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李愿 北京报道过去连续三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国有大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提出增速目标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未再设定增速目标。
3月5日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优化监管考核,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明显增长、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继续提升;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对小微企业的覆盖面,进一步推动解决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政府工作报告同时还指出,要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减少收费,让广大市场主体切身感受到融资便利度提升、综合融资成本实实在在下降;引导金融机构准确把握信贷政策,继续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企业给予融资支持,避免出现行业性限贷、抽贷、断贷。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日前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我国下一阶段普惠金融发展明确方向和目标;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未来,除需要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夯实基础设施及信用环境建设外,还需要借助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和创新推动我国普惠金融进一步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是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出路。”
为何未设定大行普惠贷款增速目标?
对于国有大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2019年、2020年、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分别提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
数据显示,近四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增速超过了25%,贷款利率累计下降超过了2个百分点;2021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长24.9%,五家大型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长41.4%,再次超过政府工作报告设定的目标。
据央行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9.7万亿元,同比增长25.8%;普惠小微授信户数增至4813万户,同比增长45.5%。
“近年来,我国持续采取一系列措施,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目前,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已经步入深水区,在这种情况下,普惠小微贷款应从追求规模和速度转向追求质量和效能。未对国有大行普惠小微贷款增速提出目标,表明下一步工作重心应在于建立长效机制,优化小微金融服务生态,深化供给改革、坚持创新驱动,明显提升小微金融供给质量、效率、效益,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整体效能。”董希淼认为。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杜晓山曾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也表示,普惠金融贷款在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基数越高维持高速增长也越难,倾向于今后不必再继续下达增速指标,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尤其对小微贷款占比已经很高的银行。
去年8月,一家国有大行行长曾就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可持续的问题发表观点表示,目前的小微企业贷款定价低于该行新发放贷款的整体定价,确实面临着收益如何覆盖风险的问题,同时从风险而言面临相当大的挑战,“但因为我们支持普惠金融的发展,享受了国家在定向降准和税收优惠的政策,应该说收益是可以覆盖风险的。”
对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明显增长等表述,董希淼认为,发展普惠金融,还要构建和完善多层次普惠金融市场体系。
一是要发挥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的各自优势。实践表明,一些地方金融组织如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在服务小微企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应在法律地位、税收政策等方面进一步明确,加大支持力度,引导和鼓励小额贷款、融资担保等机构发挥机制灵活、响应快速等特点,在普惠金融服务中健康发展。
二是要明确大中小金融机构的不同定位。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各类金融机构,要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以开发包容的精神,逐步构建整体协同、分工明晰的普惠金融服务网络。“对中央和地方政府来说,重要的是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强农村征信体系和小微担保体系建设,积极优化县域乃至村域数字金融服务生态,尤其是地方政府,要建设好区域大数据平台,赋能金融机构。”董希淼表示。
让市场主体综合融资成本实实在在下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货币政策方面提出,要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要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减少收费,让广大市场主体切身感受到融资便利度提升、综合融资成本实实在在下降。
事实上,推动企业融资成本下降,一直是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之一,主要措施包括:降准、MLF降息进而引导LPR下调、降低银行负债成本、降低银行涉企税费等。
央行日前刊文介绍,围绕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缓解生产经营压力,推动金融机构持续减费让利,惠企利民,帮助市场主体恢复元气、增强活力;会同相关部门出台降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付手续费政策,推动金融机构在银行账户服务、人民币结算、电子银行、银行卡刷卡、支付账户服务等五方面实施降费,让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切实享受到政策让利的“真金白银”。2021年,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4.93%,比2020年全年水平下降22个基点。
同时,2019年8月LPR改革以来,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显著增强,企业贷款利率明显下降,从2019年7月的5.32%降至2022年1月的4.5%,累计降幅达0.82个百分点,创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水平,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长期以来存在的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灵活适度调节货币政策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引导金融机构有力扩大信贷投放,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引导信贷结构稳步优化,促进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央行还表示。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MLF降息是带动LPR下调,进而“推动银行降低实际贷款利率”的最有效手段,今年至少在上半年,企业贷款利率还会有进一步下调空间。
央行此前还在2021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要促进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稳定银行负债成本,引导企业贷款利率下行。
在稳定银行负债成本方面,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央行于2月中旬开始对协议存款进行规范,分析认为该举措将控制银行体系负债成本有利于防范无序竞争,稳定银行业净息差。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21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为何未对大行普惠小微贷款增速设定目标":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yhdk/314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