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内首个民营高铁PPP项目正式落地,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业内人士也对这一民营基础设施PPP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
上海复星高新(集团)有限公司率先与浙江交通投资集团签署《杭绍台铁路PPP项目合作协议》。杭绍台铁路预计总投资达462亿元,全长270.8公里,线路长度225.514公里。是一条集路网、城际、旅游、沿线经济发展功能于一体的客运专线铁路。
可以说,462亿元的投资已经是基建项目中的超级工程,是浙江省的一号工程。难怪业界如此关注把超级工程交给民企中标。
近两年国家大力推进PPP项目,旨在引入民间资本,缓解政府财政压力。但民营企业的参与度很低,仅占总签约项目的10%,民营企业的投资也只有12%。
原因之前已经分析了很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利润率低,在接待上与央企竞争差别很大。央企能快速拿到近1%的贷款,民企很难做到。
这些都造成了民营企业在PPP项目中参与度极低的问题。参与的民营企业大多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投资小型PPP项目。真正的超级项目从来没见过民企。
但为什么这次在浙江,一个省级一号工程会交给民营企业控股?在全国民营企业都不爱PPP的日子里,浙江民营企业是如何先行先试,拿下一号工程的?在分析了浙江和杭绍台的铁路项目后,童歌发现了促成私人控股的几个关键因素:
第一
第一
最重要的是钱。
浙江省是当今中国民营经济第一大省,民营经济实力雄厚。据统计,浙江民营经济贡献了60%以上的税收、70%以上的GDP、80%以上的外贸出口和90%以上的就业岗位。
浙江300多家上市公司,80%以上是民营企业。可以说浙江民营企业拥有的资金是巨大的。在童歌之前,都说民营企业很难从银行贷到款,而浙江省民营企业通过民间借贷的比例超过50%,从银行贷款的只占21%。这说明民营经济对浙江省很有信心,民营企业也愿意尝试用自己的资金做大事。
同时,在投资杭州绍泰PPP项目之前,上海复星对PPP项目也有很深的了解。他们之前参与了200多亿的基建PPP项目,分布在全国各地。可以说,浙江民营企业对自身实力的信心也来源于不断的尝试。
那
时间
任何一个“第一”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浙江省非常重视将民间资本引入PPP项目。相比其他省份,尤其是西部省份,浙江省对民营企业更有信心,因为PPP项目剥离了政府的主导作用,成为“提供者”而不是所有者。PPP项目政府份额小,需要跑腿和其他机构谈判,成本很高,所以积极性不高。
而浙江省在这方面给予了民营企业更多的支持。杭绍台项目,原本需要6到12个月的落地流程加急,签约只需要3个月,政府审批速度惊人。进入了“快车道”,仅用8个月就办完了所有手续,又好又快。
快捷高效的浙江政府在杭绍台铁路PPP项目中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要知道基建领域的工期就是钱。
最
在...之后
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政策至关重要。
2012年,“浙商回归”被视为浙江省政府的“头号工程”。“回归经济”进入第五个年头后,浙商回归水平不断提升,正呈现出从单一产业回归到“技术、产业、总部、资本”融合、从单一回归到群体回归的新格局。
可以说,浙江省大力关心民营企业的政策环境对民营企业是非常友好的。目前,杭绍高铁项目各部门正在尝试探索建立股权合作、回报平衡、风险平衡、项目运营、PPP合作到期、沿线政府投资补偿等六项机制,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社会资本投资铁路建设示范经验。
浙江民营控股的大型基础设施PPP项目是国内首个民营资本参与控股的项目。通过私人控股,可以优化股权结构,提高决策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真正降低项目成本。具有灵活有效的运营能力,其经济效益将比传统铁路项目更有保障。在浙江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PPP项目前景光明,浙江上了头条。其他省份眼红吗?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浙江449亿高铁事件,浙江高铁私有化":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7343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