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记者万敏似乎突然之间,小微贷款成为了金融科技公司新的增长点,如同几年前的个人消费贷款一样火热。在此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小微贷款的主力军是银行。在“两个不低于”的要求下,银行努力攻克小微贷款难关。
而习惯于与个人用户打交道的金融科技公司,能否成功将技能型岗位的优势转移给小微企业主?
上市公司金科一季度小微贷款大幅增加。
从金科上市企业公布的季报及相关信息来看,行业内转向小额信贷的步伐趋于一致。
美股公司乐心(Nasdaq: LX)公布2021年Q1财报后,CEO小文杰表示,“金融业务方面,积极稳妥推进多元化资产布局,推出针对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性信贷产品,一季度完成交易量21亿元。我们对现有客户进行了筛选和分析,发现超过15%的客户有这样的业务需求。未来,我们将加大投入,进一步挖掘小微资产的潜力。”
在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报中,美股公司信业科技(NYSE:FINV)也透露,其已为超过30.5万家小企业主提供服务,小微领域单季度贡献的贷款金额已增至44亿元,占总贡献贷款的16.4%。此前,心怡科技也表示,2021年将继续加大力度助力小微企业发展。预计小微企业主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贷款额度在200亿左右,占总交易量的20%。
另一方面,360主题(Nasdaq:QFIN)宣布旗下微商再次取得突破。一季度新增信贷金额达58亿元,环比增长67%。目前已覆盖28家头部合作伙伴,是市场上覆盖渠道最广的平台之一。随着技术投入和业务拓展,微商将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新引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田告诉记者,一些上市金融科技公司更多转向了小额贷款。第一,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可以更直接地服务实体经济,保护市场主体,符合当前的政策导向;第二,由于近年来我国居民杠杆率快速上升,消费信贷市场成为红海,过度授信、多头放贷现象普遍,经营风险日益增加。其中个人征信、数据安全等问题还会涉及更复杂的监管问题,市场、政策、舆论环境都不如以前友好。在这种情况下,金融科技公司从消费信贷向小额信贷转变,尽可能避免金融产品的直接输出,更能体现科技服务的定位,争取相对优惠的政策空。
相比消费贷款,小微经济体的体量也提供了足够的潜力。在6月1日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介绍,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小微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3%,两年平均增长8.8%。1-4月,新设立个体工商户605.9万户,同比增长55.2%,高于2019年同期水平。
497.8万户;到税务机关进行新税认定、发票领取和纳税申报的个体工商户为187.5万户,同比增长70.8%,反映出个体工商户经营活跃度较去年有明显提高。
无法绕过的小风
小微企业信贷的风险控制一直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大数据时代,金融科技试图下沉小微,在用户层面与银行形成错位,提高覆盖面,必然面临风险控制的挑战。
“从去年到今年4月底,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发放贷款本息10.2万亿元,累计发放普惠性小额贷款5.8万亿元。”在6月1日的吹风会上,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锋表示,还应看到,小微企业融资仍面临贷款门槛高的问题。
业内确实有过一个故事,某大银行把单户2000万以下的作为小微贷款业务。近年来,银行在大力投资小微业务后,仍偏向于“捏尖”,风险检测能力有限。
金融科技公司更容易直接面对个体经营者和管理方式更小的家庭作坊。
“小微家庭”是小微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小微家庭融资需求调查报告》显示,购买生产资料是小微家庭的主要融资用途之一,负债5万元以下的小微家庭占比最大。超六成受访者融资需求未得到满足,融资成本高、额度低是融资需求未得到满足的主要原因。
金田认为,与消费信贷不同,小额信贷业务在不同细分市场有更突出的行业特征,在风险控制能力上需要进一步积累行业诀窍,这是过去金融科技企业相对缺乏的。
幸运的是,对于已经上市的金科公司来说,仍然有足够的血液来尝试与怪兽作战。
信谊科技CFO徐家源在一季报发布后透露,公司现金和短期流动资金为51亿元,杠杆率维持在3.7倍的较低水平。
360数学系首席财务官徐玉立在评论这份财报时表示,“在本季度末,我们拥有约92亿元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其中约60亿元是无限制的。”
但对于所有有意增加小额信贷业务比重的公司来说,共同的问题是小微企业信用评估的数据维度是否足够丰富,可以做纯网贷。目前包括银行在内,做小微网商贷款的税务数据、水电数据等产品甚至已经变得非常同质化,但是这些历史数据是否足以帮助金融机构判断企业未来的现金流?
“尤其是面对强轻资产的小微企业,如何有效增加信贷,保证企业的还款能力,这几年一直困扰着金融业”,金田说。在这方面,金融科技企业需要运用科技手段,更清晰地掌握不同小微企业的商业模式、商品服务和资金流动路径、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和真实还款能力,协助银行的用人单位做出。
更加合理、动态的信贷决策将有效提高不良资产的贷后管理能力、清收处置能力。
2018年6月14日,在第十届陆家嘴金融论坛上,央行行长易纲在谈到金融如何支持中小企业时引用了数据。“美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是8年左右,日本中小企业是12年,中国中小企业是3年左右。”
三年后,小微企业客户是突破瓶颈成长为大企业客户,还是消失在茫茫人海中?金融机构如何利用数据做出判断?
不久前,度小满金融推出首个针对小微家庭的金融产品解决方案“家和贷”。一对小微家庭夫妇在申请信贷服务时,可以邀请对方帮忙,从而获得更高的授信额度和更低的利息。
据度小满金融CEO朱光介绍,度小满金融专注于用科技手段精准“画像”小微企业主,提升风控效率,持续降低小微企业整体融资成本。在过去,一份信用报告的解释只能确定几十个或几百个风险指标。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帮助下,小满金融可以识别超过40万个风险指标,可以提高信贷效率,降低25%的风险。基于机器学习的风控模型可以每天迭代更新,金融大脑可以秒级处理变量,决策速度可以达到毫秒级。
金融科技可以充分发挥数据分析的能力,丰富数据源显然需要更多的政企合作。
梁志锋在上述通报会上还表示,下一步将推动建立和完善与企业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共享机制,支持银行发展金融科技,推动以财务指标为核心的信用评价加快向以大数据分析为核心的综合信用评价转变,让更多小微企业通过差异化服务获得银行信贷支持。此外,通过借力工业互联网,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和节点的数据采集能力,支持金融机构围绕订单、物流、仓储等加强对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的支持。
消费贷款进入休眠期后,小微贷款能否续写金融科技传奇故事,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验证。
本文由经济观察报原创认证,登陆yuanben.io查询【63LAKPI6】获取授权信息。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金科大数据是真是假,金科大数据微信公众号可靠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7575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