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福建通信信息报社,福建通信管理理局官网

福建通信信息报社,福建通信管理理局官网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福州电报局旧址位于今天的台江区。

当历史的车轮碾过泛黄的史册,关于福州第一个电报局的故事,还留在很多人的记忆里。追溯历史的长河,可以发现福建的传播故事贯穿了人们一百多年的生活。率先开埠通商的福建,作为当时连接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桥梁,创造了中国通信史上的多个第一,留下了值得铭记的“电报传奇”。

1837年,美国人塞缪尔·莫尔斯(Samuel Morse)发明了电报和著名的莫尔斯电码(Morse code),开启了人类新的通信革命——电信传播。

1847年,福建人林屯应邀赴美教授中文和旅行,并著有《西海游记》,成为中国引进电报的第一人。书中这样描述电报:“每百步种两棵树,树上横放铁丝...26个字母作为暗号,各司其职。先人一步,后知后觉,无论政务,瞬间便可达万里。”

西海旅游

林屯在鼓浪屿日光岩上留下的石刻。

鸦片战争后,航运被禁止,五港通商。西方列强用他们强大的船只炮轰中国,把西方的工业技术带到中国。1871年,丹麦大北公司铺设了第一条擅自侵华的电报水线,上海租界出现了第一个电报局,标志着中国电信业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更多电信业务的发展。拥有福州和厦门两大通商口岸的福建,开始了与近代中国电报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发源期。

1873年,旅法华侨王成荣回国,在福州与王彬合作研制了中国第一台电报机,并上书清政府自办电报机。遗憾的是,由于清政府拒绝采纳,他们自制的电报没有传到世界各地。

在强大的西进浪潮的冲击下,晚清中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帝国主义在福建设立“客邮”和“客电”,大肆发展邮电业务,严重侵犯了福建的邮电主权。1874年,丹麦大北电报公司擅自架设福州樊川铺至马尾罗星塔的电报水线。

在内外环境的影响下,电报在军事外交中的价值逐渐被更多的人理解。1876年,清政府从大北电报公司手中买下福州电报线的使用权,收回给政府。此后,展览设在长门,只提供军事和政治电报。这是福建第一条电报电路,标志着福建通信事业的开始。

同年,福建巡抚丁日昌与大北电报公司签约,在中国培养电报学员,并在福州马尾船政学堂附设电报学校,培养电报技师。这所学校被称为中国最早的通信技术学校,为中国早期电报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并直接参与了许多电报线路的建设。

1877年,丁日昌用自己的学生,在台湾省(当时台湾省隶属福建)修建了从岐后(今高雄)到府城(今台南)的95里电报线,并设立电报局。这条由中国人自己建设和管理的第一条电报线,在中国邮电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众多洋务项目中,电报因其低投入、高收益而发展最为成功。台湾省电报线路开通之初,在府城、安平、岐后等地设立报馆,对外开放,成为中国公用电报业务的开端。1879年,福州南台(今福州台江)经鼓山至马尾的陆上线路建成,福州南台、马尾、长门设立省电力局。福建省最早的电报机构成立。1883年,沪浙闽粤电报线内陆段在福建省建成。次年,福州电报局成立,经营电报业,民用电报逐渐发展起来。

此后,在台湾省首任巡抚刘铭传的主持下,于1887年铺设了从福州到台湾省长达433英里的闽台电缆——电报水线,成为中国自主建设的第一条海底电缆。

福建自建电报的上述尝试,为日后全国电报业务的大规模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清代电报场景

民国初年,电报为政府所用,包括官报、公报、私报、急报、校对,种类逐渐增多,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福州电报局位于台江区钟平路,成立于1913年。它是民国时期福建成立较早的电信商业机构。

作为一种通讯工具,电报的价值早已超越了技术本身,在不同的时代发挥着不同的重要作用。

在隐蔽战线上,无线电报曾多次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1931年6月,红军总部在福建建宁县建立了无线电总队,结束了红军没有无线电通信的历史,成为党中央领导人的“千里眼、千里眼”。在战时,无线电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时至今日,“红色地下通道”的故事仍在岷江沿岸流传。70多年前,这位地下党员从台江码头出发,把武器、无线电配件、药品等战略物资和情报送到闽北,为福建解放做出了积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电报被用于很多领域,比如空,天气,洪水预报,公益,军事等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行各业对电报的需求迅速增加。1981年,福州第一次开通了4号用户电报电路。1987年,福州电信局投运了国内第一套微机中继系统,实现了福州至省内电报中继的自动化。1990年有88条直接电缆电报电路,比1978年增加了一倍多,全部是自动中继电路。

时光荏苒,通信技术日新月异。随着电话、传真、互联网、手机等通信设备的发展,曾经发挥过重要历史作用的电报逐渐淡出了民用通信领域。许多老人带着眼中的先进设备走进展厅,默默地讲述着那段辉煌的历史。

如今,见证了近百年通信变革的福州电报局旧址,已成为集现代通信发展史和5G智能应用展示为一体的教育基地。据中国电信台江分公司党支部副书记、总经理郑庆田介绍,福州电报局旧址于2020年1月挂牌,作为当地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众多游客。

福州电报局旧址(位于中国电信台江分公司)

福州电报局旧址陈列馆陈列的电报和旧电话。

中国的通信业是在外敌入侵的特殊背景下萌芽和发展起来的。从最初的被动接受和失去主导权,到主动发展、创新和变革,电报在中国近代史的许多重要节点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在福建的引进和发展,也反映了我国一代通讯员打破守旧观念,向外国人学习,拥抱新事物,发展新生产力的不懈追求。长期以来,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福建在传播领域一直引领着全国风气。

注:以上部分历史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疑问,请联系后台删除。

参考文献:【1】林。收回福州大东电报公司营业权与四川淡水线的斗争。党史研究与教学。1984年2月28日[2]王栋。近代中国电报权的维护--以1883-1884年中英福州电报权谈判为例。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月15日[3]夏伟奇。近代福州电报学校简介,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11月15日[4]福建省邮电志[5]福州市志(第2卷)[6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7月10日[7]杨国桢。一个早期美国人在中国的旅行,文物,1980年11月26日[8]韩晶。[9]余著《清末中国电报局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0。传统与变革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福建通信信息报社,福建通信管理理局官网":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7400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