,林山财富待还余额201793.38万元,待收投资人41941人,待还借款人66885人;善林宝未偿还余额19242.81万元,需偿还投资人2947人,借款人4295人。幸福钱庄(易宝贷)未偿还余额51943.48万元,待收投资人12523人;待还借款人数为18088人。
除了林山财富和善林宝,林山金融本身也参与了多个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投资。根据田玉娥的数据,有12家注册公司为法人。由周伯云担任法定代表人的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推出了“指尖贷”APP。
其中,林山金融关联公司主要为高通荣盛财富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通荣盛”),两家公司均为周伯云控股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高通荣盛成立了多家有限合伙企业,从事新能源等领域的产业投资,更以参与安源客车项目而闻名。同时,高通荣盛投资了28家公司,旗下还有几个平台,比如鑫龙创投、梅玮贷(已关闭),还有一个众筹平台。
此外,上海广群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作为第一大股东,旗下有妙客互联网理财产品、快融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以及广群创投、广群理财。
做互联网金融
2016年1月,林山金融正式宣布与中国女排合作,并举行了隆重的签约仪式,众多著名女排队员到场。
林山金融董事长周伯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林山金融在践行普惠金融的过程中,尝试了很多创新的方式。此次携手中国女排,将互联网金融与体育跨界结合。相信这种创新的模式会给双方未来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帮助。
后来,林山财经参与中国女排高级赞助商,在央视黄金时段、纽约大卫甚至时代广场、伦敦希思罗机场投放广告,参与各种公益活动,成为林山财经的对外标签。
巨大的曝光率给林山金融带来了品牌知名度,也迷惑了大量投资者。而周伯云更是多次获得不同机构的奖项,成为一名努力拼搏、热衷公益的民营企业家。
与此同时,林山金融的门店开在全国各地,装修豪华以吸引投资者。沪上一位资深互金从业者表示,“林山金融只是花了200多万装修了一个前台,并不是因为自己的钱不疼”;
这类似于之前的e租宝和钱宝。他们喜欢高调地宣传和包装自己。林山金融从来不吝啬花钱包装自己。
除了搭上互联网金融的班车,林山金融还掀起了PPP的社会热度。
2016年起,国家开始大力推广PPP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模式),林山金融和周伯云开始看中PPP的社会效应。
由于PPP和互联网金融都是新生事物,有些模式还在探索中。
周伯云通过这两次热潮宣称,他非常看好互联网金融和PPP模式。“中国经济发展基本需要搞活实体经济,通过互联网把资金和实体经济结合起来是非常好的方式。尤其是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如果完全靠政府推动,效率可能更低,民间也推。通过PPP把政府和企业结合起来,这样效率最高。”
当国家发布第三批PPP示范项目时,林山财政立即宣布“PPP推广迅速、切实可行”随后,林山金融放出了“PPP成为互联网金融投资新选项”的声音但实际上,作为政府项目,PPP的收益率只有7%、8%,而林山财政往往为投资者提供10%以上的资金。
还蹭PPP的热点
林山金融多次公开表示,自2016年以来,一直在贵州及部分西部省市积极布局PPP项目。
根据投资方的合同,一家名为中药化建的公司映入眼帘。根据该公司在官网的公开信息,中药化建与多家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包括林山(上海)金融信息有限公司、高通荣盛财富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
2016年,林山金融声称参与贵州兴义路建设项目,总投资规模30亿,其子公司高通荣盛财富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贵州中耀华建建设有限公司提供回购担保
针对该项目,林山金融曾推出政府通产品,以贵州省政府信息为担保,中耀华建设为承建方,高通荣盛投资公司为担保,以高收益、资金稳定的特点吸引投资人投资。
但根据国家企业征信系统,林山金融并未投资该项目,属于虚假宣传。
2015年7月13日,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监察大队对林山金融作出55万元的处罚通知。
处罚书显示,林山金融在宣传材料中称“林山公司积极参与贵州兴义路建设项目的市政建设。目前公司参与规模10亿,项目总规模预计30亿”。事实上,当事人并未投资上述项目,宣传内容与事实不符。
线上和线下
警方通报称,林山金融利用传统门店推广和互联网营销相结合的“线上”和“线下”交易模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对于林山金融来说,要想让公众信服其宣传,除了在民众中打造“大到不能倒”的企业形象,还离不开庞大的线人队伍。员工推荐理财产品的主要依据来自林山金融的夸大宣传。
一方面做广告的包装宣传,一方面通过高薪高提成给员工很大的激励。为了把客户和员工逼疯,不仅投入自己的钱,甚至自己的亲戚朋友等等。林山金融界有相当一部分投资者来自他们的员工、他们的亲戚朋友等。这些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和养老钱。
从e租宝到钱宝网、林山金融,一个变化是增信渠道变得更加多元化。比如e租宝过去在主流媒体投放大量广告,可以吸引大型投资人参与。e租宝倒下后,主流媒体不再接受此类新金融投资的任何广告,所以这些投资来自各种网络媒体。
近年来投资领域的一个变化是,由于社会上普遍缺乏一个强大的投资公信力平台,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来自于微信社区、新媒体、线下熟人。这符合传统的熟人社会。通过熟人、朋友等朋友圈传播简单的投资收益图。在熟人的背书下,一个很简单的骗局也很难被识破,更何况林山金融已经被“上下”层层洗脑。
林山金融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地方监管机构也有过警示,但总体来说,还是存在一定的监管缺失,导致庞氏骗局经营三年,规模扩大到600多亿。
林山的钱去了哪里?
除了显示其在金融平台“庞氏骗局”上敛财,林山金融还涉足了涵盖新零售、房地产、汽车制造等多个行业的资金密集型投资局面。
一些钱可能会投资于房地产开发。
林山金融实际控制人周伯云从事房地产开发。2006年11月注册“天津嘉伦鸿业置业有限公司”,周伯云仍持有99.5%的股份。
然而这家公司却官司缠身,10次被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老赖)名单。主要原因是竣工前不能交房,拖欠工程款。因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起诉30余起,质疑项目投资难。
此外,邻居的便利和林山金融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官网信息显示,邻里便利店隶属于邻里之家(北京)商贸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5月5日。不难发现,担任这家公司监事的向建安是北京万卓智慧商贸有限公司的大股东,占股40%,另外60%是高通荣盛财富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而高通荣盛只是林山金融创始人周伯云投资的公司之一。
2017年8月21日,隔壁便利店在北京突破100家。当时,微信微信官方账号隔壁便利店发布消息称,林山(上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超市事业部总经理刘亮、林山金融超市事业部运营中心总监金和、林山金融旗下高通荣盛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陈军等出席了店铺的剪彩仪式,随后刘亮代表林山金融做了开业致辞。
据新闻报道,众所周知,隔壁的便利被视为林山金融内部的兄弟企业。甚至林山金融的员工在拓展客户时,也会以“老板不仅做金融,还投资隔壁便利店等实体经济”为平台背景。
至于其他的,还需要进一步调查。(编辑:金伟)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善林金融案案情最新进展,善林金融财富投资平台":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7343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